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8日电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夏义善接受半月谈专访时提出了中国能源外交的三个关键词:多元化、合作、共赢。
据夏义善介绍,目前,中国从国外引进石油有两种渠道:一是通过贸易,从国外购买现货或期货,二是通过购买国外油田或公司的股份,根据股份多少分得份额油。 前一种方式容易受到油价波动的影响,最安全、最有利的还是份额油。目前,中国的份额油比例还很低,不到进口总量的20%。
他说,高油价对中国也是重大威胁。去年中国进口石油花费400亿美元,今年估计超过500亿美元,多花100亿美元,但进口量只增加了1000万吨,主要原因是油价涨了。因此,中国参与国际能源再分配,三个方面最重要:资源牢靠,油路畅通,油价稳定。这些是能源外交的着力点。
夏义善表示,能源外交不仅仅是一种国家行为,不仅仅是国家领导人、外交部在进行决策和执行,其他人员也可以参加进来,比如石油公司可以进行谈判,比如有关学者可以宣传中国政策。因此,能源外交需要多层次全方位去开展,可以说是一种全民外交。
中国能源外交追求的目标是多元化。多元化首先意味着进口来源地的多元化。中国不仅要从中东进口石油,也要从俄罗斯、中亚、拉美等地进口;其次是方式多元化,不仅买现货,还要买期货,不仅要买,还要开采,要修管线;再次是能源品种多元化,既要引进原油,又要引进成品油,既要引进天然气,还要引进液化天然气,我国沿海正在修建液化气接收站。
夏义善进一步指出,中国还要依靠国际合作。合作的范围很广泛,比如石油开采、开发、加工,节能和提高能效,抵御油价风险,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煤的清洁利用,非传统能源的开发等方面都可以合作。西方在这些方面拥有技术优势,我们可以在合作中学习。
另外还提出应有新的能源安全观,即国际能源合作是不可分割的,是共同的,一个国家受到的能源威胁一定会影响另一个国家的能源安全,世界各国需要通过合作保证国际石油供应稳定,这种合作是互利、共赢的,中国从不主张单方面获利而使其他国家利益受损。(周盛平) (责任编辑: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