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4%,比上季度回落0.9个百分点,显示宏观调控初见成效。但是贷款需求居高不下、流动性仍然异常宽裕,中国经济存
在再次反弹的隐患,央行可能再次动用行政手段和数量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并且仍有可能进行一、两次的加息。
正视经济中的隐患
9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9.6%,比上月加快0.5个百分点,为近年来的最高增幅。工业企业利润不断加速成长,在某些程度上诱使固定资产投资再次陷于过热的状况,特别是在美国经济可能放缓的情况下,增加了今后经济调整的压力。
贷款需求居高不下,只要行政管制略有放松,随时可能反弹。中国央行最近发布的2006年第三季度全国银行家问卷调查显示,第三季度贷款需求景气指数止住了连续3个季度上扬的势头,与上季基本持平,但贷款需求仍处于高位,达66.6%。自2004年以来,今年二、三季度的贷款需求景气指数仅低于2004年第一季度的68.9%。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继续回升,意味着中国经济可能再次反弹。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7点,比8月上升3.9点。从去年1月起,中国PMI指数已连续21个月高于50%,显示中国制造业经济继续处于增长周期。8月份开始指数出现向上转折,可能意味着经济运行基本消化了宏观调控的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发电量在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生产增幅回落的情况下大幅飚升。8月份发电量同比增长18.89%,比上月提高3.37个百分点。这可能透露出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的统计数据可能被地方政府压低。
流动性仍然异常宽裕
央票对冲外汇占款已经力不从心,银行间流动性长期居高不下。
2006年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9879亿美元,同比增长28.46%。今年1-9月份,外汇储备增加1690亿美元,同比多增加99亿美元。其中,9月份外汇储备增加159亿美元,同比多增1亿美元。由于外汇储备的增加,外汇占款的增长远远高于基础货币的增长。
为了对冲增加的外汇占款,中国央行被迫发行央票回笼基础货币,使得央票占基础货币的比重直线上行,达到45%以上。如果外汇占款持续上扬,估计通过央票回笼基础货币的方式将难以为继,银行间流动性将长期居高不下。
充裕的银行流动性推低了市场利率,迫使商业银行增加贷款以促进利润增长。如果要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必然引致更加充裕的银行流动性,并带来贷款的超高速增长,使得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和产能过剩问题愈演愈烈。特别是在美国经济放缓的情况下,这种风险尤为突出。
宏观调控不容松懈
中国的经济过热有点像“牛皮癣”,如果不解决根本性问题,将久治难愈。因此,必须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尽快在美联储降息前将经济过热问题彻底抑制住,否则将导致经济过度调整和人民币过度升值。
我们认为,明年上半年中国可能再现经济过热问题,加息压力依然存在。在美联储市场利率不断下行的情况下,中美之间的利差将会不断收窄,并因此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
在春节之前,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已经得到初步控制,估计中国政府缺乏动力提高存贷款利率;在春节之后,我们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和银行贷款再次反弹,经济过热可能再次重现。尽管中国政府可能再次动用行政手段和数量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但仍有可能进行1-2次的加息,以抑制贷款的增长,控制经济过热。
我们预计,人民币年升值的幅度将在3-5%之间,到今年底预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达到7.8左右;到明年中达到7.65左右,到明年底达到7.5左右。 (责任编辑:孙可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