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半月谈】
2005年底,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开展了一次为农民工免费体检的爱心活动,结果发现40%左右的农民工带病上岗。这个出乎意料的结果,又一次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民工群体生存状况的忧虑与关注:他们远离家乡,用辛劳与汗水构筑起城市繁华的同时,许多人却有病不敢看医生,健康缺乏保障,作为家庭顶梁柱的他们时时都可能倒下,给本不富裕的家庭带来新的贫困。 有关专家呼吁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让每一位农民工平等地享有医疗保障的权益。然而,事实上已成为城市居住人口的农民工群体,由于其农民身份,被阻隔在城镇社会保障制度之外,成了被医疗保障“遗忘的角落”。请看记者对这一问题的调查报告。
现状:带病上岗的群体
“小病拖一拖,大病扛一扛,实在不行上药房”、“小康小康,生病住院,全部泡汤”、“不怕穷,就怕病”……这些话不是哪部小品里的台词,而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听到的一些农民工讲述的切身感受。
花钱看病舍不得
来自湖北省鄂州市的老刘在武汉市武昌关山一个建筑工地上打桩基,2005年11月,他参加了省劳动保障厅组织的免费体检,被查出患有肺结核病。老刘其实只有38岁,但看上去却像年过半百。他说自己早就感觉身体不舒服,经常咳嗽,但是因家中两个孩子要上学,自己挣钱又不多,一直舍不得花钱做检查。“我出来打工十几年,从来没有做过体检,要不是这次免费体检,我可能还会拖下去。”
陈润发是武汉汉正街的搬运工。他每天干的都是重体力活,一天用在生活上的费用却不到10块钱,早、中餐一碗面条2元,晚上吃三四块钱的快餐盒饭。经常日晒雨淋,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头痛脑热是“家常便饭”,他都是实在吃不消熬不过去了,才上诊所花四五十元打两瓶吊针。“有一次,往楼上扛东西摔破了膝盖,血流不止,我就先把褂子撕下来扎上,到小诊所花了40多元缝了四针———医院要三四百元诊疗费,哪舍得那么多钱看病!”陈润发挽起裤腿,膝盖上缝合过的疤痕像蚯蚓一样隆起。他说脚板起泡一番又一番,出血了就用烟丝止血。记者看到他一脚老茧,大脚趾趾甲也踢掉了。
病了也得继续干
在武汉市武昌区徐东路东方红建材市场的一家石材店里,切割机轰鸣,粉尘飞扬,来自浠水县的李师傅正在切割大理石。没有任何防护措施,飞扬的粉尘像雪花飘到脸上、身上,他整个变成了“灰人”。李师傅告诉记者:“干这工作的,很多人都得了肺病,可那也得干下去,我是家里的顶梁柱,老的小的都在等着吃饭哩!”
从鄂州来武汉打工的老柯被查出患有乙型肝炎,医生叮嘱他一定要按时吃药。然而,老柯却一脸无奈:“每个月只有600多块钱的收入,哪里撑得起每天十几块钱的药品开销?”他说,药只好吃吃停停,停停吃吃,只能这样拖着,但活儿还得继续干:“不干没法活!”
住得差、吃得脏、干得累都是病源
武汉市汉正街上有一处老楼,楼顶上的平台是民工棚户聚集地,简陋的棚屋是当地居民用铁皮、油毡搭建起来租给民工住的。每间一般住三四十个人,大多是“扁担”师傅,上下大通铺,汗臭、脚臭味混合在一起。棚屋夏天热得像蒸笼,冬天又一点也不挡寒,但这就是他们在城市的家。住在里面的一位师傅说,汉正街上有两三千人做“扁担”活的,大都是一人离家在外,劳累了一天,只求有地方躺下,也顾不上条件不条件了。
农民工受生活条件所限,经常在大排档吃饭,不洁饮食让他们成了肝病感染的高危人群。一些女性农民工为了节省费用,挤住在一起,日常用具混用、洗漱条件差都很容易造成各类妇科疾病的交叉感染。
农民工工作环境差、工作时间长,长期处于慢性疲劳状态,劳累的工作导致农民工易患心血管疾病和肝、胆、肾结石、高血压等疾病。从事建筑和餐饮行业的大部分农民工每天工作时间在8至10小时,有的长达12个小时甚至更长。
此外,由于生活、工作压力大,社会地位低,文化生活匮乏、疲惫的身心无处释放,农民工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也比较多见。有些农民工由于生活和工作环境不稳定,夫妻长期分居,性压抑使有些人滑向色情场所。武汉市协和医院皮肤科一位医生说,他曾接诊过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几年前出外打工染上了艾滋病,检查结果出来没多久就死了。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农民工受文化素质、技能水平限制,往往集中在建筑业、危险化工、矿山采掘、筑路、加工业中的熟练工种及服装饮食等行业,从事的多是苦、脏、累、险、差,高温高空、井下矿山、有毒有害工种岗位,而且多是超时、低报酬劳动,许多缺少必要的安全卫生保护。这些工作的特点,直接造成了他们身体过度消耗和伤害。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