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财经频道 > 产经新闻 > 商业媒体 > 当代金融家 > 《当代金融家》第5期文章
解读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定位
时间:2006年01月11日11:50 我来说两句(0)  

 
财经博客 张军“国有制”的喜宴 艾葳2007年中国股市是属于散户的年代
来源:《当代金融家》】 【作者:干杏娣

  “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邓小平

  近日,一份由伦敦金融城Corporation of London发布的报告引发了国内外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关注。
伦敦金融城于今年11月8日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最新排名调查报告,在再次确认伦敦和纽约具有遥遥领先于法兰克福和巴黎的优势,为无可动摇的全球金融中心地位之同时,首次明确提出中国上海可能成为继伦敦和纽约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全球金融中心。由于这一排名的调查报告是根据400名国际业内人士指定的评估标准而得出,因此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前景问题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关注,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联想与探讨。

  追朔至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上海就已经成为远东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这一历史经历,为今天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重要经验与所需要的金融城市氛围。

  一、历史的上海:远东国际金融中心

  在近代中国经济中,上海是最大的金融中心,也是中国现代金融业的发源地。

  中国现代银行业的诞生地与集中地。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诞生,标志着取代钱庄的新式银行开始出现。至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现代银行业已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其实力大大超过了钱庄,1932年仅金城银行或上海银行一家的资金实力已与上海当时所有62家汇划钱庄的全部资金实力基本相当。

  当时金融机构的数量与资金实力。上海在金融机构、资金、各类金融市场方面获得迅速发展,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取得了金融中心的完全地位。至1935年,全国银行共有164家,而总行设在上海的达58家(其中28家在外埠设有分行)。在上海的银行公会会员中,总行设在上海的占了81%,中国、交通、金城、盐业等大银行的总部都迁至上海,加上设在上海的分支银行,上海共有182个银行机构,另有12家信托公司、48家汇划钱庄、4家储蓄协会、1家邮政储金汇业局,共计有247家储蓄类机构。而总行在上海的28家银行在内地共设有629家分支行,并建有数千个通汇点,由此形成了全国性的金融网。

  上海金融业的资金实力巨大,1936年上海13家中资银行对工矿企业的贷款额为14182万元(未计对铁路贷款),此仅占这些银行全部贷款的21.68%。当时银行提供的信贷占据了企业资金约30%(根据对100家公司1932-1939年的调查)。上海金融机构对于政府的财政与全国资金运转亦具有支配权,上海的银行持有一半以上的政府公债,以1931年为例,27家大银行(其中绝大部分为上海的银行)持有公债52400万元,占全部公债的57%,同时上海占据全国的银货资金6亿元的76%以上。巨大的资金集聚与运作使上海成为全国金融市场的领头羊。

  形成了与当时国际接轨的各类金融市场。上海形成的各类金融市场,当时可谓门类齐全,基本形成了与国际接轨的态势,包括信贷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内汇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白银市场、债券市场、股票(相关:理财 财经)市场、商品期货市场等。由此为全国的经济活动与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充分的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也显示出与国际上金融市场的发展几乎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在远东地区则成为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

  金融市场交易活跃为远东之首。当时上海各大金融市场总体上交易活跃,规模大。如上海众业公所上市的股票有96种、债券约60种,20世纪30年代上半期每年新上市股票金额常达数千万元。此外上海的华商证券(相关:理财 财经)交易所在抗战前有大量的公债交易,其在1946年恢复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后设立了股票、债券两个分市场,所吸收的社会资金达1500亿元至2000亿元。当时上海黄金市场的交易量仅低于伦敦、纽约,而凌驾于法国巴黎、印度孟买、日本的东京与大阪黄金市场之上。上海的白银市场不仅规模大,而且与国际银市关系密切,伦敦银市的定价也常有了解上海银市的交易状况。上海外汇市场的规模亦很大,它的活跃程度也远远超过了当时实行封闭式外汇管制的日本。

  成为远东国际金融中心的主要条件。在20世纪20-30年代上海现代金融市场得到了快速成长,成为了国内最大的金融中心,这就为它的远东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国内基础。

  同时,上海占据远东最大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也与当时的金融开放环境分不开。抗战前,上海是资金自由流动的地方,没有外汇管制,货币自由兑换,投资环境宽松,经济金融对外开放度高,金融业管制少,这些开放化的环境与制度特征为上海形成远东国际金融中心创造了前提条件。

  为远东地区外国银行的最大集中地。上海自1843年开埠以来,历来是外国银行的集中地,1847年至1936年的90年间,外国资本共在上海设立了63家银行,包括著名的汇丰银行、花旗银行、大通银行、麦加利银行等,它们分属于10个国家。至1936年净存有27家外国银行(全国共32家,不计日本在东北设立的地方性小银行),此外有9家侨资银行,与中资银行一起构成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银行业运作体系。有数据表明,在20世纪20-30年代,上海是远东地区吸收外国银行最多的地区,超过东京、新加坡、曼谷、香港等。

  金融市场具有开放性与国际性。上海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各类金融市场均具有国际性。远东各地的外商公司股票、债券、中国政府在欧洲市场发行的金币公债等都可以在上海的股票交易所上市交易,非居民都可以进入买卖。同时总部在上海的中国银行在1935年已与世界各地的98家银行建立代理行关系,抗战前后在亚洲地区设立了20家左右的分行。

  与上海外贸、外商投资迅速发展的互动。在外国银行大量进入上海的背后,是上海经济、外贸、外商投资的迅速发展。在19世纪50年代前,广州是我国外贸中心,50年代后则是上海,日益兴盛的进出口贸易使上海至20世纪20-30年代不仅占据了全国贸易额的50%以上,而且成为远东贸易中心。同时,外商投资在中国急剧上升,1902年为7.8亿美元,1931年为32.4亿美元,其中分布在上海为最多,1931年上海占据外商投资的34.3%,超过三分之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运行也反过来为中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以中国进出口贸易看,1931年比1900年约增加了5倍,而对比同期的日本与印度:日本仅增加3倍,印度几乎没增加。

  20世纪20-30年代上海金融中心在远东的国际地位显示了中国近代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也为上海当代金融中心的建设与崛起提供了金融城市的文化积淀、历史声誉、经验与信心。

  二、当代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启动

  当代启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背景。当代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它是在我国经济的改革开放进入加速期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启动与邓小平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密不可分。邓小平于1992年春天提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并确定了浦东开发开放的战略。在此思想指引下,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以上海浦东开发为龙头,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之一。

  关于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与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有关。国际金融中心最直接的功能是提供融资与投资的场所,它对企业、政府、金融机构乃至个人提供国际融资或投资的功能。但由此它也衍化出其它基本功能,包括世界金融价格发现功能、世界经济信息聚散功能、国际资金清算功能、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功能、金融发展的国际示范功能、国际金融创新及其传播等功能。显然这些功能对世界经济的运行都有十分积极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将这些功能概括起来,国际金融中心总体上的地位与作用可以被提升到世界资源配置枢纽的高度。

  对于东道国重要而独特的积极作用。国际金融中心不仅对全球经济有重要的枢纽性意义,对于所在的东道国也有重要而独特的积极作用,对新发展的国际金融中心尤其如此。

  首先,它可产生吸引跨国公司包括跨国公司总部的效应,由此可促进外商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直接投资的发展。其次,它会产生促进东道国金融业及其相关产业发展的效应,金融业本身在不断扩展,金融业相关产业又包括了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会计审计、咨询、通讯、信息、媒体、法律服务等重要的服务产业,由此带来经济增长与就业提升的积极影响。第三,它具有促进东道国经济国际化的效应,国际金融中心不仅会吸引外国的金融机构与资金流量,而且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有关金融、贸易和工业化的信息流量。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将促进东道国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整体经济将越发趋于国际化,从而可更充分地享受经济国际化带来的收益。第四,它具有促进东道国掌握金融资源主动权的效应,这一效应的意义在于,一国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将有助于获得金融资源的主动权,减少受到其他国家金融霸权的影响和金融资产的垄断,刺激资金在本地区的汇集,提高资金在东道国的有效配置。第五,具有促进东道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刺激经济活力的效应。第六,推动东道国经济金融制度发展与金融创新也是它所具有的效应,国际金融中心运行所具有的较发达的市场体制与机制,对于后起的东道国本身的经济制度、金融制度发展可以起到推动作用,它在制度创新、金融创新方面所具有的活力,也将促进东道国经济金融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此外我们还可通过它来提升东道国经济与金融的国际形象与地位,因为作为与国际交往的直接窗口,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可以为东道国确立良好的国际形象、越来越重要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以及更多的商机。最后,由于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前沿,因此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助于东道国掌握国际经济制高点的效应,这对于置身世界经济一体化潮流中的国家具有十分重要战略意义,使之可以获得较为有利的资源利用与经济活动的主动权。

  伦敦和纽约的国际经验。回顾历史,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工业革命使英国生产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之同时,也诞生了第一个世界级的国际金融中心——伦敦。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40%的国际结算使用英镑,英国的海外投资高达40亿英镑,占西方总投资额的一半。伦敦由于英国的经济金融实力而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国际金融中心,也反过来对英国经济霸主地位的确立与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伴随着英国经济相对衰弱与美国经济在两次大战间的崛起,纽约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亦如旭日上升。二战之前,1929年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由1913年的38%上升到48%,美国对外投资也大量增加,投资范围由拉美扩展到世界各地,纽约汇聚了世界各地的资金,也担负了向国际市场融通美元资金的角色,并以国际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等的繁荣积极促进了美国经济。二战后世界经济重心由英国移至美国,纽约也取代伦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

  20世纪后期,伴随着日本经济的强盛,东京曾有机会发展为第三个世界级的国际金融中心,但1990年代的经济泡沫破灭使东京的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受到重创,它也因此失去了关键的十年。在不长时间中所发生的大批国际金融机构进入与撤离,使东京遭受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沉淀成本”之痛与声誉之损,而周边国家与地区的迅猛发展更使它难以在短期内重振旗鼓。

  进入21世纪,谁最可能成为世界级的第三个国际金融中心?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一猜测正使愈益增多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界人士将目光投向中国的上海。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中国实现大国经济崛起的战略。当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之所以会获得国际上如此广泛的关注,固然有最近几年它所显示的高发展速度所产生的影响,但更为重要的是在于人们对它所蕴含的巨大发展潜力的认可。而在这一潜力的背后,则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与中国经济崛起间的内在互动力量。从上述伦敦和纽约两大国际金融中心的兴盛史看,世界级国际金融中心的出现,勿容置疑地是与该国经济的崛起,以致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深刻影响有关。

  在一个国家成长为世界强国的奋斗历程中,需要一个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予以强有力的资金、市场、信息与效率的支持,而大国经济崛起进程也会对于国际金融中心的成长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伦敦和纽约之所以能成就为世界级的国际金融中心,显然是与英国、美国分别作为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世界经济两大霸主的强势地位分不开的,而英美经济的崛起与强盛也离不开伦敦和纽约两大中心所发挥的关键的作用。

  在21世纪,中国经济能否通过快速而稳定的增长,而到21世纪中期崛起为一个经济强国?这一疑问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中的重要因素而受到人们的关注。经济崛起的强大动能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基础,而中国要实现大国经济崛起的战略,也十分需要建造一个世界级的国际金融中心予以支持。由此可以认为,中国经济崛起的进程造就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历史机遇,而后者又将作为重要的支柱支撑中国实现大国经济崛起的宏伟目标。

  三、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

  在中国的大城市中,之所以是上海,而不是国内其他城市能在当代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方面取得较快发展并有很大潜力,是与它本身所具有的条件,包括历史、地理、经济、人才等方面分不开的。在当前北京、深圳等城市都在打造金融中心的竞争下,上海在一些重要而关键的基础方面显示出其独有优势。

  优良的经济地理条件。上海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四通八达的国际交通,背靠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地处太平洋西岸的中部和长江入海口,上海是联系中国和世界各地的交通要道,而且也是中国最大的港口城市。2004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455.4万标准箱,居世界第三位;上海口岸的进出口总额达到2800多亿美元,占全国四分之一以上。从位置上看,上海地理环境与纽约、伦敦很相似。

  上海自近代以来就是中国经济的中心,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也十分活跃。当代的上海不仅是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最集中的城市,而且也是外资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总部云集的场所。上海不仅经济实力十分雄厚,其经济增长速度在较长时期中也始终处于全国领先。上海的制造业基础深厚,近年来现代服务业与高科技产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业结构有了明显提升。

  上海周边的长三角地区也是当今中国经济实力最强、增长最快的区域。该区域交通便利,市场运行基础好,是中国最富裕与最有经济活力的地区。而且区域内人口众多,气候适宜,发展潜力大,经济仍然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都市群身处中国南北两极的中间,具有很强的辐射空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通过辐射长三角区域,进而辐射全国。

  身处这一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地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得以建设的重要因素,它使得上海可以很容易地获得中国经济崛起的能量推动,同时由于通过贴近中国经济的腹地,可以有力支持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这也是上海比较中国其它金融城市(包括香港在内)所具有的优势条件。

  从国际上看,上海也处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黄金要地。世界范围的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趋向于三极化,即在全球三大时区中形成三个较为均匀分布的世界级国际金融中心。鼎足而立的国际金融中心格局,既为经济全球化提供24小时世界连成一体的服务,又便利各大经济区域的金融活动。由于纽约与伦敦的地位已经确定,且十分稳固,第三极的地理位置就被它们所限制,而上海的位置恰好符合与它们合理分布的要求。这一点也是中国其它城市难以比拟的。

  金融历史文化的资源。上海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曾为远东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这是国内其他城市所没有的,它为今天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教训与城市金融氛围。从历史上看,作为一座移民城市与开放城市,上海在经济信息传递上的通畅与专业知识上的学习风气使它对于国际金融业的发展具有很高的敏感度,能够很快缩短与国际上先进金融城市的差距。同时这座城市早就有十里洋场,对于外资有吸纳之心,但并无畏惧之意。此外,上海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其对于金融地位重要性的认识与所抱的积极态度也是其他城市一时难以望其项背的。

  走在上海,城市半个多世纪前的金融中心遗迹常常提示或潜移默化着人们;茶余饭后或书本中关于当时金融活动的历史与掌故弥漫在城市的空气中;于是实际的金融意识在社会各个角落中被交流,整个城市在回顾、反思与探索中积淀着深厚的金融文化。原有的历史声誉对于当代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者们则产生了精神激励,并提升了他们的信心。

  于是,金融健康运行所需要的准则在上海这个城市受到较高的重视;市场规范的信念是它所愿意奉行的原则;对公平竞争理念的崇尚促使上海城市中的人们积极充电以提高金融能力;相对高的诚信意识成为其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风险防范意识与精明眼光的结合,使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比率较低与金融违规事件少发成为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标识。人们对于金融市场活动参与的积极成为了上海这一城市鲜明的名片,自上世纪90年代起,无论是国债交易还是股票市场操作、保险品种、房地产投资及理财(相关:证券 财经)服务等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而具有精明眼光的投资者成为众人心目中的英雄。这一状态构成了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广泛的市民基础。

  大都市的现代化设施与风貌。上海在经济高速成长中,积极打造了大都市的现代化设施与风貌,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完善。上海已具有相对先进的交通、邮电、通讯基础设施,形成了现代化交通、通讯网络。上海的人文环境也得到提升,一流文化设施与开放的海派文化底蕴相结合,使上海散发出独特的现代化城市气息。发达的商务环境、通畅的信息交流、便利的商业餐饮,上海作为金融城市所需要的现代设施不断得到完善。同时,上海在社会安定方面管理水平较高,治安良好,城市在安全设施、环境保护及各项配套服务方面都达到或具备创造世界一流水平的能力。

  较强大的高素质金融人才体系。上海具有良好的教育设施与条件,上海在金融与外语人才培养、业务培训、中介服务诸方面具备良好条件,并具有吸引国际高素质人才能力。上海的大学数目在全国各城市中名列前茅,各类专业化、国际化的培训机构遍布城市各大区域,而且众多外地名牌大学和海外归国学子选择在上海从事金融业,使上海具有海纳百川气势。

  较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上海已经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全国性金融市场体系,主要有:货币市场,如中国的银行间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包括金融票据、企业票据与短期国债市场)、银行存贷市场等;资本市场,包括中国最大的股票市场、中长期债券市场与基金市场,2004年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成交量占全国的62.5%;保险市场,包括寿险与财险市场;期货市场,有中国最大的商品期货交易所,2004年上海期货市场成交量占全国的57%;外汇市场,有从事银行间交易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和分散而活跃的零售外汇市场;此外上海黄金市场与上海产权交易市场等都较为活跃,并有一系列为之配套的外围市场。上海已经聚集了数量众多的中外金融机构。为上海发展国际金融中心创造了良好的整体市场环境基础。

  上海吸引外资取得较大成果。 上海具备较强的吸引外资能力。上海已经吸引了一批跨国公司来沪投资和经营,也促使了一批跨国公司中国总部在上海设立,为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了相对有利的国际金融市场业务需求基础。对国际金融机构上海更有很强吸引力,目前已促成了300多家外资和中外合资金融机构来沪经营,有24家外资银行选择上海作为主报告行,在沪外资金融机构总资产超过全国一半。

  四、展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前景

  解读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近期动向。进入2005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显示出加快的迹象。以下是它的最新动态:第一,央行上海总部于2005年8月成立,它在贴近市场运行、完善货币政策制定与金融市场调控、增强对金融市场服务之同时,本身是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举措,它标志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第二,人民币汇率于2005年7月实行改革,改变了盯住美元的汇率体制。第三,股票市场于2005年上半年启动了全流通改革。第四,四大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进入实施阶段,建设银行已于2005年11月发行上市,中国银行将在2005末至2006初发行上市,中国工商银行也启动了股份制改革,股份制公司已于2005年秋季挂牌。第五是货币市场发展,中国的企业票据市场于2005年5月开始运行。第六,外汇市场取得发展,外币间交易自2005年5月开始运行,而银行间市场的人民币远期交易则于2005年8月开始运行。第七,股票市场发展,中国首个认购权证于2005年10月开始交易。第八,中国债券市场发展,首个熊猫债券于2005年10月开始发行。第九,保险业发展,自2005年中起保险公司投资政策放宽。第十,证券业发展,南方证券、华夏证券等一批证券公司在2005年获得重组。第十一,资本流动自由化方面取得进展,主要有:一方面是QFII在2005下半年扩大,另一方面2005年香港人民币流通与交易扩大;此外,企业海外融资投资在2005年继续稳步推进。第十二,上海房地产市场在2005年进行了较大的调控,以防范房地产泡沫危机的发生,有助于控制上海土地、楼宇成本,以降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运行的商务成本。最后,国务院于2005年6月批准上海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上海浦东新区政府在2005下半年对于浦东金融区域的新一轮发展规划做出了展望,在发展完善陆家嘴金融区功能与发展张江金融配套区功能方面做出了导向与推动。

  上述有些发展动向并不十分起眼,但它们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如涓涓细雨滋润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土壤。有几个方面则是十分重要的,如央行上海总部的成立、股票市场的全流通改革、人民币汇率体制变动与外汇市场发展等,它们将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由于WTO过渡期于2006年底结束,可以预期在2006年前后外资金融机构将有较大的发展,由此将进一步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做出推动。

  关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定位与阶段。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不是定位于亚洲区域性金融中心,而是世界级金融中心。根据这一长远目标,我们可将21世纪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分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2001—2010,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初期建设阶段;第二阶段:2011—2020,中期建设阶段;第三阶段:2021—2030,后期建设阶段;2030年后则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基本建成后的成熟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上海要努力缩小与新加坡、香港的差距;第二阶段,则要争取达到或超过新加坡、香港的水平;第三阶段,要争取在亚洲或亚太区域确立上海金融中心发展的优势地位并缩短与伦敦、纽约间巨大差距。随后则是努力跻身于世界级国际金融中心行列。

  关于发挥政府推动作用。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是市场机制自发运转的结果,是基本脱离政府干预的。但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不仅新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家政府积极出手推动甚至主导,那些老牌国际金融中心所在的政府也开始出手鼓励其金融中心的发展。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推动下,金融的全球化迅速发展,各国都更加重视金融中心在本国和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争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包括在政府层面。上海作为新起步的国际金融中心,其建设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加上中国民间的民族金融资本的力量目前还很弱,政府的积极作为更显重要。

  从近期的建设看,中央及地方政府需要在以下方面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作出推动:第一,要创造条件,争取让四大国有银行的总行或执行总行迁入上海,一方面以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本身的市场规模与地位,另一方面则增强中资金融机构在上海的地位,更好地适应WTO过渡期结束后上海外资金融机构增加的竞争格局。第二,要加快努力,允许在上海发行公司债券与市政债券,完善中国债券市场的布局。第三,要重视近年出现的国内股票市场边缘化的趋势(国内优秀企业竞相海外发行上市,至2004年底已有296家中资企业海外上市,其总市值3492亿美元,是国内沪深股市1377家上市公司流通市值1413亿美元的2.47倍),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改变这一趋势。第四,积极创造条件,在平稳前提下加速汇率体制弹性化与资本流动自由化的发展进程。第五,要从中国发展战略出发,协调处理好上海与香港两个金融中心发展的关系。第六,要加强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进一步规划与协调,增强陆家嘴的功能与形象。第七,政府要推动上海金融市场与世界各大国际金融中心的交流,并要采取切实的措施,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人才的培训。第八,也是最重要的一项,要改变对民间的民族金融资本的歧视性政策,鼓励它们积极介入本国金融发展,成长壮大,一个本国民族金融十分虚弱的国家却发展出了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是不可想象的。

  当然,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总体而言,有一个须臾不能离开的作用,就是推进我国金融的市场化体制改革,完善法律环境。这是非政府莫属的。

  虽然路途漫漫,任务艰巨,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明天正微笑着向我们走来。

(责任编辑:丁潇)



共找到 个相关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全部跟贴(0条) 精华区(0条) 辩论区(0条)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热门财经特别推荐

相关链接





搜狐短信 小灵通 性感丽人 言语传情
三星图铃专区
[周杰伦] 千里之外
[誓 言] 求佛
[王力宏] 大城小爱
[王心凌] 花的嫁纱
精品专题推荐
短信企业通秀百变功能
浪漫情怀一起漫步音乐
同城约会今夜告别寂寞
敢来挑战你的球技吗?
 精彩生活 

星座运势 每日财运
花边新闻 魔鬼辞典
情感测试 生活笑话


今日运程如何?财运、事业运、桃花运,给你详细道来!!!





月亮之上
秋天不回来
求佛
千里之外
香水有毒
吉祥三宝
天竺少女

上证 沪B 中300 深成 深B

股票查询


频道精彩推荐

·关注2006年铁路春运
·大陆赠送台湾大熊猫
·2006年德国足球世界杯
·李宇春发单曲张朝阳捧场
·MOP收购DONEWS
·2005年经济回顾
·东风标致206正式下线
·春节晚会
·2006达喀尔拉力赛
·湖南人禽流感病患者病变






约定
爱如空气
离歌
江湖笑
城里的月光
太委屈
迷糊娃娃可爱粉红卡通
四季美眉给你最想要的

搜狐分类 ·搜狐商机

财富八卦

·商品渐丰 走进真实朝鲜
·领导人获赠的外国珍宝
·啥是登峰造极的豪华房车
·叫价2.5亿中国第一别墅
·北京最早出现的美女广告
·领导车队出行的特殊待遇
·教师是怎么买得起别墅的
·最不要命的十种工作(图)
·中国公路奇观令人看傻了
·06最新版央视美女排行榜
·作呕的烧鸡加工全过程
财经专题推荐

·新农村建设 权证 油价
·深圳高峰会 人民币升值
·海外上市 股权分置改革
·重启IPO 医改方向之辩 

24小时点击排行



设置首页 - 搜狗输入法 - 支付中心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 全部新闻 - 全部博文
Copyright © 2018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ontact.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