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市场像迷宫一样,常常让人晕头转向,但时风集团总经理刘成强却总是能从不利的大势中,找到对他所掌管的企业有利的证据。
除了自信,这也是一种实力的体现。
刘成强相信,他的这种自信并非源于盲目乐观。 他认为,农用汽车行业在经历了2004年的大滑坡和2005年的进一步回落之后,2006年会趋向平稳。理由是,国家不会再出台对农用汽车行业不利的政策。
套用一句股市格言来理解刘成强的乐观便是:“利空出尽是利好”。
逆势闯过百亿关
“真正的严冬已经过去,由于生产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像时风这样的龙头企业,优势将更加显著。”他对记者这样说道。
显然,刘成强说这番话的背景是,2005年农用汽车行业在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和市场进一步萎缩的双重挤压下,业内已有三个主要的竞争者停产。然而,时风集团2005年产销依然实现了平稳增长,营销总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实现116亿元;利税突破5亿元,实现5.6亿元。
逆势而行方见真功。这样的业绩足以证明,时风集团具备了相当的抵御产业风险和市场波动的能力。
而另一组数据则注解了时风的这种能力。2005年时风集团生产整车98.2万辆、发动机102万台、轮胎313.8万套,发电3.56亿千瓦时。这也表明,时风的产业集群战略,已经初见成效。
汽车(包括农用汽车)、农业装备、轮胎、热电四大产业相互依托,协同发展,不但大大增强了时风的抗御单一产业风险的能力,而且通过产业链的延伸为降低最终产品的综合成本创造了条件。
时风的产业集群战略是从延伸产业链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从三轮汽车(三轮农用运输车)到低速载货车,从发动机到拖拉机和零部件,时风凭借在终端产品市场的规模优势,一步步向产业的纵深扩展,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制造平台。
2005年时风深度介入的相关领域有热电、轮胎、汽车零部件,进一步扩展的项目包括钢化玻璃、再生胶、润滑油、冷轧钢板和铸铁件。
这些项目,确保了时风的稳步发展。例如,热电二期工程5万千瓦机组预计2006年2月中旬并网发电,使总装机容量达到10万千瓦,形成年发电7.2亿度、年供热270万吨的能力;时风双星轮胎第二工厂2005年6月10日开工建设,总占地260亩,总投资6亿元,目前已形成年产160万套轻卡轮胎、100万套中型载重轮胎、5万套大型工程轮胎生产能力。
农用汽车是时风的看家产业,2005年时风集团加大产品开发力度,使农用汽车向高端方向发展,相继推出的新产品有乡村高尔夫、华乐、凯乐、挑战者KHB、华星等系列,在销量减少的情况下,销售收入与上年基本持平。此外,时风还推出了25~30马力系列单缸大拖、25~45马力系列中拖以及电启动手扶拖拉机;推出了欧Ⅰ、欧Ⅱ环保发动机以及轻型载重胎等新产品。
全面推行精益生产方式,即通过优化工艺流程、科学选用原材料和开展全员创新活动,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使时风在2005年原材料价格大幅攀升的情况下,赢得了主动。比如采用冷带取代冷板,用中宽带取代热板,提高后桥轮毂、机体等关键零部件的通用性,降低自制件库存等措施,都给公司节本增效创造了条件。2005年时风集团共取得创新成果4100余项,其中节能降耗成果2100余项,为公司降低消耗8000余万元。
加速产业升级刘成强表示,2006年时风集团要坚定地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他将2006年时风的具体目标简称为“8126”工程,即拟建8大技改工程,营销收入达到120亿元,实现利税6亿元。
记者注意到,这8大工程并不包含时风商用汽车项目。作为一个靠农机起家的并率先实现营销收入过百亿的企业集团,时风的8大项目中有两项更引人注目。
其一,投资4000万元的大中型拖拉机技改项目,目标是形成年产1万台30~90马力大中型拖拉机生产能力。
其二,投资1亿元,在聊城兴建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生产小麦收获机械。
对于大中拖项目,外人不难理解。近两年来,随着国家重农政策和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大中型拖拉机市场一路走高,在小型拖拉机市场已经取得领先地位的时风集团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市场机遇,因为,顺势而为是时风的一贯作风。然而,对于时风投巨资在聊城兴建新的公司,介入时风并不擅长的收获机械领域,多少让人感到有些突然。
刘成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承认,时风的这一举动与2005年底“山东双力”实施破产,2000多名产业工人失业有很大关系。
多年来,时风奉行的投资原则是不跨区设厂,视山东高唐为“风水宝地”。
在高唐时风占尽天时、地利与人和,无须他顾。如今设厂聊城,个中缘由,不外乎,一则替地方政府分忧,解工人失业之困;二则借双力熟练工人之利,补时风收获机械之缺。
不过,这一举动还是充分体现了时风对风险尽力回避的经营理念。如果像传言中所说的那样,时风直接接管“山东双力”,那么时风这个“人情”算是送大了。据说“山东双力”的亏空在10亿元左右。
对于时风何时推出收获机械产品,刘成强表示,既然下定了决心,那就要越快越好。他说:“最快到今年4月份就可实现批量生产。”据悉,该项目计划解决聊城1600名工人就业。
2006年时风扩张的三个新领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产品的技术含量都不低。一是轻卡汽车,5个车型3月即可面市;二是大中型拖拉机,中拖已经在2005年收到成效,销量超5000台,大拖新产品已经投产,销势良好;三是收获机械,新厂正在建设之中。事实上,这三种产品对于时风来说,也是战略之举,目的在于在产业集群战略的框架下,力促时风产品结构的升级。
尽管刘成强也声称压力很大,但记者从他的表情中仍能清楚看到,对于实现2006年的目标,他已经成竹在胸。正如他所言,毕竟严冬已经过去
(责任编辑:单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