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维波
    我国装备制造业虽然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但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目前还存在着总体素质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国有企业改革滞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以及市场环境有待完善等问题。 在这些问题中,自主创新能力不高,是制约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这是因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升,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包括知识的积累,人才的积累,经验的积累等。技术可以引进,而创新能力是不可能引进的。因此,惟有自主创新才能保证和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
    原有的体制导致研究开发与产业发展脱节,致使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高,主导产品技术来源大部分依靠国外。即使在科技体制改革后,原有的产业部门研究所全部转制为企业,但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仍然“缺位”。
    另一方面,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尚无实力从事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和前瞻性研究,还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因此,尽管装备制造业自今年以来盈利水平有大幅提升,但仍没有摆脱依靠技术引进和模仿创新的模式,也没有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
    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近日表示,中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及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装备制造业发展滞后,缺乏核心技术。一些重要产品主要从国外引进,国民经济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装备依赖进口严重;而高技术产业80%以上的出口出自我国的外资企业。
    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我国只能走自主创新的路,不可能走依附型的路子,也没有可能依附的对象。作为国家实力象征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装备制造业,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尽管已经意识到了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但在现实中,装备制造企业仍不得不面对诸多难题,包括国内用户偏好进口产品,技术人才流失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发改委正在牵头制定细化《若干意见》的五个文件,分别针对装备制造业的外资并购、采购政策、依托工程、技术政策和重点产业目录,这些文件目前正在进行最后的审定。如果能实现自主创新的大发展,装备制造业才有望真正迎来“黄金十年”。否则,全球化的今天,仅仅依靠低端产品的出口以及OEM,而在核心技术上难以超越,我们的产业是永远没有安全可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