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宋朝宰相,被列宁先生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变法,两次拜相却功败垂成,轰轰烈烈却无疾而终,最可悲的是,有人指证,正是王安石的变法葬送了奄奄一息的北宋王朝。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启动不久就有朋友提醒水皮研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经验教训,因为改革和变法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一回事,尤其是对于股权分置改革这样事关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变革。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呢?主流的观点认为是因为变法触及了大地主、大财阀的利益,因而引起了以两宫太后为首的利益集团的反扑,但是很少有人愿意注意到另外一个事实,那就是王安石的变法也没有得到广大穷苦百姓的理解和支持,民间就流传这样的段子,村妇喂鸡时,嘴里念叨的就是,安石,进食!
这不能不说是王安石的悲剧。
北宋末年,由于大官僚、大地主的兼并和剥削越来越严重,民不聊生,农业凋敝,田赋税收没有保证,相反,政府的财政支出却因为要每年付给辽和西夏大量银绢而成倍增加,财政危机已经威胁到了宋王朝的生存。无奈之下,继位不久的宋神宗决定启用王安石变法图新,富国强兵。
王安石变法主要有五大内容。
内容之一是实行青苗法。每年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政府以较低利息贷款或借谷物给农民,秋后偿还,农民由此免受地主豪绅的高利贷盘剥。
内容之二是实行免役法。官府的各种差役,百姓可以不再自己服役,而是改由官府雇人服役。百姓按贫富等级,交纳免役钱,原来不服役的地主、官僚也要交钱。
内容之三是实行农田水利法。政府奖励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内容之四是实行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土地的好坏、多少规定纳税的数目,官僚、地主不得例外。
内容之五是实行保甲法。政府把农民按户组织起来,每十家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由地主充当保长、大保长和都保正。每家两个壮丁即出一人为保丁,农闲习武,维持治安,战时入伍,充当兵丁。
水皮把王安石变法的内容罗列在此,想必每一位读者都会得出自己的结论,王安石毫无疑问得罪的正是皇亲国戚。因此,两宫太后把天下大旱和变法相联系也是可以理解的,也正因为此,史上有一张流民图毁掉王安石的说法。
那么民间又为何会出现“安石,进食”这样的典故呢?“富国”“强兵”的变法怎么会出现一个民不聊生的结局呢?
问题出在整个的变法内核本质上就是理财、言利、圈钱,一言以蔽之,与民争利。
无为在《悲剧从丢失民心开始—北宋王安石变法思考》一文中,对此列举王安石的得意之笔“青苗法”作为说明。王安石推出的“青苗法”,本意上是考虑到农民利益的,而且,他在鄞县做官时试行过,效果不错。但是当他推向全国时,却南辕北辙了。不识字的农民为了填写贷款申请书要花钱请书吏,到衙门去申请时,贷款多少又任由官吏填写。根据史书记载,虽然法定只有二分的利息,但是经过层层贪官污吏的盘剥,最后贷款农民要返回的利息竟然高达原来的35倍,比高利贷还要高很多,逼得农民“哀求于富家大族,增息而之”,宁借高利贷,也不敢向政府贷款,“利民之政”变成“扰民之举”。
更为糟糕的是,王安石过于自信且急于求成,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一刀切”,下令各地必须贷出多少钱,给下面下指标,地方官员又搞硬性摊派。除了一般的农民,中农、富农都必须接受贷款,否则完不成考核指标。这样一来,别说贫农吃不消,就是中农、富农也吃不消。
又比如推行免役法本意在于减轻农民负担,但是官员贾蕃在东明县试行时故意把农户的等级提高,把四等定为三等(按规定,四、五等免役免费),这相当于把免役钱户的提升到纳役钱户之中,从而激起民怨,东明县农民1000人进京上访,跑到王府闹事,这样的事例并非个案。
这样的变法意义有多大?难怪朱熹评价说“介甫之心固欲救人,然其术足以杀人”,再好的变法,也不能牺牲普通百姓的生存为代价,否则,只会走向反面。
不知不觉之中,股权分置改革已经进行了10轮,进入股改的公司越来越多,与之相伴的投票丑闻也越来越多,而股改后的G股却越走越低。11月21日,水皮打开G武钢的K线图,发现股价仅有2.51元,相对这个公司三季度0.54元的利润,市盈率居然只有3.5倍,而同为钢铁板块的G宝钢,目前股价也只有3.90元,相对0.60元的单股利润,市盈率亦不足4.9倍。钢铁工业对于美国那样的发达国家而言是个夕阳工业,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在可预见的将来都是一个朝阳工业,而现在的股价居然低至如此,令人不寒而栗,要知道仅仅是宝钢的现金分红承诺,今明两年的数字就是每股0.36元,相对于股价而言,现金红利的回报超过9%,远远高于银行利息3倍。谁敢说,这是一个正常的资本市场应有的现象?
G股贴权,而且是非理性的下跌说明什么?说明投资者因为目前的股改而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上证指数在1000点上下徘徊说明什么?说明投资者找不到未来的方向,对于股改缺少信心。
忍无可忍的作家周梅森只是7000万个投资者中的代表。作家周梅森将自己的稿费投入了股市,手中持有金丰投资70万的股权,成为流通股的第一大股东,但是手中股票的市值已较他持有的成本缩水近30%,损失在100万元以上。周作家的愤怒是因为金丰投资的大股东的对价只肯出10∶3.5而不肯出10∶4或者那怕是10∶3.8,金丰的股价目前才3.83元,而上市公司上次的增发价就达11元,从投资者手中圈走的钱就达6个亿。周作家最高的建仓价也在13元左右。
周梅森是国内著名的作家,电视剧《国家公诉》的编剧。水皮曾经在杂谈中介绍过他的新作《我本英雄》。周作家写畅销书有一套,买股票却不怎么样,赔惨了就想发回狠,过一把领袖散户的瘾。
水皮为周作家感到悲哀的不是他的投资经历和亏损,而是他挺身而出拍案而起的卑微要求,仅仅是为了增加0.5的对价,而这个要求还居然被大股东无情的拒绝!周梅森没有办法,才在网上接连发出二封致全国流通股股东的公开信,发出“千万个股民倒下去,一个周梅森站起来”的怒吼。
周梅森也是个有头有脸的文化人,社会贤达,好歹也是作协江苏省的副主席,要身份有身份,要地位有地位,不想踏进股市,却被弄得如此灰头土脸,如此“斯文扫地”。名人如此,更何况一般的百姓?
自始至终,水皮也不怀疑管理层推进股权分置改革的初衷,更不怀疑股权分置改革的意义,但是“民曰不便”的现实告诉我们,光有满腔的热情和理想是不够的,如果失去了投资者的支持,变法的进程就不会顺利。 (责任编辑:康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