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中海油意欲收购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优尼科,已成为近期以来全球金融界最关注的焦点事件之一。从一桩单纯的跨国购并案发展到关乎国家安全的非经济事件,中海油收购优尼科之进程,不禁让人想起去年联想集团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时的尴尬遭遇。
近日,美国最大和第三大的退休基金CalPERS(加州公共职工退休计划)及CalSTRS(加州教师退休计划)的董事史蒂夫·韦斯利呼吁其他董事反对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议案。这两家基金目前共拥有价值1.3亿美元的优尼科股份。
韦斯利在一封致两家基金的信中声明,该项呼吁的目的在于阻止石油从美国流出。
本周,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将举行听证会,以确定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是否对国家安全造成了威胁。关于国家安全问题的较量,或许即将见分晓,但是美国反收购势力还将横生诸种枝节,似乎也在意料之中。
由于牵扯到美国人敏感至极的石油,中海油这宗海外收购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经济范畴,而被提升至中美能源战略的高度。但即便如此,收购仅仅是收购,它归根结底还是一桩买卖。因此,对于这桩买卖是否合宜,值得中海油和其他意欲收购优尼科者好好推敲一番。
从收购对象看,中海油与联想集团固然有很大差异,前者是收购优尼科整家公司包括其海外资产,后者只是收购对IBM而言的夕阳业务;但从收购可能带来的后果看,两者的收购行动都有稍为冒进之嫌,因为斥巨资收购同行,过高的收购成本和收购带来的巨额债务,可能会给收购后公司的经营带来巨大的压力,造成公司股价长期不振,投资价值大打折扣。这是联想集团已经面临的现状,也是中海油必须思量的现实因素。
作为一单价值185亿美元的大收购,中海油此次对优尼科虽有志在必得之心,但在收购的谋划、细节的拿捏上,依然有不尽完美之处。首先,大收购讲究时机的把握,经典投资理论素来注重低价买入、高价沽出之守则,在被收购方不被看好时低调介入,通常都是收购方的成功之道。
比如1999年12月,当美国最大石油公司埃克森以880亿美元收购美孚石油公司时,这一年的油价曾低至12美元,而如今油价已飙升至60美元,以此观之,埃克森收购时机可谓绝佳。但埃克森目前的股价比起1999年的平均股价,也只不过上升了约56%,平均年升幅也仅为约8%。这应该可以给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执着精神泼上些许冷水,因为倘若中海油高价收购优尼科成功,除非油价长期高企于目前水平,或如高盛预测大涨至100美元,否则中海油之前景实在难令人一边倒的乐观。
其次,与中海油争夺优尼科的雪佛龙,其出价低于中海油约一成,而且并非是全现金收购,因此中海油胜出优尼科收购战的可能性极大,但收购协议中限制了中海油对优尼科员工的重整权利(这一点已得到了中海油老总傅成玉的书面证实),间接削弱了两公司合并后的协同效益,而且中海油还要支付大笔的遣散费给优尼科公司管理层,及认购权证等福利,因此中海油的整合压力和债务负担绝非轻松。
据最新消息,优尼科股东已要求雪佛龙提高出价,若雪佛龙果真抬价与中海油竞争,照此事态发展,中海油欲如愿拿下优尼科,只有继续提出更高的报价,开出更优厚的条件,但是,在变幻莫测的国际石油市场中,这样的竞购战究竟该掌握怎样的策略、坚持怎样的底线,相信中海油会有清醒、冷静的判断和认识。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中海油”,共找到
192,013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孙可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