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一位在北京当教师的朋友在看过去年审计署对北京10家三甲医院抽查发现近三成乱收药费的报道后,曾经向笔者抱怨,教师们持病历到合同医院看病就不会出现“开大方、乱收费”现象,因为医院知道教育局缺的就是经费,医院从他们那挣不来钱,所以规定医生不许给教师开高价药,违者甚至罚款,以致教师们从来都跟“高价的好药”无缘分。
不过,抱怨归抱怨,我们从中可以“欣喜”地发现:教育局由于经费紧张,无形中歪打正着地替国家理了一把财,并靠实践探索出了一条遏制医院药价虚高的路子,历史作用堪称伟大,笔者拟称之“教育局效应”。
医疗市场向保险业开放值得肯定当闻听有专家提出医疗市场应该向保险业开放的观点时,让人感觉这简直和“教育局效应”异曲同工了。因为你多吃一口我就少一口,谁都会锱铢必较,所以当付钱的和收钱的利益矛盾直接对话时,解决方案往往就是最经济的。而且,由原来的弱势百姓对垒强势医院,变阵为强势保险公司对垒强势医院,角力的级别不同,其结果也就大不相同。“还利于民”,在这样的角斗中才可能不沦为一句口号。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保险公司介入进来,必然打破原来“医院、药厂、患者、国家”的四角生态,不可避免地出现新的局面和新的问题,一切都将是未知,这可如何是好?其实这倒无妨,毕竟对于这个“未知”,我们又焉知非福呢?不试一试,我们永远也验证不了其对错。何况,我们还有机会不断改进、不断尝试呢。
那么,是不是只要保险公司被引进生态链就会出现“多云转晴”呢?也未必,保险公司的操守与良心在巨额利益面前同样时刻经受着煎熬考验,希望它永远是一颗蒸不熟、煮不烂的铜豌豆,并不太现实。所以,多家保险公司竞争,必将是这一改革的优选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付钱的与收钱的、付钱的与付钱的、收钱的与收钱的,彼此都引入竞争机制,犹如活鱼入水,一潭死水才能活起来,最终得益的将是百姓。
现在专业的健康险公司已经诞生了数家,不过效果究竟如何,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取消医院药品加成反倒会让病人担忧与这种打破生态环境的做法相比,日前也曾风传一种“不破坏环境”的医改举措———取消医院药品加成。
对此,笔者倒是满心疑惑。
虽然药品加成行为的确让广大患者感觉面目可憎,但真要取消了,心里也不禁打起鼓来。您琢磨呀,一个挣惯了月薪二万的人,突然把他降为月薪一万甚至就二千,人家能干吗?如果守着岗位不挪地,人家就必定四处想法子把失去的损失补回来,这么一来,还不定冒出什么“妖蛾子”呢,今天多个收费项目,明天添个收费理由,你拆东墙我补西墙,对于医院这个信息不对称的地方来说,做点这类技术性的小手脚,简直是轻车熟路。如若来个变本加厉、医疗总费用比原来还高,你便如何是好?
再者,就算控制得力,医院里哪都不涨价,一派感人气象。可别忘了,医生也是人啊!被强制性地降低收入,会不会让他们很郁闷呢?人在很郁闷时,能有兴趣和精力好好工作吗?面对患者在生死之劫的关键时刻上,能有勇气挺身而出尽职尽责吗?
如果这些都保证不了的话,那就只剩最后一招了———让患者自己学习医疗知识,自己也做个大夫,实施自救———这可能吗?
搜狗(www.sogou.com)搜索:“药价”,共找到
445,175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胡晓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