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投产后,将结束海南依赖成品油外部调运历史
    本报记者 何 清
    上海报道
    十年磨一剑,海南即将结束“舶来油”的历史。
    “海南炼化的炼油项目已经完成土建,大部分设备正在调试中,年底前可正式投产。”8月4日中石化总部相关负责人终于就这个项目的进展状况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项目投产后,将结束海南依赖成品油外部调运的历史,同时也为集团公司巩固华南西南市场地位、进一步拓展东南亚市场奠定基础。”
    据了解,这个由中石化承建运营的项目包括800万吨/年炼油能力、100万吨/年乙烯产能以及PTA、聚丙稀、苯乙烯等若干化工项目和30万吨原油码头等一系列配套基础设施,预计2007年销售收入达300亿元。
    建立海南大石化产业
    海南是我国唯一一个实行燃油税的省份,年成品油消费量100万吨左右。由于没有炼油厂,长期以来海南市场的成品油供应都是从广东调入。这不但增加了运输成本,而且增加了本已不堪重负的广东各炼油厂的压力。
    “2005年8月,随着广东油荒的爆发,海南的成品油供应变得异常紧张,不要说我们这些社会加油站,连中石化自有加油站都全面限量供应,一些小站干脆关门歇业了。”一位海南成品油经销商回忆说,“因为华南、西南各省成品油供应绝大多数都依靠广东,广东的需求量一增加,给其他各省的量肯定受限制,我们很被动。”
    而洋浦炼油项目一旦竣工,海南成品油市场不但可以实现自给自足,而且还可大量供应广东,弥补华南、西南市场的缺口。
    “更为重要的是,有了乙烯,儋州就可以大力发展石化工业。目前省里已经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一位儋州官员说。
    据上述人士介绍,在海南省政府确定的十大支柱产业中,第一支柱产业就是油气化工产业。到2010年新增产值302亿元,到2020年总产值1082亿元。但是,仅仅依靠炼油厂无法完成这个目标,必须要延伸石油化工产业链。根据规划,海南希望到2010年再兴建乙烯100万吨、PTA60万吨、聚丙稀50万吨、苯乙烯28万吨等项目。
    中石化海外棋局
    对于中石化来说,兴建洋浦炼油不但可以巩固公司在华南、西南成品油市场中的已有地位,而且将对中石化拓展东南亚市场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于目前我国西南地区没有炼油产能,成品油需求完全依赖区外调入,因此中石油、中石化都在抢先布局,希望获得这个市场空白点的竞争优势。
    为此,中石化一直期望通过其在云贵两省掌控的几千座加油站和在华南地区拥有的近6000万吨炼油能力(茂名3000万吨、东兴800万吨、广州2000万吨)及西南石油管线(茂名——昆明),把华南及西南成品油市场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现在有了洋浦炼油项目的支援,中石化可以将广东的成品油更多的投向西南市场。在国内成品油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中石化此举无疑给竞争对手中石油设立了更高的进入门槛。
    “洋浦炼油项目的意义决非仅止于此,它将成为集团公司进军东南亚市场的前沿基地。”上述中石化总部官员称。
    近年来,随着国内成品油市场竞争格局的大体框定,中石化高层已将目光转向了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
    2004年3月,中石化以3.386亿港元的价格租下香港5家加油站未来21年的经营权,成功地杀入香港成品油市场,打开了中石化进军国际市场的序幕;其后它又不断地与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等东南亚各国有关部门洽谈投资当地加油站事宜。
    “今年12月,国内成品油市场即将对外资开放,中石化几年前就已开始积极准备,现在提前在海外市场布局无疑是应对即将到来的新局面的另一步棋。何况中石化一直期望成为国际化大型石油公司,收购海外加油站是其应有的步骤。”一位石油业内专家分析说,“目前中石化的炼油产能都在国内,与我国毗邻的东南亚市场自然成为首选。”
    上述专家认为,一旦中石化在东南亚成品油销售网络成型,洋浦炼油项目自然就成为了后勤供应基地。“那里的港口岸线资源太好了,原油的进口和成品油的出口都会十分便捷。”
    据了解,洋浦油运码头建设总投资为3.9亿元,综合通过能力为1800万吨/年,可接卸5万吨级至30万吨级油轮,最大可接卸37.5万吨的大型油轮。而该原油码头泊位距厂内原油罐区仅4.5公里,油轮上的卸油泵通过管道可将原油直接输送至原油罐。该码头从2004年6月6日开始施工,2006年3月31日建成并进行了交工验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