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重于保障国内能源、原材料供应及环保
【网络版专稿/《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杂志记者王长勇】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6月份贸易顺差145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同时为连续第26个月贸易顺差。 今年上半年累计贸易顺差614.4亿美元,同比增长54.9%。这一增幅超出了政府及许多学者的预期。
为此,商务部部长助理傅自应近日表示,在外贸连续五年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长、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情况下,中国开始改变长期以来“重在鼓励出口”的外贸政策,以促进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近期,财政部、商务部正在研究调低或取消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主要针对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及其加工品。显然,这一政策并不以单向控制出口、平衡贸易为目标,主要是为了保障国内能源、原材料供应及环保目标。
“外资外贸政策将会微调,但绝不会倒退以避免挫伤利用外资和发展外贸的积极性。” 傅自应说,中国外资外贸政策的制定必须围绕国内经济的发展需要。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傅自应表示,因现在农产品出口很困难,应提高农产品出口的退税率,增加农民收入。此外,为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商务部已决定在今年设立外贸发展基金,在科技研发和自主创新方面给予企业更多的支持。
傅的讲话表明,近期中国外资外贸政策的调整,仍将优先考虑解决国内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政策调整不会单纯依据贸易顺差的高低做出决定。
今年初,政府已把实现外贸平衡的目标列入“十一五”规划,目前已采取扩大内需、降低储蓄率、市场开放、汇率浮动以及扩大进口等组合政策措施。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随着以上措施的逐步实施,中国将实现预期的贸易基本平衡,估计可能要花二至三年时间。
然而中方经济学家担忧,当中国实现了对全球贸易的大体平衡,美国仍可能处于高额贸易逆差,中美双边仍难以平衡。中国官员也认为,单靠中方的努力无法实现中美贸易平衡的目标,作为中国最大顺差来源地的美国,在削减双赤字和提高储蓄率方面行动缓慢。
联合国贸发会议高级经济事务官李月芬认为,因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进入发展中国家,现行的贸易统计方法未考虑出口企业所属权的国别差异,夸大了发展中国家的实际贸易额,扭曲的统计数据使发展中国家成为贸易摩擦的牺牲品。
因此,需要重新建立一个能准确反映国家间商业交流的贸易统计体系,应根据“资产所属国”而不是“货物、服务的进出口商所在国”来统计对外贸易。■
《财经》网络版其他精彩文章:
日本央行告别零利率政策
圣彼得堡“八国峰会”开幕
通用与“雷诺—日产”谈判在即
(责任编辑: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