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不久前直言,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道路已经越走越窄,而且事实上也不可能换来领先的技术。
近年来,反思“市场换技术”的声音越来越强烈。作为我国引进外资的初衷之一,沿着引进吸收创新的轨道,“技术换市场”本是一条可行之路。 但是诸多因素纠集在一起,“技术换市场”却对本土的科技创新产生越来越明显的“挤出”效应。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王春法近来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随着外资带来的大量国外科技,实际上对本地原有的科技是一种“挤出”效应。王教授认为,国外先进科技带来的产品,对国内现有技术生产的产品实际上是一种摧毁,造成的结果就是,我们要想跟跨国公司竞争就必须购买他们的技术,我们始终在技术创新上难以有所突破。
“挤出”效应下的创新之路向何处去?中央高层以及地方政府其实已经透露出诸多积极的信号。
“技工贸”还是“贸工技”,两种产业发展模式的争论重新升温。作为一个现在很少提及的产业发展口号,“技工贸”这种立足于技术创新的发展道路在中国走得并不顺畅,毕竟庞大的国内市场有着致命的吸引力。有统计显示,目前,中国每花一元钱引进技术,只用0.07元进行消化吸收和技术创新。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工业成长时期的日本和韩国,同样花一元钱引进,却用五至八元钱进行消化创新。“市场换技术”之路越走越窄,只有引进没有吸收更没有创新,造成这种困局其实根在内部。“技工贸”的重提是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有益反思。
对于外资的“挤出”效应,我们也开始从立法层面进行防范。今年全国两会,时任国家统计局局长的全国政协委员李德水表示,必须坚决制止任何试图垄断中国市场的恶意并购。随后传出的消息则称,商务部正在制定的《反垄断法》将在更高层面对外资并购作出限制,并对监管外资的机构作出更明确的操作规定。
积极的信号还来自地方政府对于自主品牌的重视。浙江于4月公布了国内第一个外资并购预警报告,当中对于成长期的自主品牌给予高度关注。去年,世界500强之一、欧洲第二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德国ZF集团欲控股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后者是我国最大的专业齿轮箱生产企业,此桩并购最终在各方呼吁下终止。事实上,跨国企业正在有意识地通过并购完成产业布局。同一份报告提到,丹麦最大的工业公司在中国的第一次出手,就将中国最大的变频器制造商之一收入囊中。在开出优厚的收购条件下,跨国公司扼杀潜在对手保持着极高的成功率。
央企的反省更加值得欢迎。4月23日闭幕的“中央企业科技工作会议”上,李荣融毫不客气地指出,国资委监管下的168家央企,拥有的专利总数还不及佳能一家企业的一半。央企研发投入额去年占当年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只有1.5%,而发达国家大企业研发费用一般不低于销售收入的5%。创新主力重提责任,拥有国家资源的央企“知耻而后勇”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单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