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法国记者 林卫光
就在欧盟代表团就中国纺织品压港危机与中方谈判的时候,欧盟已经“后院起火”。法新社8月27日报道,由于欧盟迟迟不肯给积压欧盟港口的中国纺织品开绿灯,德国的服装零售商公开威胁要将欧盟委员会告上法庭,要求欧盟赔偿他们的经济损失。
8月中旬,面对日益严重的中国纺织品压港危机,德国率先向欧盟提出了为超过配额的中国纺织品放行的要求,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两种方案:增加欧盟给予中国纺织品的配额,或者预支2006年中国纺织品的配额。然而,由于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设限派”的反对,欧盟委员会至今未拿出解决这一问题的灵丹妙药。就在几天前,又有第7类中国纺织品———长袍因为达到了欧盟的配额限制开始积压在欧盟海关。
面对迟迟不能解决的中国纺织品问题,德国的服装商再也按捺不住。他们除了指责欧盟委员会在对中国纺织品挥起配额大棒时未能预测目前的危机之外,更是要将这一问题诉诸法律,要求欧盟委员会赔偿他们的经济损失。
德国零售商联盟预测,如果中国纺织品压港问题拖而不决,以中国为主要货源的德国中小零售商将在未来的日子里相继宣布破产。代表德国中小零售商的行会组织BAG则警告说,德国消费者将看着中国进口的毛衣在欧盟海关的仓库里烂掉,而自己却在冬天里挨冻。该组织威胁欧盟委员会说,如果中国纺织品在本周末(指8月29日至9月4日这一周)还没离开欧盟海关的仓库,他们将采取法律行动,要求欧盟委员会对德国服装零售商的经济损失作出交代。
欧盟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积压在欧盟海关的中国纺织品中,德国是最大的进口国。本报巴黎8月28日电 (责任编辑:谢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