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本报记者赵杰发自山东威海
“我们正在寻找合作的机会,虽然此前没有到中国进行过投资。”昨天,缅甸国际贸易促进局主席UAikHtun在山东威海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Htun和他的8名同事是来参加2~3日在威海召开的“2005-东亚投资论坛”的。而就在他们到达中国的前一天,即7月1日,正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开始实施的日子。“这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进入全面实质性运作的阶段,是世界上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件大事。”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理事许宁宁告诉本报记者。
而这也是几乎东亚所有国家代表的心声。在“2005-东亚投资论坛”上,来自中国、日本、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和新加坡的官员、学者代表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畅谈东亚一体化远景。
《第一财经日报》:目前东亚一体化的发展成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在此过程中也面临着严峻的问题,比如能源问题、政治体制差异和文化差异问题等。东亚各国应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国际展览局主席吴建民: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东亚各国都面临着比较严重的资源问题,就中国而言,目前在能源方面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能耗效率太低。而在东亚各国能耗效率最高的是日本,我们应该寻求与日本的合作之道,包括引进他们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来提高我们的能耗效率。
东亚各国发展阶段不同,但是也有互补性,不能把政治体制的差异看成是一种障碍,应该主动寻找彼此合作的机会。
柬埔寨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罗萨瑞:我赞同合作的方式。目前东亚各国都实行了开放的政策,大家都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来发展自己的经济。所以,在面临包括能源在内的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在这种开放的氛围中寻求合作。各国政府会努力为减少投资中的问题而制定有益的政策,从而提高投资的成功率。这一点在经济合作中很重要。
《第一财经日报》:中日和韩日之间存在的历史性矛盾是否会对彼此之间甚至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吴建民:中日关系在前段时间曾经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这并不能影响两国的经贸关系的长远发展。20世纪中叶以来的大趋势是:“双边难题,多边解决”。目前两国应该发展共同利益,特别是现在两国之间的共同利益大大增加了,双边经贸关系发展也很迅速。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主任黄朝翰:我认为三国彼此之间的矛盾是会影响到彼此的经贸关系的,会使彼此外贸额减少。但是,它们又非常重视经济的发展,所以会努力将矛盾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从长远来看,对东亚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不会有太大影响。
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副会长高垣佑:今年日中和日韩之间在政治上出现了摩擦扩大的问题。这种摩擦不仅无益于当事国及各国国民,同时给东亚地区合作带来了阴影。我们于今年3月份的会员大会上确定了进一步促进扩大日中经济投资合作、促进改善两国政治关系和东亚地区区域合作的方针。为此,我们在日本国内进行着呼吁和相关工作。
《第一财经日报》: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随着近日《货物贸易协议》的开始实施进入了全面实质性运作阶段。但是有很多人对中日韩这三个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予以很大的关注,那么这三个国家特别是中国和日本之间有望签署这一协定吗?
东亚思想库网络投资合作工作组组长江瑞平:中国、日本和韩国的FTA谈判已有起步,日韩的谈判正在进行中,近期有望达成。但整体看来并不乐观。现在困难的中日之间比较难以启动。如果中日韩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不能签订的话,整个东亚的自由贸易区是很难完全建立。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中国总代表江原规由:目前中国和东盟之间的自由贸易区进入了实质性运作阶段,这代表了东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我认为,中国和日本在不远的将来也一定会签订自由贸易协定。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一体化”,共找到
0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