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雏军走了,严介和来了。2005年10月,刚登场的《胡润百富榜》名单里出现了黑马式的人物,这就是总部坐落在南京的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严介和先生。在财经媒体的挖掘跟进其巨额资财究竟从哪里来的时候,严介和先生也语出惊人,他不在乎外界的传闻,他正在考虑把“太平洋系”的75%股份陆续赠送给管理层,难道这背后又隐藏了什么玄机?
依照胡润财富调查组的信息披露,严介和先生资产高达125亿元,他如此阔绰地要把近百亿元财产赠送给管理层,是伟大之举,抑或无可奈何?从法律定义上说,作为一个富翁,要把财产赠送给谁都是无可厚非的,可是严介和先生为什么不学习李嘉诚先生捐助慈善事业,博得美名扬?企业家创业的过程,也是打江山的过程,多少企业家在成就事业之后采取的是“削藩”政策,让那些功臣们尽可能靠边站,严介和先生如此行事绝非是常理可以解释的。
其实,他这样做是无可奈何的。严介和或许在想,用什么办法维系太平洋建设集团的安全性和成长性?问题根本就是在人身上,他明白,需要用重金圈住手下的职业经理人团队,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眼前的太平洋建设集团已然是涉及基建、园林、食品、地产、机电、新材料等多产业并举的大型民营企业。太平洋建设集团真正盈利可观的是严介和先生拿手的BT模式,就是在市政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采取先建设,后移交的方式,这样的做法是建筑业的创新方略,是符合中国现阶段国情的。一方面化解了地方政府在市政项目建设上投融资风险;另一方面又把工程建设的质量风险主动承担下来,这就是那些市长们愿意笑脸相迎的道理。今天,严介和先生挥舞着手中2700亿元的建设工程合同,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严介和先生现在是忙得不可开交,他身边的职业经理人也是四处奔走忙碌,太平洋建设集团的摊子铺得越来越大,其管理模式却是原来的老一套,毕竟中国商人其知识局限在“企业管理”方面,而缺乏“公司治理”科学,这就是无可奈何的道理所在。
作为经济学者,我早就注意到了严介和先生,因为我化身小股民做证券市场的“啄木鸟”,当然知道ST纵横(600862.SH)和华意压缩(000404.SZ)的后台老板是谁?在郎咸平教授炮轰科龙电器(000921.SZ)前董事长顾雏军“七板斧”瓜分国资的时候,严介和先生就站在华意压缩背后发出回收账款的声音了。太平洋建设集团是海洋里的一艘大帆船,严介和先生知道自己是船长,如果船员不奋力划桨,这艘船结局就是沉没……严介和先生需要的是什么,需要大企业公司治理之道,需要郎咸平教授奔走呼吁的老板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信托责任。
(上海通商投资研究所首席经济研究员:朱长春)
相关阅读:黑马富翁严介和自述发家无原罪 大嘴严介和猛侃自得人生 企业调查:谁造就了黑马严介和? (责任编辑:崔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