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巧了,几乎是在我看到黄波先生的《“市场”不是看不起病的替罪羊》(6月8日《中国青年报》)一文的同时,看到“香港医管局即将在香港公立医院实施一套新机制”的消息。这套新机制的主要特点是:“越有钱负担药费越多”———如果你的“可动用资产”在2万港币之下,那你在公立医院看病的时候,就一分钱药费也不用掏;反之,如果你的“可动用资产”在60万港币之上,那你就“自动跌出安全网之外,完全得不到医管局的补贴”。你看,香港这个世界上“最自由的经济体”,都是“通过政府强有力的介入”,而不是通过“坚定地走市场化的路子”,来解决穷人看不起病的问题的。
当然,香港和内地的情况不同,简单的类比也许并不恰当。但有一点,我觉得香港医管局是比我们清醒的: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性质,而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服务是营利性市场主体干不了、干不好或不愿干的,所以必须要靠非营利的“公立医院”来解决。实际上,各国的理论和实践都已经证明,如果医疗服务过度走向市场化,把它和私人消费品一样看待,必然会导致布局不合理、技术和设备走向高端、价格逐步攀升直至大部分社会成员无力求医等问题,并进一步诱发各种社会矛盾。
黄波先生在文中说,一些公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一方面“仍然享受着种种政府补贴和一些特殊的优惠”,一方面又继续“乱收费”,甚至靠“垄断地位收获垄断利益”,并由此得出结论说,这是“市场化非常不够”的结果。照此思路,如果继续“市场化”下去,即取消政府补贴和优惠,让医院完全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价格,那会出现一种什么样的结果呢?肯定是价格大幅上涨,更多的人看不起病。但医疗服务却决无可能像萝卜白菜那样,只要价格一涨就会有大量的供给进入,经济发达如香港、欧美等,医疗服务仍然还是一种稀缺资源就是证明,否则怎么解释香港医管局的新机制呢?
由市场化引起的问题,还坚持要通过继续市场化来解决,在我看来,这其实是把“市场”从手段上升为价值观了,换言之这正是市场迷信的表现。从2003年初开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就与世界卫生组织北京代表处就“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问题,合作进行了研究。该研究项目的负责人葛延风日前在回答记者提出的“是不是商业化、市场化的改革方向错了”这个问题时,直截了当地说:“它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强调今后改革“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是要强化政府责任”(6月6日《中国经济时报》)。我觉得,这才是走出市场迷信之后的剀切之论!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医疗”,共找到
23,187,707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宇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