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投资国内分销领域的门槛彻底消失后,上海向国际“购物天堂”的目标快速迈进。
记者最新从上海外经贸委获悉,今年上半年,已有600多家外企获批在上海设立分销企业。这个数字不仅超过上海此前批准同类企业总和的几十倍,更意味着全国在此期间批准的外资分销企业,其中的半数都涌入上海。
“在外资眼中,上海最被看好成为中国的‘购物中心’。”上海外经贸委副主任刘锦屏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我们主要引进的是外资大卖场,但今后将有越来越多的中高端专卖店出现在上海,提高整个城市商业的国际化程度,将上海真正打造为一个购物天堂。”
入沪数量井喷
外资正在蜂拥而入中国的分销市场,这一切在去年以前还难以想象。因为在2005年以前,由于外资进入的“门槛”极高,每年批准入沪的外资分销企业可谓凤毛麟角。
2004年12月,中国零售分销业门户大开,外资进入不再受地域、股权、数量的限制。于是,这一局面在2005年得到改变,外资在中国设立分销企业的申请激增,纷纷涌向商务部。上海外经贸委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去年仅上海批准设立的外资分销企业就达到了380多家,比以往的数量高出几十倍。“在此之前,每年的批准数量只有十几家甚至几家”。
今年3月,为了提高审批效率,解决积压的申请,商务部又将部分外商投资企业分销权的审核下放到地方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审批流程的进一步简化,更导致申请数量出现井喷现象。据介绍,今年上半年的批准数量就又远远超过了去年一年的总和,达到了600多家。其中的100家企业在上海拥有零售店铺,上半年开设的店铺数量约为120多个。
外资不再观望
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第一次进入上海的西班牙时装巨头ZARA,南京西路单店7天实现零售额350万元。这一高业绩让它的国际同行有些目瞪口呆。因为,在此之前,他们一直担心上海购买力不足,难以支撑国际品牌的连锁生存。
ZARA的战绩让它的同行不愿只做观望者,增强了其进入上海抢占市场的信心。除ZARA之外,“世界四大时装杀手”的其他三家公司———美国休闲时装巨头GAP、瑞典的时装巨头H&M、德国平价服装连锁巨头C&A都恰逢此时挺进上海。
事实上,国内分销领域的开放,让上海最早的大型购物中心———正大广场,考虑引进一批首次登陆上海的专卖业态,如“玩具反斗城”等,赢得极好的转型机遇。业内分析,上海GDP已经保持十多年两位数增长,居民消费能力的成熟让国际品牌越来越垂青这一市场。
“之所以今年出现激增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去根本不允许外资进入中国分销业,但现在已经没有任何投资门槛。”上海外经贸委相关负责人如此解释。在他看来,中国的对外开放,忠实地兑现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不单是降低了外资在中国开设批发或零售公司的门槛,更是完全取消门槛,让外资企业享受到“国民待遇”。
打造购物天堂
业内人士认为,分销领域的彻底开放无疑将引发我国商贸领域的重要变革。但是,越来越多的外资获得独立的分销权,建立庞大的分销网络,以批发或零售的方式在国内市场销售产品,让内资企业面临巨大竞争压力。
面对业内存在的零售链被外资控制的担忧,上海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汪亮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内贸市场的开放度其实还远远不够,从长远来看,外资大量进入我国的分销市场利大于弊,因为它们将会带来现代商业模式和组织模式、更为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城市生活方式,以及更为低廉的商品价格。
“上海目前在分销领域大量吸引外资的态势是健康的。”刘锦屏向记者表示,他曾在上海各区县进行相关调查,得到的反馈是:新进入的外资分销业态相得益彰,弥补了上海商业流通业态的不足。刘锦屏说,取消投资门槛之后,大量的外资分销企业集中于上海,再一次说明上海成为“国际购物中心”的潜力所在。而它们的陆续进入,将帮助上海奠定国际商业之都的坚实基础,早日打造成“购物天堂”。 (责任编辑: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