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着力培育一批好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近年来,伊利集团通过不断创新经营模式,全面提升奶农的技能素质,向科学技术要生产力,带领百万奶农踏上了致富路。
第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就要不断创新经营模式,推广龙头企业、各类经济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
在市场竞争中,只有产品进入市场才能形成价值。龙头企业的发展正是解决小农户进入大市场的一个关键,而农牧业产品只有大规模地进入市场才能获得较高的回报率,也才能够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伊利集团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不断对经营模式进行创新,实现了从个体散养到“公司+农户”,到“公司+牧场小区+奶户”,再到“公司+规范化牧场园区”模式的提升。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奶牛饲养模式比较落后,基本上是以农民个体饲养和庭院饲养为主,奶牛患病难以得到及时救治,奶牛产奶量不高,原奶质量不稳定。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上世纪90年代初,伊利集团就开始着手建立优质奶源基地,通过奶源基地建设模式的不断创新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第一阶段:实施了“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战略是“分散饲养、集中挤奶、优质优价、全面服务”。这种发展模式的实施,使伊利集团与百万农户形成了相互依托,同呼吸、共命运的关系,不仅使原奶质量大幅提升,还极大地提高了奶农的饲养能力和收入水平,有效地激活了当地农牧业的发展,形成了以农养牧、以牧促农的良性循环局面。第二阶段:2000年,伊利集团实施了“公司+牧场小区+奶户”的发展模式,发展战略是“集中饲养、集中挤奶、科学管理、统一防疫”。这种发展模式使牧场小区的牛奶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奶牛产奶量显著增加,奶牛的疫病发生率大幅下降,而奶农的劳动强度则大大降低了,并扶持起来一大批个体牧场、养殖小区和牧场园区。第三阶段:2005年,伊利集团第七牧场建立,“公司+规范化牧场园区”的发展模式正式实施,发展战略是“人畜分离、科学饲养、统一管理、统一挤奶、统一防疫”,这种更高一层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了奶牛的产奶量和牛奶质量,实现了奶牛饲养业的科学化、规范化、集约化和现代化。
在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其他省区市的牧场,依靠伊利集团发家致富的奶农数不胜数。截至目前,伊利集团已经建立了呼包、京津唐、东北为主的三大奶源基地,同时开辟了内蒙古锡盟、赤峰和山东、山西等新的奶源基地,自建和扶持个体建成标准奶站1580多个,扶持民营牧场100多个,扶持建成奶牛小区97个,形成了“以农户养殖为起点,规模化经营为基础,标准化奶站为联系纽带,企业联农户”的乳业产业化生产模式,惠及农民近500万人。
2006年初,伊利集团在原有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建立由奶牛养殖户、奶站经营者等组成的奶牛合作社,发展战略是“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管理、自主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这种发展模式可以为社员提供技术咨询、资金协调、科普宣传、疫病防治等服务,引导社员科学管理和规范喂养,同时负责统一收奶、统一验质、统一交售,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奶农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保证高品质奶源的稳定供应。
业内专家指出,伊利集团之所以能够不断做强做大,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伊利集团经营模式的不断创新,不断升级,走的是一条有效保护奶农利益、带动地方经济、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共赢之路。
第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就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应用,提高科学技术转化能力和服务水平。
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关键要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载体,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发挥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依靠科技创新形成竞争优势。多年来,伊利集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在奶牛改良、养殖现代化改造以及奶农培训等方面下大功夫。
1995年,伊利集团着手进行奶牛种群改良,与加拿大DHI项目组合作,签订了奶牛种群改良协议;与内蒙古畜牧改良站、黑龙江畜牧改良站和北京奶牛中心等单位合作,为进行品种改良的奶农提供技术支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奶牛的建档工作,为奶牛种群改良提供准确的基础性数据。奶牛品种的改良,大幅提高了奶牛的单产能力,受到了奶农的普遍欢迎。与此同时,伊利集团十分重视养牛和挤奶的产业化和现代化。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碾格图村全村原来养牛不足100头,年人均收入仅几百元。自从与伊利集团合作以后,碾格图村发生了巨大改变。现在,伊利集团对碾格图村的奶牛进行统一管理、统一防疫、统一配料、统一收奶。每天清晨和下午,全村的奶牛都要到伊利集团在当地建设的现代化挤奶厅挤奶,电脑通过识别钉在牛耳上的感应器,可以把当天分析出来的牛奶营养指数存入相应档案,帮助奶农分析具体饲养问题,同时为厂家付款提供依据。通过科技养牛、科技兴奶,碾格图村牛奶产量提高了20%—30%,据不完全统计,仅奶款一项,碾格图村的月收入就达90余万元。
此外,伊利集团还在科技服务上狠下功夫。由于各地区乳品生产和奶源分布的不平衡性,加上奶源竞争的日益激烈,很多地方出现了“奶牛大搬家”的情况。为此,伊利集团一方面加强对广大奶农的宣传、培训,免费发放防疫药品,积极与相关部门合作进行防疫预防体系的建立工作,保证牛群在快速增长过程中不发生疫病。另一方面,多次聘请内蒙古畜科院和内蒙古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深入基地,为农户传授科学养牛知识,进行现场指导。并专门设立了“奶牛120”服务热线,为奶农解疑释惑;每月编印两期《牛奶专刊》,对奶农进行普及性的宣传。伊利集团给奶农提供的科学技术服务,有效地改变了奶农的传统观念,提升了奶农的养牛技能。
2004年,伊利集团技术中心被评为国家级 技术中心,这标志着伊利集团拥有了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研发中心。伊利集团还与科研院所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乳业研究院”;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合作开发了中国第一个乳业专利信息平台;承担了“十五”国家奶业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农牧交错区优质原料奶生产综合服务体系。实践证明,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加大技术投入,才能使企业具有竞争力,才能为企业不断发展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天地。
第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意识,这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保证。
近年来,为了解决农民养牛资金困难的问题,伊利集团为奶农累计发放奶款100多亿元,以滚动的方式累计向奶农发放购牛款近20亿元。伊利集团还一次性投入500多万元,用于防疫工作补贴和疫病防治;设立了1000多万元的风险基金,补偿奶农在养牛过程中的意外损失,为奶农解除了后顾之忧。更为重要的是,伊利集团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几十万个就业岗位,同时推动了基地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带动了基地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地方经济的腾飞,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此外,伊利集团十分注重环境保护,在伊利集团带动下,富裕起来的奶农纷纷退耕还草,仅呼和浩特市附近的一个村,退耕还草的土地就达5000亩,奶农们走上了“种草—养牛—卖奶”、“养牛—牛粪还原土地—种草”的良性循环之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因此,各行各业都要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要形成全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氛围。对此,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潘刚告诉记者,伊利集团是各种社会力量的一部分,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伊利集团义不容辞的责任。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后,伊利集团及时组织员工学习,大家深受鼓舞,表示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力度,创新发展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自己的贡献。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