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讯:
外商控制欲越来越强 独资化趋势日益明显
就在山东天润曲轴公司与德国蒂森克虏伯并购项目引来业界关注的时候,汽车零部件行业实际上早已涌动着一股以外资主导的并购潮流了。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上半年跨国零部件公司在我国的投资总额达到130亿元,而且每项投资数额大多在亿元以上。 并且涉猎范围越来越广,大到发动机、底盘、变速箱、电子装置,小到发动机凸轮轴、刹车片、汽车电子元件及内饰件。
与此同时,一个更明显的现象暴露了跨国零部件公司的野心,那就是凡涉及关键零部件的投资项目,他们多数会采取独资的方式。就2005年来说,大约有40亿美元的协议投资投向我国的零部件行业,其中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制动系统等关键总成和与此相关的项目投资占了去年投资总额的大头。在2005年的零部件外商投资中,独资企业的份额占到了将近70%。其中以日本零部件企业为甚,在其33个投资项目中,只有5个选择了合资方式,余下都选择了独资的方式,而且投资范围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和较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向关键零部件转变。
不仅如此,德尔福、电装、博世这样的全球著名零部件企业在中国的投资规模也不断扩大。博世投资1.6亿欧元分别在长沙和苏州建立生产汽车零部件的全资子公司。该公司更是表示,到2007年时,公司在中国的投资额将达到6.5亿欧元。德尔福增持其在华合资企业——上海德尔福汽车空调系统公司股份。
对此,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的专家分析认为:“汽车业对整车厂商持股比例的限制,使得对整车厂商的并购不会很快发生,故汽车零部件厂商将成为并购热点,整车上游产业如底盘、轮胎等将成为其中的重点,而且会有更多的跨国零部件企业采取独资方式。”
未来并购可能会采?罢妒住辈呗?
有关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外资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行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经从1990年的2.3%上升到目前的35%以上,尤其是在机械、电子、轻工等行业,外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已占据国内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汽车电子市场销售额达到700亿元,其中近80%被外国品牌掌控。在轮胎行业中,外资企业的产品也是占据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业内专家指出,外方必须控股、被收购企业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未来收益必须超过15%,这三点已经成为跨国公司目前在中国收购活动的原则。未来跨国零部件企业对我国企业的并购将瞄准行业排头兵,然后以资本运作的方式实施其并购计划。这种并购模式被业界称为“斩首”式并购。
天润曲轴并购案就已经显现出这种苗头。天润曲轴公司是当前国内大型内燃机曲轴生产企业,德国蒂森克虏伯是国外大型曲轴制造商。据媒体报道,这两家公司在今年年初签署了并购协议,总投资为1.8亿美元,注册资本为7200万美元,德国蒂森克虏伯占80%的股份。
天润曲轴并购案之所以如此备受关注,是因为很多业内人士担心,如果像天润这样的龙头企业被外方控股,可能意味着我国今后的车用、工程机械、军用等配套发动机曲轴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由德方控制,这将使得我国内燃机工业和相关的汽车、工程机械等行业失去自主发展空间。
事实上,目前还有很多类似的情况正在发生。据悉,德国的ZF公司正在谋求控股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杭齿”)。杭齿同样是我国齿轮箱及工程齿轮箱的行业排头兵生产企业。
国家应明确战略防范潜在风险
外资企业逐渐在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不仅仅给本土零部件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了很大压力,同时也对我国零部件产业发展和经济安全提出新的挑战。
对此有关专家建议,首先国家必须确立明晰的产业发展战略,既要进一步创造有利于外资并购的投资环境,也要加强对外资并购的引导,规范其发展。
其次,对于重大并购重组活动,国家应创建多部门联合的并购审查机制,重组活动需要经过专项评估和论证。防止一些地方政府出于招商引资的政绩考虑,对跨国公司并购龙头企业采取积极态度,通过行政手段强行推动。
另外,我国零部件企业还应该在对外合作中保持自主、发展自我。应该不断在自我创新中求得发展,尽快改善缺乏核心技术的局面,在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
制作:中华商务网 https://www.chinaccm.com
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述文章内容没有利害关系。本版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