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不平静的周末。
上周五17时14分,一则简短的消息挂上了中国人民银行的网站:央行决定自1月1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这是从去年6月以来,央行第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事先防范信贷反弹
“这次调整主要就是一个警示的作用。”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如是评价。
他认为,此次上调的主要原因在于,过去几个月货币增速还是明显高于央行的预期目标,流动性比较大,这将导致今年一季度贷款增速比较快,何况银行本来就有在年初多发放贷款的倾向。
据统计,截至去年11月,银行存贷差已达11万亿元,我国贸易顺差已经超过1500亿美元,外汇储备早已突破1万亿美元。银行手中的资金空前泛滥,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在流动性严重过剩的压力下,商业银行出于自身收益的考虑,必然增加贷款。而随着越来越多的银行完成重组和IPO,它们为盈利而放贷的动力可能会更强。如果不把流动性控制在适当水平,银行过度扩张贷款的压力会再度上升。
申银万国高级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说:“此次上调主要是巩固宏观调控成果的考虑。商业银行放贷的冲动还是比较大,投资反弹压力很大。这次调整可以说是事前的防范。”
准备金率仍将继续上调
有专家表示,今年准备金率仍将继续上调,即使一季度调一次也是正常的。因为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顺差过大,外汇占款太多。
“07年的顺差会达到2000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00到400亿美元。流动性过剩仍将是07年的一大难题。央行会综合利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整,我估计,今年调整准备金率会有两次以上;今年上半年有可能加息。”李慧勇说。
他认为,在整个人民币升值 的过程中,流动性过剩局面都会存在。这是货币政策为其他主动性改革,如外资、外贸政策的调整等争取时间。要实现国际收支 平衡,至少要5到10年。只要流动性依然过剩,央行还会使用准备金率这一手段。
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吴晓灵新闻,吴晓灵说吧)日前在一次论坛上就表示,目前经济运行已向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转变,在此情况下,央行回收流动性的工具选择和经济热不热没有必然联系,只是出于管理流动性和控制本外币利差的需要;交替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和公开市场 工具是较好的政策组合。
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龚方雄称,前期调控的实践表明,存款准备金率已成为央行的首选,“今年还会有三次,每次0.5个百分点,年底会上调至11%”。2007年,贸易顺差一方面还将持续为人民币带来升值压力,另一方面给央行的货币政策管理带来更多问题。
避免资本市场出现泡沫
分析此次新年伊始央行便上调准备金率的原因时,不少分析师还提出一个观点:此次上调的另一用意还在于避免资本市场出现泡沫。
瑞士信贷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表示,此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并非针对实体经济,而是旨在吸收市场流动性,避免资本市场出现泡沫。这表明管理层对近期股市升幅和民众参与程度的担忧。
元旦之前的最后一周,在五个交易日内,上证综指上涨了300点。1月4日新年首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盘中连续突破2700点和2800点两大关口。
哈继铭也说,流动性过剩对资本市场发展是不利的,会造成资产价格泡沫。这次调整主要就是一个警示的作用,当局不愿看到股价涨得太离谱,提醒投资者要对资产价格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
不过,哈继铭提出,仅仅靠存款准备金率来防止资产价格泡沫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从调节供求关系入手,新股发行要跟得上。现在最重要的是让更多符合条件的新股上市,实现双向扩容。此外,还要引入一定的做空机制。“现在流动性很大,入市的大多做多,这是不利于股票市场的长期发展的。所以,应当尽快推出股指期货,完善市场机制。”
釜底抽薪之策是升值
尽管专家普遍预计,今年央行还会继续上调准备金率2-3次,但对于政策效果,却大都认为只会在短期内有效,长期来看效果不大。这是因为,相对于每个月250亿到300亿美元的顺差而言,每次上调0.5个百分点的准备金率仅能回收1600亿元左右的资金,因此所起的效果还是有限。
在高善文看来,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的方法都是扬汤止沸的方法。从长期来看,顺差扩大的趋势依然存在,今年不可能实现收支平衡。因此,釜底抽薪的办法就是加快人民币升值和促进内需。
他估计,今年人民币的升值幅度会比较大,保守估计在4%-5%左右。原因是,去年升值时大家有各种各样的担心,现在证明升值的影响并没有所担心的那么大,所以,升值的胆子也会放大;二是去年以来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工行、中行改革并上市,债券市场的改革以及做市商制度的完善等等,都为升值步伐加快提供了条件。另外,美元的贬值也将推动人民币升值。
龚方雄也表示,从今年来看,汇率政策要为央行的货币政策正常化提供条件,“很多工作,还是要通过人民币升值去实现。”
其实,就在央行宣布上调准备金率的同时,国家外汇局宣布将个人购汇额度从2万美元提高至5万美元。对此,专家认为,这也是藏汇于民的措施之一,从而减小央行对冲外汇占款的压力。
(责任编辑:单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