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支农角度、现有公司治理结构、整体素质和决策能力以及改革成本等方面看,农行整体上市还必须解决大量基础性问题。要想实现整体上市,并非一日之功
□ 本报记者 贺江兵
自中国农业银行(以下简称农行)在5月底提出“整体改制,择机上市”的股改思路后,《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时报》先后对国内金融专家、经济学家、国有商业银行人员进行调查,他们从支农、农行体制、整体素养以及改革成本等方面分析、考量,均表示农行“整体上市”几乎没有可能。
但《财经时报》也注意到,农行要整体上市并非完全不可行,只是需要恶补基础功课。
剥离与再生
农总行研究室主任李志成把农行不良贷款形成的主要原因归结于“政策性负担”。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为了让农行轻装上阵,国家于1994年专门成立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接受了农行剥离的政策性业务(多为不良贷款)。
随后,于1999年成立了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接受了农行剥离的不良贷款3458亿元。
农行本来应该很轻松了。事实却并非这样,到2005年底,农行不良贷款高达7404亿元。
以下信息似乎可以解释农行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2001年到2004年8月末,农行车贷业务一直居四大商业银行之首,到2004年8月底,农行车贷余额约440多亿元。但农行当时的车贷不良贷款额度也高居四大行之首。当时的车贷不良率高出一半左右。
2004年7月底,农总行下发通知,全面开展营运性车辆贷款占消费贷款清理检查工作,很多省市开始停办汽车消费贷款业务。
这一通知的有效性持续到今日,农行依然“基本不开办汽车消费贷款业务”。其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现已重启了这一业务。
农行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盲目发展新业务,损失后又因噎废食,这似乎不符合好银行的经营理念,更不应归咎于执行国家“政策”所导致。
再者,政策性贷款也绝不能成为产生不良贷款的理由。国家开发银行就是一个例证,目前,这家政策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不到1%。
差距
农行不仅与其它三大行有难以追赶的差距,甚至与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也有明显的不足。
中国《银行家》杂志组织的专家团对中国银行业的排名似乎能说明一点问题。
在2005~2006年度中国13家商业银行竞争力排名中,农行的财务评价为倒数第二。
值得关注的是,那些与资产质量关系不大的指标,农行同样垫底。核心竞争力排名中,农行倒数第二。其中,人力资源、组织和流程、产品和服务均为倒数第一;在公司治理、信息科技、发展战略上都是倒数第二。
这直接反映出农行在经营思路上同其他银行的“逆行”。就在其他银行削减流动性的同时,农行逢会必称,“去年本外币存款净增额在同行业中第一”。
在存款大幅增加的同时,农行加大放款力度,从2002年初到2005年9月,农行的贷款增加超过1.14万亿元,居四大银行之首。
这种做法蕴藏着巨大的信贷风险,但这样对农行有三个“好处”:一是用扩大分母的方式,降低不良贷款占比;二是增加贷款利息收入,做一份好看的利润报表;另一个“好处”如复旦博士叶檀所言,“如果把‘大公司航母’做成‘不沉航母’,那就去绑架巨大的社会资源后,逼得政府不想出手也得出手”。
谁当冤大头?
《银行家》杂志的这次排名还透露了农行讳莫如深的一个指标:农行2005年底的资本充足率竟然为-17.37%。
这一点,可能是农行整体上市的最大障碍。因为按照通行标准,银行上市要达到最低的监管要求:资本充足率8%,不良贷款率降在8%以下。
达到这些硬指标的唯一途径是国家财政的支持。但或许只有农行知道注资的具体规模,因为农行没有公布其完整的财务数据。
曾有媒体报道,农行三次分别要求注资8000亿元人民币、9000亿元和1万亿元。这相当于国家向另三家国有商业银行注资的总和。
按其最高要求——1万亿,那么,每位中国人需要为农行整体上市计划支付1000元人民币。
主管部门或许能满足农行的这一要求,但条件是农行必须进行一系列机制变革。
因此,就此而言,农行整体上市并非天方夜谭。 (责任编辑:单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