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辜□贾林男整理并摄
○“非公经济36条”的一个核心精神就是怎么使推动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使我们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通过民营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发挥其积极作用
○信用缺失是资金链建立不起来、产业链建立不起来、供应链建立不起来非常重要的原因
○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自主创新,只要你有能力,又能有效地满足社会某一方面的需求的话,价值自然就体现出来了,利润自然就有了
○作为民营企业家,不光是把企业搞好,更多的还要有一份对社会的责任
○我国的资本市场是一个硬伤,目前已经严重阻碍了高科技的发展
编者按
由中国社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全国工商联直属会员商会和本报联合主办的中国民营经济双月座谈会特刊从今天起,正式与读者见面了。
举办双月座谈会的目的,不外乎三点:其一,研究落实中央高层有关民营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推动文件变为现实;其二,听取各方尤其是民营企业家有关民营经济发展的心声,使影响、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种种显性隐性障碍能够尽快消除;其三,探讨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在当前背景下,应当如何发展,在中国经济中如何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
而中国商会周刊也将以专版形式报道双月座谈会上的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坚定信心毫不动摇共创和谐加快发展
□张龙之(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全国工商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
对于非公经济的发展,要坚持“坚定信心,毫不动摇,共创和谐,加快发展。对于非公经济遇到的问题,首先要从中央指示、国务院文件中寻找答案。至于部门和基层执行中的问题,要认真落实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相信在实践中会得到逐步落实解决的。其次要加深对非公经济36条政策的全面理解,努力贯彻;第三,要共同创造一个和谐发展的环境;第四,民营企业家要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管理水平,要注意学习国有大型企业的管理经验,要努力构建企业内部的和谐关系,进而构建企业与社会,企业与消费者的和谐关系,促进非公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要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政策环境
□李连仲(中央政研室经济局局长)
我谈6点体会:首先,民营企业的发展也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其次,要贯彻“非公经济36条”的文件精神,继续打破垄断,公平竞争。垄断打破了,民企进入了,不公平也不行。像石油、像金融,民营企业进入以后要公平竞争,因为进入之后都是市场主体。第三,要鼓励创新,鼓励民营企业创新,要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文化创新,包括我们的政策方面要创新。比如优先购买创新的科技产品这个建议非常重要。第四,要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外资企业大踏步地走进来,国内市场国际化,你不走出去,怎么和人家在竞争中成为优胜者?民营企业走出去障碍很小,最好利用民营企业的身份走出去,收购国外的能源、资源、矿产资源来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第五,要和谐发展,“非公经济36条”的一个核心精神就是怎么使推动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使我们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通过民营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发挥其积极作用,创造物质财富,使社会和谐发展,民企和谐创业,最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民营企业要完成的任务。第六,学习“非公经济36条”,贯彻“非公经济36条”,完善“非公经济36条”,还要发展“非公经济36条”,在学习当中遇到
哪些问题需要解决、有什么想法可以向我们反映,以便我们向有关方面提出建议。
信用缺失影响民营企业资金链的建立
□陈文玲(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
非公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全面转型,具体表现在从本土化转向国际化;从过去的小、散、差到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经营、个性化经营;从模仿走向创造;从制度变迁中的先行者到在新的体制框架下新的实践者;从传统的经营模式,管理模式转向现代的营销模式。然而,非公经济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中国企业和大国地位能不能相适应,我国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在于企业的自主创新,实际上是自己民族的企业,自己非公经济的创造,还有国有经济的创造;二是跨国公司加速扩张的挑战;三是面临整个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必须加快提升,具体来说就是创造四种能力、建立五个链条。四种能力包括创造国际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的现代营销能力、提高现代流通能力、提高创新能力。五个链条是市场需求的链条、供应链体系、产业链、资金链、信用链条。
我想特别强调的是,民营企业的资金问题,融资问题是非常大的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担保,也可以通过再担保来解决。但是从市场来看,信仰缺失,道德缺失,信用缺失,这三大缺失是中国最大的问题。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契约经济的基础是信用,信用是支撑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石,但是信用缺失是资金链建立不起来、产业链建立不起来、供应链建立不起来非常重要的原因。
要加快落实非公经济36条
□张卓元(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非公经济36条”应该说是中国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方面最权威的、时效性的政策文件。现在主要的问题是“非公经济36条”的落实情况。一个是市场准入,实际上现在很多垄断部门对民营企业还是很难进去。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我们的电信部门,从美国打电话到北京每分钟大概0.2元,但是从北京打到美国去,即使用96446也是2.4元一分钟,中国比美国贵十几倍,什么原因呢?我们电信部门不能竞争,垄断部门的改革受到的阻力也很大。第二个就是法制问题,还是没有做到一视同仁,比如北京的三元集团,还是国有的时候,企业所得税是免交的,但是只要引进1%的民营资本进来,就要交33%的所得税。
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仍不合理
□戴园晨(中国社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
我从事民营经济问题的研究很多年了,感觉到现在民营经济的外部环境尽管还不尽如人意,但是和过去比较是好得多了。民营经济过去遇到的种种困难,现在都在解决当中。但是就像今天会上所听到的垄断问题,对于民营经济的歧视问题,包括民营经济的税收问题,都需要尽快解决。比如我国对内资企业征税的工资标准是800元,这一条是最不合理的,国内实际上工资已经早超过1000元以上了,个人所得税都提高到1600元了,可是纳税的计税标准还是800元,外部环境还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另外,社会上还在相当大的程度
上把社会差距拉大的问题归罪于民营企业,形成了仇富心理,这也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问题。包括有些人反对“非公经济36条”最大的一条理由就是贫富差距拉大了,其实社会弱势群体跟民营企业的发展没有关系,民营企业的发展是减少了弱势群体,但是我们国家的贫困问题长期没有能够很好地解决,把这个问题形成了一种仇富心理,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 (责任编辑:谢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