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与邓群(化名)见面要遵守很多规则。
7月12日,重庆涪陵组织部干部监督科(以下简称“干监科”)干部再三交待:不能询问姓名、职务、工作单位。
与记者的见面地点选在了区委组织部所在楼层之上的一个会议室,在两位干监科干部全程“陪同”下进行。之后,邓群独自起身离去。
“不会有人注意她,即使注意到了,也不会知道她的来意。”干监科的干部希望“安全措施”能达到这样的目的。
这一切,都缘于邓群的特殊身份——干部观察员。
43名观察员
在涪陵区,邓群这样的观察员共有43名。在如普通人一样工作、生活之余,他们怀有一项秘而不宣的任务,监督该区处级及处级后备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然后向组织汇报。
知晓他们秘密的,只有6个人。
邓群们的受聘过程显得很突然。6月中旬,他们接到区委组织部的会议通知。在区委一个会议室,区组织部领导宣布,他们已被委以“干部观察员”身份,聘期两年。
事前毫不知情的参会者多少觉得有些惊讶。而组织部门却是“处心积虑”:“他们早就纳入我们的视野,被考察很久了。”
最初的名单是208人。2004年8月,涪陵区组织部出台《中共重庆市涪陵组织部关于聘请干部观察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确定了聘请干部观察员的制度。根据《意见》要求,组织有关人员拟定了一个长达208人的候选人名单。
那位负责人说,“这份工作是没有任何报酬的,为了慎重,我们对这208人进行了长期的暗察,其间经过了5次筛选,才于今年6月确定最后名单。”
据他介绍,这43人“综合素质高、公道、正派”,同时涵盖了广泛的领域,既有该区的离、退休老同志、区以上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有部分单位的干部以及普通群众。
按照要求,这些干部观察员要观察的对象是区管处级及处级后备干部,通过他们“不经意的发现”,了解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区委、区府重大决策情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情况,依法办事、依法行政情况,观察领导干部“生活圈”及廉洁自律情况。
记者见到的另一位观察员称,他已经反映了几起情况了,至于内容,“他只对组织汇报。”
这个制度在7月初被重庆当地媒体披露,由于其“神秘性”立即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有的媒体将之称为领导身边的“侦探”,而在坊间一些传言之中,他们则被描绘为《无间道》中的“卧底”。
作为涪陵区的被监督干部,也持有不同看法。
有赞同的。涪陵区政法口一位官员认为,“这实际上是一种事前监督,事前监督总比事后监督好,犯了小错还可以挽救,犯了大错就无法挽救了。”
有疑惑的。有官员提出,观察范围怎么确定?比如,为招商引资,他们有一些必要的应酬,必然会出入一些高档娱乐场所,这是不是也受观察员的关注?
还有反对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认为,身边有一双“眼睛”,总觉得不舒服,即使没做错什么,如被观察员不准确地汇报,即使纠正了,多少都有负面影响。
制度酝酿
涪陵组织部表示,实施干部观察员制度并非要在领导们身边安插“侦探”,而是希望干部们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把精力放在工作、家庭和社会责任上。
这一制度实际上从2003年9月起就开始酝酿了。其内在动因,一方面有经济的发展,对干部监督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则是历史遗留问题。
涪陵处于三峡库区的腹地,综合实力较强,近年来经济发展指标一直列重庆各区前茅。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是,干部的活动范围更为广泛,面临的诱惑也越来越多。“虽然我们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对干部的监督,但是违法乱纪时有发生。其中不少人都是从小处酿成大错,如果组织能早一些洞悉,通过‘拍肩膀’(指提醒),他们可能就纠正了。”
另一方面,涪陵经历了几次行政管辖的更迭,干部构成也较为复杂。即使经历了机构调整和人员精简,现在全区处级以上干部仍有1000多名。
人数有限的组织部门要对这上千名干部进行公正考评而不失察,实非易事。尽管群众会反映一些问题,“但他们多为匿名,提供线索不够清晰,监督力度也不大”,因此干部观察员制度被提上议事日程。
“最后决定采取不公开观察员身份的做法,有近几年工作经验的积累。”这些经验指他们2002年对乡镇机关的检查,及2003-2004年机关作风整顿中,采用了“明查暗访”、“突然袭击”的方式,查处了不少上班时间打牌、赌博、上网络玩游戏的行为,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同时,他们经考察后分析,“一些部门公开聘用观察员的做法,作用非常有限。”
2004年8月出台的《意见》对上述思考作了设计。
干部观察员的基本工作流程是这样设计的:观察员收集的信息,经分析后,通过电话、信件或面谈方式,反馈给区委组织部干监科。该科再安排特定的人员进行调查核实,最后向部领导汇报,采取有关措施。观察员有权询问对反映问题的处理情况。
对干部观察员管理,体现在半年召开一次观察员会议,不定期向他们发送学习材料,传授观察技巧,根据情况布置某一时期的重点观察任务。
干部观察员反映的问题,将作为组织部门对被监督干部考评依据之一。
身份保密
对干部观察员身份的保护是制度的重点,尽管《意见》中并不见“密聘”字样。为了保密,组织部门探索了很多办法。
首先观察员的秘密只有小范围人员知晓。据称,“在涪陵,只有组织部部长、分管负责人及干监科科室成员共6人了解具体情况。其他人,包括区委书记、区长在内,仅知道有这一制度,有这么一批人。”
对家人也要求保密。被聘为干部观察员的邓群说:“我当了一个月的观察员了,亲戚朋友都不知道。”
工作程序上,干部观察员与区委组织部干监科单线联系,彼此互不认识。6月中旬的聘任会分了两批召开,就是出于保密的需要,一是避免规模太大,引人注目,另一方面是避免观察员之间接触太多,不利于以后的工作。
同时,他们被分别编号,今后的举报中,观察员署编号即可,以实现“举报信件万一被传阅,别人看到的也只是一个编号而已。”
工作过程中,多数干部观察员觉得非常安全。记者见到一位观察员认为制度非常好,而且自己是出于“保护干部”的角度出发进行监督的,“有违纪的苗头就及时纠正,对他们是件好事”,所以“即使被曝光了也无所谓。”
干部观察员的工作方式是制度的另一个重点。
“‘侦探’、‘卧底’之说只是空穴来风,”涪陵组织部上述负责人的介绍说,他们对干部观察员的要求是,“‘不经意间的收获’,并且不允许使用任何设备。”
他强调,“我们没有向观察员布置任务必须观察谁,观察对象是不固定的。同时,对观察结果,他们必须保密,问题的最终处理权,由组织部掌握。”
人们所关注的“谁来监督干部观察员”,制度也有所涉及。
首先工作不得力,可随时解聘。怎么判断得力与否呢?他们认为应根据反映情况的数量、质量及工作敬业精神来考察。比如你最身边的人,问题已公开化了,观察员却没看到,或者别人都看出来,观察员却没看出来,就是不称职。
另一条是,“观察员要带头遵守党纪政纪,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实施监督工作”。
那位负责人透露,这些干部观察员受聘一个月以来,已陆陆续续提供了一些报告,但大多数还只是现象反映,缺乏具体的线索。
但他认为,制度的影响还是明显的,“听说领导们影响形象的行为大为减少,勤奋工作的,加强学习的,参加锻炼的,主动关心家人的,都有所增加。”
制度争议
尽管有上述种种规定,但制度仍有不圆满之处。对此涪陵组织部也表示认可。
首先是如何为干部观察员营造更宽松的监督环境。
6月中旬的“秘密”会议上,尽管43名干部观察员俱“无异议地”、“激动”地接受了聘任,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观察员已感到了无形的压力。一名观察员坦言,尽管组织要求保密,实际上,他回来就将自己的身份告诉了自己的上司,他想在“观察”中回避自己的上司。“领导身边就这几个人,出了问题肯定就知道是谁了。”
其次是观察的公正性。涪陵区一位官员的话代表了许多涪陵处级干部的态度,作为公众人物,他很乐意接受监督的,但是作为观察员,反映问题一定要客观公正。
要确保公正性,需对干部观察员在制度上有所约束,比如,客观公正的标准?为防止观察员的私心,应不应该有回避规定?显然,现行的制度还比较粗略。
另一个问题,是关于干部观察员的观察范围。涪陵区一位处级干部对记者分析说,在8小时之内监督领导的人太多了,领导也极少会在8小时内去违法,因此监督重点实际上是干部8小时之外的“生活圈”、“社交圈”。而对“两圈”的观察,自然会涉及到个人隐私,哪些应当留意汇报的,哪些是应当尊重的,作为被监督者,他们希望制度对他们的合法权益有所保障。
这个问题反过来也是观察员的困惑。有观察员指出,他们不被允许使用任何设备,“观察力”实际上是很弱的,仅凭肉眼观察,客观性、准确性必然要打折扣,同时,也很难提供清晰的线索,供组织部进一步细察。
这个矛盾说明了“因为观察手段有限,观察员的作用实际上也是有限的”,干监科一位干部说,“想通过观察员来揭露腐败要案,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制度最终的目的是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让领导干部因此对自己的一言一行有所警惕。”
上述涪陵组织部负责人表示,制度尚处于探索中,有争议是难免的,他们会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但同时,他希望人们能认识到,干部观察员制度只是在当前体制下对干部监督体系的一个补充,“不能指望它就能成为反腐的主要渠道,或认为它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搜狗(www.sogou.com)搜索:“重庆”,共找到
28,073,697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田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