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产经新闻

华联超市集体停业调查:持续亏损30家门店离京

  2007年元旦,北京正值严冬。

  对于上海华联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联超市)北京的员工而言,正在经历另一场职业的寒冬——北京门店集体停业。

  现在,华联超市北京的六铺炕、和平里等门店已经清空。

  虽然华联超市极力回避“集体停业”这一说法,但由于北京门店亏损严重的现实,大规模收缩已经是不得不面临的现实。五年前,杀入京城豪言“要开100家连锁店”的华联超市何以在仅开满“30家”的时候就挥泪退出?

  黯然离京

  2001年2月,上海华联超市与北京西单、超市发合作,进入北京市场,组建西单上海华联超市(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这一合作在当时一度被业内所看好。

  事实上,在组建新连锁公司之前,华联超市在京就已开出数家门店,因为业绩良好,合资由此顺利成行。

  2003年,已经是羽翼渐丰的华联超市北京子公司,实现了与北京商界多方位进一步合作,以标准超市、便利店、大卖场三种业态规模开拓北京市场。

  两年之后,华联超市在北京已有标准超市30家、便利店20多家的业态规模。

  但物美超市在北京有32家综合超市、10家大卖场、29家便利店,而家乐福、易初莲花等外资超市也正逐渐扩大在京市场,因此,要在北京市场分得一杯羹也并非易事。

  2005年,华联超市面临越来越残酷的竞争格局。亏损陡然来临。

  这是中国 零售业全面开放的第一个年头,外资零售业大举扩张,国内超市的生存环境恶化。

  这一年,华联超市在北京遭遇了第一次亏损:—1707.68万元,净利润同比下降51.49%。

  这也占据了华联超市全部亏损额度的1/4。按照华联超市方面的理解,连锁超市行业主要依靠规模盈利,但其在北京的便利店店面较小,网点数量不多,资产总量偏低,因此盈利能力十分有限。

  严重而持续的亏损导致了华联超市发展战略的变化。

  从去年春节开始,华联超市相继关闭北京的一些便利店。上半年,关闭了近20家,占华联在京开设店面总数的1/3。

  当时业界传言,华联将退出京城。

  2006年11月,华联超市方面证实,北京共有30家超市将面临全面停业整顿。

  上海华联超市北京分公司经理李松全公开表示:“上海华联超市要做调整,要退出这个市场,然后怎么退是一个调整的过程,但是这只是一个战略调整。”

  合并疑云

  也许,合并将成为华联超市转型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在华联超市撤离北京的同时,关于华联与联华的合并也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

  百联集团自2003年成立以来,同时隶属于其旗下的两家连锁企业一直就被业内所关注。

  但因涉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因此相关各方都对此三缄其口。

  2005年6月,百联集团原董事长张新生首次公开表示,联华和华联将进行整合。上海华联超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汤琪日前就北京门店关闭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关门是因为“公司正在制定下一步的方案”。记者近日致电询问“方案”进行状况,他说,“因为方案由百联集团制定,而且牵涉到上市公司联华超市,所以现在还没有消息。”

  但从现有的状况来看,整合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

  一个最重要的背景是,华联超市在2006年8月已经正式退市。

  新华传媒成功借壳华联超市上市,华联超市的超商资产剥离出上市公司。如果百联集团希望继续以华联超市为基础继续扩张,则没有必要将其上市资格拱手让人。

  同时,在去年百联集团的人事大调整中,“联华系”高管已经主掌了百联超商事业部的各个要职。而此前联华超市副总张国宏、谢定钧已经到华联超市担任总经理和副总经理职务。

  而联华旗下的品牌总体呈扩张之势。

  联华董事总经理良威在不久前接受记者专访时说,2006年下半年,联华还将新开出300家门店,其中超市90家,世纪联华大卖场13~14家,便利店200家。从资金安排上,70%资金将投入在以世纪联华为品牌的大卖场。

  为了配合合并,联华超市还从2005年开始,先期投入1.2亿元建设世纪联华供应链信息系统。据悉,这一系统合同为期6年,将针对联华和华联提供一个全新的供应链信息平台。

  因此,整合被认为在情理之中。

  合理的猜测认为:在华联超市北京各门店超市关闭整顿之机,以地区为单位开始进行整合将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时机,以借被动为主动。

  现在业界公开的说法是合并具体将分两个步骤:上海市内,将两家超市因早年竞争需要布置的网点调整为一致对外的网点布局;上海以外的市场,则以效益为原则关闭部分亏损门店。同时,也不停止拓展新店的步伐。

  超市业之困

  竞争的加剧,令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外商的冲击。

  上海超市连锁企业的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大型综合超市的收入增幅也在大幅下滑,在门店数量与去年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在三季度保持了30%的增长。

  中信证券分析师陈宸指出,其中大部分的收入增长来自于家乐福等外资大型综合超市,外资大卖场的门店数量低于内资企业,但市场份额超过了内资企业,可以说已经主导了上海的大卖场。

  由于这些企业的全国扩张策略,大量一级城市已经接近这样的竞争状态。

  其实,中国的超市零售完全是照搬国外的经验模式发展起来的,因此一开始该业态在很多方面都面临水土不服的问题,但随着业态开始细分、零售商逐渐适应本土消费需求而慢慢拥有自己的行业特色。

  中国超市业态按经营面积和功能差异,分为大卖场、标准超市、便利店和折扣店。

  现在,联华被认为在标准超市业态转型方面寻找到了新的突破口。高档生活馆、生鲜超市和社区超市成为其转型的三大方向,门店改造后收入增长超过100%。

  从这个角度上讲,华联与联华的整合似乎更能化解华联超市的全面亏损危机。

(责任编辑:毕博)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精彩推荐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华联超市 | 超市 | 门店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搜狐招商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