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是否国有资产流失相关各方各执一词
    本报记者 匡志勇 发自深圳
    深物业(000011.SZ)前董事长田承刚于近日主动约见《第一财经日报》称,作为国有股股东派驻的管理人员,自己对深物业实际资产情况了解比较清楚,深物业股权出售过程中,
    确实存在巨额国有资产流失。 田承刚怀疑,收购方卓见投资作为一家BVI(英属维京群岛)注册的“壳”公司,刘慰慈持有的15%卓见投资股份可能是代相关利益方名义持有。由于BVI的便利性,卓见投资今后股权发生变更也会非常方便。
    据田承刚介绍,此前今年5月8日~12日,田承刚曾亲赴北京向相关部门领导汇报深物业股权出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获得相关支持。5月11日国资委领导表态“先暂停”。5月22日,深物业发表公告称,根据国资委意见,深物业股权出售过程中一些问题需要核实,证监会暂停要约收购审批。此前深物业已经通过了股改方案,但由于暂停要约收购,6月5日,公司公告称,深物业短期内无法实施其股改方案,股票从6月6日起复牌。资产增值之争
    “如果交给我保管10个杯子,结果卖出去的时候说只有6个杯子,那我当然要站出来讲话。”田承刚昨日对记者说,作为国有上市公司高管,对于资产实际价值,当然更有话语权。
    田承刚在递交给有关部门的报告中称,据不完全统计,深物业净资产升值至少应在20亿元以上。初步测算,按市场公允价值计量的深物业净资产应在25亿元左右,每股净资产应在4.6元左右而不是1.047元,转让70.3%的国有股权益应为18亿元而不是4.6亿元,国有资产涉嫌流失14亿元。陪同田承刚接受采访的深物业资产经营部经理于其林介绍,关于深物业净资产增值幅度说法很多,卓见投资曾聘请专业房产机构评估资产时,即使以“无价值”名义扣除了7万平方米的物业,仍然有着4亿多元的增值。他表示,所谓无价值物业,只是当时产权证等相关权属文件不齐全。
    卓见投资代表刘慰慈此前曾对记者解释说,深物业员工对外提供的土地储备、房产和出租车牌照三块资产数据都有夸大成分。在2005年4月底,签订完股权转让协议后,卓见投资曾聘请戴德梁行对深物业的整体资产进行了一次评估,结论为公司账面净资产为5.6亿元,评估增值4亿多元。在卓见投资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后,深物业新发生了数十起诉讼案件,根据诉讼情况,将有80%案件会败诉,预计会给上市公司带来4亿~5亿元的或有资产损失。股权转让是否需评估
    深物业股权转让过程中引发的“国有资产流失”的争论重点在于:深物业作为上市公司股权转让过程中究竟该以财务报告中的账面净资产为依据,还是以经评估后的实际净资产为依据。
    田承刚引用2003年四大部委联合发布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中相关条款称,深物业股权出售应该进行资产评估,并以资产评估作为股权转让依据。
    深物业股权出售方深圳市投资控股公司一位中层和此次并购顾问国信证券投行部人士在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认为,从此前上市公司股权转让情况看,都是以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为基准。国资部门对于国有股权出让的规定是“除上市公司外的国有资产转让应评估”,对于上市公司股权转让时则没有明确要求。卓见替代九龙建业之疑
    田承刚说:“本来我对国有股权出让没意见,九龙建业的实力也没意见,可最后临时变成卓见投资来收购深物业股权,却让我不明白。”田承刚的不明白主要是:在收购签约之前一直都是九龙建业在谈判,为何收购方突然变为只有5万美元注册资本的卓见投资。另外就是,深圳市对于国有企业选择战略投资者有着苛刻要求,要求收购方具备3年正常经营,10亿元以上净资产。卓见投资是如何通过对战略投资者资格审查的?
    持有卓见投资15%股份的刘慰慈对记者解释说,自己是九龙建业董事长柯为湘的表舅,同时对内地的了解要比柯为湘深刻,受委托来主管九龙建业在内地的投资,因此自己需要在深物业项目中拥有股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