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搜索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搜狐财经 > 国内财经

高温重创浙江经济 北京触发电力警报水电同告急

BUSINESS.SOHU.COM 2005年7月11日09:37 来源:[ 南方日报报业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0)】 【收藏本文 收藏本文】 【热点排行】【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理财为什么有人富了 而有人不行 银行还款是怎么算出来的 老公有钱 女人就高人一等吗
股票中国股民一定要活下来 托起的千点能走多远 “国九条”成了谁的道具
评论马英九胜利得太窝囊了 中国人应该感激格林斯潘 “买椟还珠”与商品过度包装
  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全国大面积的持续高温再度牵动了电力供应这根敏感神经,随着各地电力预警体系的启动,电力短缺再次成为每个经受高温“烤”验城市的灼伤。

  北京:酷暑触发电力警报

  本报记者 郑鸣鸣 北京报道

  橙色高温警报!黄色电力供需警报!交织在一起。

  自6月份以来,北京遇到了罕见的持续高温。气象记录显示,7月初北京的气温持续达到摄氏37~39度,为40年来的最高记录。7月3日~4日,北京连续4天发布橙色高温预警。7月7日该预警暂时解除。但据气象部门预测,7月10日高温还会恢复威力。

  同样,上海也刷新了71年来的最高气温记录。安徽、重庆、湖南以及华东数个省份,在7月初纷纷发出高温橙色警报。华南地区的广州则连续三天高挂红色高温警报。

  与此同时,电力供应紧张的警报亮起。7月6日16时30分,在北京电力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显示,全市用电大幅度攀升,达到历史上的最高值1001万千瓦,北京首次发布黄色电力预警。

  水电同时告急

  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新闻发言人章国材告诉本报记者,目前的夏季持续高温已经是灾害天气,这种灾害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系。除了对于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外,高温对于电力供应、露天作业等影响也很大。企业开工不足,电力供应紧张,将严重影响经济增长和社会生活。

  北京电力部门人士认为,高温直接带来用电紧张。目前,降温用电是北京用电负荷大幅度增加的主要因素,约占总负荷的三分之一左右。

  而北京气象部门的人士提示,由于观象台主要在城区周边,气温比城内低,因此实际的城区温度还要高于预报水平。

  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总工程师辛耀中指出,受高温的影响,7、8月将是用电量最高峰,此时缺电程度是否超过去年,要看雨水。目前的电力负荷早已创历史新高,但是缺电总水平还没有超过去年。主要原因是受宏观调控的影响,重工业用电量增幅不大,而居民工业用电不到整体用电量的10%。

  据悉,目前全国已有25个省级电网出现拉闸限电,比去年增加了辽宁和内蒙古两个省区,减少了山东。其中15个省区的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

  高温也带来用水猛增。北京市水务局的人士指出,最近几天的连续高温,突破了四五年以来的最高值,7月5日的最高值为240万立方米。

  上述人士介绍,从1999年到2004年这六年间,北京遇到的是连枯水年份,2004年也是偏枯年份,水来源总量仅仅23亿立方米,但是用水量达35亿立方米,缺口12亿立方米。近年来主要是依靠动用水库的库存水和开采地下水解决供水缺口问题。

  北京的用水需求的不断增加,但是两大水库的来水量却越来越少。据悉,北京的主要水资源来于密云和官厅两大水库,这两大水库的来水衰减严重。官厅水库在建库初期一年入水量20亿立方米,而现在年平均才1.5亿立方米;密云水库原来是10亿立方米,最近入库水量年不足2亿立方米。

  不过,北京市水务部门的人士称,由于现在是改防汛为迎汛,北京用水各项供水设备现运行良好,城市供水总体平稳正常。

  持续高温成灾害

  对灾害经济学颇有研究的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郑功成指出,目前持续高温的灾害性影响,比过去要严重得多。

  他指出,高温过去也有,但是没有这么普遍,持续时间也没有这么长。现在,高温天气的灾害性越来越明显。

  章国材认为,目前的持续高温,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密切。从1987年开始,中国的高温频率越来越高,平均高温的记录也不断在刷新。高温和气候变暖引发农业种植带北移,也带来风险,但是是否造成损失和影响需要研究。

  有估算认为,到2030年,因为全球气候变暖,中国种植业产量在总体上可能会减少5%到10%左右,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此外,全球变暖有利于农业病虫的越冬和繁殖,导致更严重的农业病虫与杂草危害。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专家张强指出,持续高温对经济影响的具体定量研究严重不足。

  据悉,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曾就温灾害对经济的影响,做过研究,但是由于一些行业部门的数据不能完全公开,研究受到影响。

  目前气象部门只是在小范围内与电力部门合作过,比如北京气象部门就与电力部门合作,做过冬季气温与供暖(烧煤供暖)关系的研究,获益很大。

  但是,高温对能源紧张和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到底会达到何种程度,目前仍无据可查。

  ·相关·电力供需指数

  绿色:电力资源轻度紧缺

  黄色:电力资源中度紧缺

  橙色:电力资源重度紧缺,用电单位需做好限电准备

  上海:高温“烤”验减灾应急体系

  本报记者 周 扬 上海报道

  高温应急预案

  7月5日,上海最高气温达到摄氏38.3度,日平均气温摄氏35度,创了133年来同日气温的最高纪录。当天下午,在上海气象局拉响黑色高温警报之后,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演习也同时在上海的三个地段展开。

  据气象局介绍,演习领导小组按照预先设计的方案,分三组赶赴青浦区和嘉定区交界处、浦东新区和宝山区交界处以及金山区和奉贤区交界处,模拟灾情发现者向市局969229气象灾害报警电话报告灾情,并负责记录各应急处置单位的响应情况,“事先并没有通知各相关单位,通过突击演习考察各单位的应急处置能力,查找应急处置各环节存在的问题。”

  上海气象局预报员戴新甫告诉记者,在连续11个高温日之后,7月6日的一场大雨使申城温度降到30度以下,却遭遇湿热天气纠缠。从7月8日始,气温又将有所回升,“未来并不排除出现更高气温的可能”。

  据上海市卫生局卫生应急处置办公室赵华强主任介绍,与高温相关的应急部门包括气象、民防、安全生产、医疗卫生、建设交通等等,在气象部门发布高温预警之后,卫生部门的应急预案主要针对群体性中暑事件的救治,而建设部门则负责工地、露天作业场所的监控。自然灾害类的减灾应急预案启动后,各个部门的分预案随之启动,协调配合。

  7月5日当天,上海六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对于防暑降温和安全生产划定规则,“实为部署高温应急预案,协调各部门工作。”赵华强评价说。

  从更广范围来说,关闭景观灯、严控商场空调用电等限电措施,也是高温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

  7月4日中午,南汇区一辆装有液氨钢瓶的卡车在高温暴晒下发生爆炸,造成周边千米范围内百余人受伤,12点15分接到报警后,上海警方立刻联络交警、消防、民防、安全生产监督、环保、卫生等部门,启动了危险气体爆发预案。在一小时之内处理完事故现场并疏散群众。

  “高温气候带来的各类并发灾难往往突如其来,如果仅仅针对单灾种设定预案容易顾首不顾尾,且各部门各自为政降低效率,所以在总体预案框架下设立各个分预案来统筹协调。”上海市民防科学研究所总工程师徐瑞龙说。

  据上海市民防办秘书处副处长汪军介绍,在2003年SARS疫情之后,短短数月之内,上海轨道交通四号线工程渗水、地铁一号线停运、高温电力短缺及黄浦江溢油等一系列突发公共事件促成了上海减灾应急体系的完善。《上海市灾害事故应急处置总体预案》于2002年4月1日正式启动。《总体预案》描述了紧急情况下的资源配置、组织使用和优化问题,规范了灾害处置的应急指挥、保障和防范三大体系。

  在总体预案的框架之下,关于各类灾害事故具体由谁处置、如何处置以及工作标准、要求等则由19类25种分预案来规定。“将25个灾种的应急处理分别落实到对应的部门。”在灾害发生以后先对灾情迅速判断、确定级别。然后启动相应级别的处理预案,调集相关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到位。

  据徐瑞龙透露,国家层面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已经通过了国务院审议,并将于短期内通过人大审读后发布,“在总体预案之下包括25项专项预案和80个部门预案”。

  “上海将依照国家的总体预案制定地方性的配套政策,初步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四个大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安全级别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个级别,上海将根据不同类别和不同安全级别启动相应的专项和部门预案。”徐瑞龙解释说。

  民防办的汪军处长表示,以往上海是按照减灾应急体系建立政府的协调机构——减灾领导小组,今后将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改变相应的组织架构,“更加凸显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

  浙江:经济灼伤

  本报记者 范利祥 浙江报道

  “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缺电引起的各类损失。”7月6日上午,在杭州市第76次政府常务会议上,杭州市市长孙忠焕表情严肃、语气焦灼地说。

  如今,这种焦虑已经蔓延到整个浙江。本报记者了解到,宁波、温州、金华、绍兴……几乎浙江所有的县市,都在召开着类似的紧急会议。

  高温,以及高温带来的连锁反应:缺电、缺水、安全事故……对浙江来说,不亚于一场公共危机。

  杭州:“直面这场公共危机!”

  “对于杭州来说,缺电是一场严重的公共危机。”当高温袭来的时候,杭州市市长孙忠焕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说。目前,杭州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全民节电”运动。

  据杭州市政府一位官员透露,7月6日的会议,孙强调了两点:一、让电于民;二、优化配置电力资源。

  持续摄氏35度以上的高温天气,让杭州今年的缺电来势更加凶猛。从6月下旬以来,“拉闸限电”再次潜入杭州人的生活。

  7月1日,杭州市区开始执行有序用电C级方案,景观照明、亮灯工程暂停用电。但是,这一切还不足以弥补日益攀升的用电负荷。据杭州市电力局统计,6月27日至7月3日,杭州电网累计拉电3312条次、累计拉负荷607万千瓦,同时连续6天启用了紧急事故拉电。

  7月5日,杭州从有序用电C级预案直接进入了最高的E级预案,比去年整整提前了半个月。

  根据杭州市此前颁布的有序用电预警方案,E级方案实施后,非连续性生产企业和临时施工用电将按照公布的供电线路轮休表实行“停四开三”即停四天开三天,高耗能企业和设备将全部停止用电,市级及以上重点工程、电力建设项目施工必须避开晚高峰用电。

  而让孙忠焕市长心焦的,除了电荒以外,还有高温可能带来的水荒。7月3日上午,他带着一批官员,专门赶到九溪水厂视察。九溪水厂承担着杭州全市45%的供水任务。

  其实,进入6月下旬以来,杭城的供水量就已经开始“节节升高”。6月25日,供水量达127.48万吨;6月27日,供水量首次突破130万吨,达到130.56吨;6月28日更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32.06万吨。而去年杭城的单日最高供水量仅为126.9万吨,并且出现的时间也要比今年晚1个月。

  据杭州市政府预计,如果高温再持续下去,杭州市的最高日供水量将可能会逼近最高供水量设计能力,即每天140万吨,接近满负荷。

  杭州市政府政策研究室一位研究员透露,为了应对这场公共危机,最近几天,杭州市政府专门连续召开了几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会议。“可能马上会出台一个城市总体应急预案。”他说。

  而7月8日上午,气象台预报,7月15日后,杭州气温还将上升到摄氏38度以上,并保持一段时间。

  高温重创浙江经济

  高温下杭州的窘迫,只是浙江的一个缩影。目前,浙江各地市电力、水力纷纷告急。而浙江省有序用电协调小组紧急决定,从7月4日起,全省启动E级紧急方案错峰限电500万千瓦。

  宁波市电业局副局长陈祝赢忧心忡忡地对记者说,受高温天气及浙江省网用电指标下降影响,宁波电力供需矛盾已由前期的时段性缺电转化为季节性缺电。

  陈祝赢介绍,进入6月底以来,宁波迎来今年第一轮高温期,日平均温度均超过摄氏35度,7月2日更是达到摄氏39.9度。高温天气使得宁波供电形势更加严峻,从6月28日至7月4日短短6天内,宁波缺电等级从2级急速上升至5级。

  同时,来自宁波城市供水部门的信息也不容乐观。

  温州的情况也非常不妙。7月6日,温州紧急启动了D级错峰限电方案,错峰限电70万千瓦。

  “方案随时可能升级。”温州市电力局一位负责人在电话中告诉记者,目前温州最大用电负荷已达290万千瓦,打破了去年夏季254万千瓦的最高值记录。“我市今年最大电力缺口可能达到100万千瓦。”

  而从浙江全省来看,来自浙江省电力调度中心的数据显示,近几天该省的用电负荷一直在1560万千瓦左右高位运行,负荷率已达到96%以上。

  浙江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贺锡强在此前召开的“浙江省电力迎峰度夏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浙江用电高峰最大电力缺口将达850万千瓦。

  而在“让电于民”的措施下,“停四开三”已经给企业造成重大的损失。

  “拉电高峰时,我们每天要少生产400多吨钢。”杭州钢铁集团新闻处一位工作人员说。杭钢是高耗能企业,目前已被杭州市归入“季节性停电”队列。

  “电荒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企业的正常经营。”位于义乌的中国知名“袜业大王”浙江浪莎集团董事长翁荣金告诉本报记者,“我们已经不敢贸然接国外的订单了,否则难以正常完成任务。”

  “现在义乌很多企业都面临同样的困境,高温带来的电荒、水荒,打破了他们的正常经营。”刚从企业调研归来的义乌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外贸科科长周文斌说。

  而据浙江大学一位专家的调查,去年,浙江缺电750亿千瓦以上,直接损失GDP1000亿人民币,影响了浙江GDP的0.6个百分点。“今年的影响肯定会远远大于去年。”他肯定地说。

  “电荒”之困何时能解?

  其实,近几年来,长三角地区一直困于缺电。而为了应对,浙江不得不想方设法扩大供电能力。

  宁波市电业局副局长陈祝赢告诉记者,近日,宁波市将落实60多家企业15万千瓦的机动负荷计划,以应对大面积拉电等紧急情况。“对这些让电企业,市政府将予以奖励。”

  杭州市出台措施,提高对企业自备发电机及发电量的补贴额度,同时,对让电企业,给予相应补贴。

  但对于企业来说,这只是杯水车薪。浪莎集团董事长翁荣金告诉记者,光购买十多台发电机,该公司就花去了1000多万,而且,现在每天发电用柴油要花费八九万元。“这样下去,企业怎能盈利?”

  而同样的情况也在其它企业上演。

  电力建设则是浙江缓解电荒的另一重要举措。“按照浙江省电力建设计划,今年浙江省将新增540万千瓦发电装机容量。2006年和2007年,这一数字将分别达到600万千瓦和500万千瓦。通过几年的努力,争取做到不缺电。”浙江省发改委一位处长说。

  他向本报记者进一步透露,浙江省政府高层正在奔走华东各省买电。“但情况并不乐观。”他说,因为全国性的用电紧张,特别是周边省市电力供应甚紧,“抢电”已成了很多地方争夺资源的共性。

  据透露,目前浙江省外购电350万~500万千瓦,远不能满足需要。而到目前为止,浙江2005年的外购电合同目前只签下一笔。

  浙江的另外一个策略就是鼓励民企进入电力行业。浙江省工商联副会长郑民治透露,目前浙江的一些大型民企如广厦集团、宋城集团、凯利达集团、人民集团已经开始在该省投资小水电。

  但浙江省政协副主席陈昭典对记者表示,目前电力项目的审批极其复杂,不论水电还是火电,批下来甚至要四五年时间。而且,大的电力项目基本上都已经被国有资本垄断,地方企业只能搞小型电力项目。

  从浙江整体形势来看,也并不具备大力上水电、火电的条件。”

  浙江电荒何时才能真正解套?这还是个不小的疑问。

  红色:电力资源严重紧缺

搜狗(www.sogou.com)搜索:“电力”,共找到 20,413,646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铭心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热点排行】【推荐】【字体: 】【打印】 【收藏】 【关闭
相关链接
  • 国投电力“自评”过关(07/08 17:38)
  • 电力短缺中被遗忘的农民群体(07/08 09:40)
  • 电力短缺中被遗忘的农民群体(07/08 09:21)
  • 国投电力宣称股改为顺利增发 不遮掩再融资意向(07/08 07:21)
  • 银河证券:长江电力中性对价标准测算(07/07 14:11)
  • 央企并购地方电力企业成趋势 华能控股北方电力(07/06 15:51)
  •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繁体版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网站建设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搜狐财经频道联系方式:热线电话 (010)62726113或62726112
    Copyright©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短信内容:
    手 机
    自写包月5分钱/条 更多>>
    搜狐天气为你抢先报! 魔力占卜姻缘一线牵!
    金币不是赚的是抢的! 爱情玄机任由你游戏!
    猪八戒这样泡到紫霞! 帅哥一定要看的宝典!
    你受哪颗星星的庇护? 萨达姆最新关押照片!
    精彩彩信
    [和弦]两极 一分钟追悔
    Forever Love
    [音效]天下无贼主题曲
    GoodFeel铃声
    [原唱歌曲] 夏日恰恰恰
    桃花流水 一直很安静
    [热门排行] 要爽由自己
    向左走向右走 飘移
    精彩短信
    [和弦]快乐崇拜 江南
    [音效]情人 猪(搞笑版)



    搜狐商城
    vip9.5折免运费
    暑期特惠总动员
    爱车清洁用品大检阅
    小家电低价促销
    哈利波特现货发售
    玉兰油超低惊爆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