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对中国纺织品设限 欧洲遭遇服装销售短缺危机
 BUSINESS.SOHU.COM   时间:2005年08月23日08:07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俞佳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热点排行 进入财经社区 相关新闻:
 

理财上海建筑结构师的月薪 也说加薪成功之经验 说死也不去大城市的理由
股票历史上著名的名贵王冠一览 揭露日本车惊人内幕(组图) 五年大熊为造几千名富翁?
评论年三十不放假 我猜大有深意 津巴布韦是中国"殖民地"? 2005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
数码赵本山春晚小品提前揭迷 600块钱也能买彩屏手机? 手机评选第1期获奖网友名单揭晓
财富小窍门,订阅家庭理财!     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对中国纺织品设限 欧洲遭遇服装销售短缺危机

众多纺企都急盼中美纺织品协议尽快落地,以开展正常贸易 新华社图片

  “ 二战以后最大的服装危机似乎将在英国爆发。

  据英国《星期日电讯报》21日披露,当地服装销售商警告说,若欧盟不尽快解决中国纺织品滞留关外的僵局,英国消费者将在两周内面临服装销售短缺的局面。

  这场危机并非仅在英国上演。由于欧盟对“超限”的中国产品提前封关,欧洲当地零售商面临货架填不满而大伤脑筋。德国、瑞典、丹麦、荷兰等国家已紧急上书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要求“大幅”增加对中国产品的配额。

  谁也没想到,中欧纺织品备忘录在签署两个月后欧盟即遭遇如此尴尬。“我们企业迫切希望,中欧协议在明年执行时不再出现今年争抢出口的乱象。”沪上一纺企负责人不无忧虑地告诉记者,“我们也不愿看到中美协议签下后再生乱象。”

  前两轮谈判中美热身

  提及悬而未决的中美协议,该人士愁在心头。

  “这个月来,商务部高层先后在上海、宁夏、苏州、浙江、北京召集纺企开会,听取有关中美磋商的建议。”在他看来,做足“功课”的商务部本应在上周的磋商中破解中美纺织品僵局。“会议上,很多纺企都急盼中美协议尽快落地。”他坦言,在美方“特保”大棒下煎熬4个月的中国纺织业都盼着这场“噩梦”的早日结束。

  但和众多纺织业人士一样,他上周再次体会了从谷顶跌至谷底的失望。尽管中美谈判代表都肯定了双方在第三轮纺织品磋商中取得的实质性进展,但被寄予厚望的“中美协议”仍无着落,留待月底在京的第四轮磋商解决。

  中美纺织品谈判已进入拉锯战。

  今年以来,欧美的“特保大棒”一直困绕着中国纺织品出口。在6月10日,中欧握手言和后,6月17日早晨,中美双方以视频会议的方式就纺织品问题进行了首轮正式磋商。

  美方此前透露,双方的磋商将涵盖5月美国对7类中国纺织品设限的问题。但中方却对此次磋商十分低调,商务部新闻办在磋商前后都未在网站上公开此消息。记者则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此轮技术磋商级别较低,“纺织品出口处的中层未参与其中”。

  中美间的第二次过招于7月8日在京悄然举行。

  商务部对这场“司局级级别”的较量仍讳莫如深,在部里举行的闭门会谈谢绝了所有媒体。商务部新闻办事后表示,第二轮磋商仍留于技术层面,双方技术级官员讨论了设限依据、水平、增长率等问题。

  若首轮磋商只是双方“试水”的话,第二次谈判则被中国纺织业界寄望很高。有中美数位高层领导参加的中美商贸联委会11日在京举行,业界预期胶着中的双边纺织品贸易届时有望破题。

  然而,当美方在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开放、农产品准入等议题上都有斩获时,中方期望很高的中美纺织品协议却在会议上付诸阙如。但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会上亲自向美方表示了中方对纺织品贸易摩擦的重视,换回了美方“慎用‘特保’”的承诺。

  又见胡萝卜加大棒

  但长于计算利弊得失的山姆大叔总是一只手里拿着胡萝卜,另一只手里挥着大棒。美国的这个惯用伎俩在这场纺织品角力中尽显无遗。

  特别是在8月1日,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CITA)把对中国男式毛裤等6类产品的“特保”裁决延期至本月底,但它却同时接受了美国业界对棉及化纤制裙子等另5类中国产品的“特保”申请。

  “美方延期裁决是为了履行慎用‘特保’的承诺,慎用的实质是暂时为双边谈判创造条件,而继续接受业界申请则是向中方施压的信号。”东华大学产业经济系陆圣告诉记者。

  中美磋商前,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告诉记者,同中欧谈判相比,中美谈判更为艰难。首先,欧盟把中国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美国则不然。其次,欧盟与我谈判时尚且处于调查和磋商阶段,但是美国已采取设限的实际行动了。

  陆圣指出,欧盟内部对于是否对华实施纺织品特保争议很大,法、意等传统纺织产地和北欧诸国、英国等主要进口国意见相左,这一定程度使欧盟决策层在对华纺织品贸易问题上的态度更具摇摆性和妥协性。但美国纺织产地集中,在特定政治体制下对政府的游说和影响力不容小觑。而零售商和进口商则较为分散,而且又有印度等“替代选择”,所以反对的声音小且立场不坚定。

  纺织品贸易不足中美贸易的10%,这场本不复杂的经贸摩擦正逐渐演变为政治博弈,其背后更深层的交锋是包括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在内的其他因素。

  “中美谈判夹杂响亮的弦外之音,美方想以中国纺织品换取其他更大的利益。”中华美国学会常务理事周世俭忿忿不平地指出。

  第三轮互亮底牌

  “中美贸易依存度很高,这意味着贸易战中任何一方都不会是赢家。”一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随着中美在纺织品贸易磋商推进的同时,美国也在调整对中国产品的“特保”策略,而剑拔弩张的对峙局面也趋于缓和。

  在两轮技术层面的“热身”后,上周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第三轮中美纺织品磋商显然有备而来。

  接近商务部的人士告诉记者,此次谈判规格更高且更正式。在谈判时机上,由于美国众议院上月底刚“放行”了因纺织品条款而备受争议的中美洲自贸区协定,一定程度为中美开谈纺织品“扫清障碍”。而美方月初对中国男式毛裤等6类产品的“特保”作出延期裁决,也为谈判营造了友善氛围。

  此外,美方特地在此次谈判前征集了业界和国会议员的建议,在外围上做足了“功课”。而中国商务部月初起分别在上海、宁夏、苏州、浙江、北京召集纺企赴京开会,就中美磋商的技术层面问题广泛征求企业意见。

  然而在8月17日谈判结束时,双方代表仅肯定了实质性进展,却将中美协议的悬念留至月底的第四轮磋商。在解释协议缘何“难产”上,美方首席谈判代表斯珀纳会后透露,双方争执焦点在于设限的幅度。

  据悉,美中双方分别在谈判的第一天和第二天向对方递交了一份有关2008年前两国纺织品双边协议的草案,但谈判代表对其中包括设限幅度在内的细节只字不提。此次谈判前,美国纺织制造业界提议对逾19类中国产品设定7.5%的年增幅;但美国一些进口商正积极游说,力争将增幅上限提高至15%~20%。

  “据中国入世协议中的242段条款,‘特保’将中国产品年增幅控制在7.5%以内,因此7.5%的增幅中国政府肯定不会接受。否则中方这几月的工作等于前功尽弃。”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有关人士告诉记者。

  不少业内人士指出,中美互交协议草案相当于“互亮底牌”,各自将对方协议拿回去细细研究,以期在第四轮有所突破,“胡主席下月访美前,此事应能有个了断”。

  欧盟镜鉴

  在中国业界受伤的同时,“特保”双刃剑的效应也已经显现,这为即将进入第四轮的中美纺织品谈判提供了借鉴。

  由于欧盟对“超限”的中国产品提前封关,当地零售商因为中国产品断货而大伤脑筋。同时,因设限中国纺织品引起的不满情绪正在欧洲大陆迅速蔓延。德国、瑞典、丹麦、荷兰等国家已紧急上书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要求“大幅”增加对中国产品的配额,并尽快解决中国产品滞留关外的问题。

  对于这场当地零售业评价的“二战以来最大的服装危机”,商务部外贸司司长鲁建华表示,当前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管理空当期内双方企业抢出口和抢占进口数量造成的。“由于双方内部立法程序限制,6月11日协议签署到7月20日实施监管之间存在一个多月的‘管理空当期’。这段时间内我10类产品均可自由进入欧盟,不需要申领许可证。”他指出,今后在落实中美、中欧纺织品协议时,应该不会出现类似目前的“超限”难题。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欧盟的统计是依据当地进口商申领的进口许可证。而当地进口商出于恐慌纷纷提前领证,最终导致配额提前“见顶”。

  商务部外贸司司长鲁建华也坦言中欧双方的统计存在较大差异,主要是因为中欧在出口和进口的统计上存在时间差,且欧方统计的是进口许可证发放数量而非实际进口数量,以及欧方进口统计包括了中方未计算在内的转口产品。

  东华大学产业经济系陆圣指出,中欧协议下暴露出的“超限”问题确实值得中美协议借鉴。“新办法的公示及配套系统的建设无法避免‘管理真空期’,而如何在‘真空期’中维持稳定的贸易环境也是对主管部门的一个考验。”

  纺织业“噩梦”难醒

  在一波三折的欧美“特保”背后,中国纺织产业正在深切体味灼痛。业内人士指出,我国从事对美纺织品出口贸易的企业有上万家,这些企业正度日如年。

  纺织商会人士告诉记者,在美方“特保”压力下,众多纺企加班加点赶订单、抢出运,甚至被迫不惜成本动用空运,严重扰乱了纺织服装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出口秩序。尽管如此,仍有不少企业的货物在运输途中或虽已到港但无法清关,“企业面临合同不能履约、货出不去、款收不上来的困境”。

  该人士指出,中国企业巨大的生产和出口能力,往往一两个月内即消化完了半年的配额。此后,很多企业陷入停产或半停产的困境。

  上海飞马总经理陆龙生告诉记者,公司的几个主打产品上月已停产,“我们正通过原材料加工的办法,转移至其他国家生产,以维持同老客户的订单。”但他深知,这只是权宜之计,客户不需费很大力便能找到那些代工的厂家,“我们面临失去多年打下的天下。”

  陆龙生坦言,在商务部向企业征求意见时,甚至有企业表示愿意接受美国7.5%的设限增幅,以换取稳定的中美贸易环境。但面对我国1900万直接就业人口,以及整个纺织产业链上逾1亿的从业人员,增幅又怎能随便“割让”?

延伸阅读

欧盟对华纺织品“设限”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继中美纺织品第三轮贸易谈判又一次无果而终之后,此前广泛为各界认为具有借鉴意义的中欧纺织品谈判的设限模式,如今开始在欧洲内部遭遇越来越多的质疑。质疑源自近日的中国纺织品在欧盟海关被卡,积压港口……
全文

三类纺织品为何遭欧盟“封关” 抢关出口是主因
中国与欧盟签署纺织品谅解备忘录之后的两个月内,套头衫、裤子、女式衬衫的配额就相继用完,相关产品目前已被挡在欧盟海关外。针对外界认为中欧纺织品协议规定的出口数量不够大的说法,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昨天作出回应说,是空档期内的抢关出口造成配额用完,“我们在中欧协议中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中国企业的利益。”
全文

三类输欧纺织品配额用完 欧盟市场缺货情况已现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中国出口欧盟的女式衬衫(7类)的配额已于18日用完,加上之前的梭织裤子(6类)和套头衫(5类),目前欧盟对中国设限的十类纺织品中已有三类纺织品清关率达到100%。根据欧盟海关公布的数据,T恤衫、胸衣、连衣裙、亚麻纱等清关率都在90%以上,预计也将在近日将被封关……
全文

(责任编辑:胡立善)


搜狗(www.sogou.com)搜索:"纺织品 短缺 欧洲",共找到 4,969 个相关网页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 【热点排行】 【推荐】 【字体:  】 【打印】  【关闭

 ■ 相关链接
·欧盟纺织品市场的乱象与游戏规则的转变
·三类输欧纺织品配额用完 欧盟市场缺货情况已现
·三星首款Symbian系统智能手机欧洲面市
·欧洲开市评论:美指周线展开新的上升趋势
·经济视点:透视中欧纺织品谈判后的新趋向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手机
包月自写5分钱/条

最新制作 想唱就唱
夏天的味道 哪一站



精品专题推荐:
谁说赚钱难告诉你秘诀
测IQ交朋友,非常速配
就让你笑火暴搞笑到底

短信订阅
焦点新闻魅力贴士伊甸指南魔鬼辞典








搜狐商城
12月经典妆扮,5折特价
补水护肤十余品牌3折
香水-彰显个人魅力
小家电低价促销
资生堂特价护手霜¥25
兰蔻特供晚霜¥49
韩国VOV面膜惊喜特价
OLAY新品8折,面膜底价
韩国足下抽脂贴¥260
OLAY欢乐购免费得礼品
-- 给编辑写信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