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国家质检总局支树平在质量万里行出征仪式上的讲话
9月23日上午,中国质量万里行出征仪式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2006年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的帷幕正式拉开。一队队由新闻工作者、质检工作者、专家学者、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队伍在出征旗下整装站立,一辆辆崭新的帕萨特领驭组成的出征车队在苍松下静待出发的号角。作为“2006年全国质量月”一项重要活动,国家质检总局和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发起组织了本次出征活动。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以及全国质量月的主办单位领导中宣部副部长欧阳坚、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支树平、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欧新黔新闻,欧新黔说吧)、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黄彦蓉和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贺军科等参加出征仪式并向出征团队授旗。参会的还有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在京常务理事、政府界新闻界法律界的官员专家学者、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中国平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沈阳中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以及中央、地方和海外60余家媒体的新闻记者,共约300人。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支树平代表全国质量月的主办单位发表讲话。他指出,“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自1992年开展以来,始终坚持‘打假扶优,扬清激浊’的宗旨,紧密围绕领导关心、群众关注的质量热点和焦点问题,以其鲜明的主题、独特的视角、犀利的手法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和震撼,为促进我国全民质量意识及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为促进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做了大量扎实而又有创造性的工作,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称赞:‘大快人心事,质量万里行’”。
支树平特别强调: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国家《质量振兴纲要》实施十周年,质量万里行活动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积极开展“创新提升质量、名牌促进发展”为主题的贴近地方经济、贴近企业需要、贴近人民要求的各项活动。树立正确的质量荣辱观,努力提高全民质量意识,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形成一个企业注重质量、消费者关心质量、全社会监督质量三位一体的质量氛围,努力实现国家《质量振兴纲要》提出的目标,把我国整体质量水平推上一个新台阶。同时他还向出征人员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以人为本”。要把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做为质量万里行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 “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利益为了群众。”的要求做为质量万里行活动的指导思想。二是要以实际行动服好务。要始终围绕“服务”开展工作,要本着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企业、服务消费者的宗旨,把质量万里行活动与各地“以质取胜”战略、与新农村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外向型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等各项主体工作结合起来,做实事,服好务。三是要搞好协作。出征团成员来自不同组织和单位,大家要互相尊重、互相配合、严于律己、通力协作,再传捷报,再立新功。
企业界代表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余亮坤、出征团新闻记者代表中央电视台记者杨潇、大学生志愿者代表北京大学学生张度先后发言。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迎丰主持了出征仪式。据他介绍, 2006年中国质量万里行将分四个主题六个团队出征:“城市服务质量行”将对全国31个中心城市的公用事业、公众服务、售后服务的12个行业的服务质量进行摸底调查,以推动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农村行”是多年来中国质量万里行开展的“质量、法制和精品三下乡”活动的继续。本次“三下乡”活动以“食品安全”为主题开展。“大学生见证质量社会实践行”将组织开展“送进去走出来” 系列质量宣传活动,开拓大学生视野,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奉献回报社会,激发大学生投身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与报效祖国的使命感。“质量兴市区域行”由中央媒体组成 “质量兴市新闻采访团”,将把关注的目光从长三角、珠三角移到广大的西部、东北和正在崛起的中部,大张旗鼓宣传各地质量兴市战略实施中的突出成就。
据悉,全国不少省市也都同时开展了各具特色的质量万里行地方行活动。 (责任编辑:单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