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各地农村养老保险做法不尽相同,管理模式不同,缴费标准不同,基金运营方式和利率承诺不同,形成全国“各走各的,一省一标准”的局面,这也使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开展缺少政策依据。鉴于老龄化社会的临近,国家需形成统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政策,加大公共财政 的投入力度,将社保网络织大、织密、织实。
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在黑龙江省经历了初期的快速发展后,近几年基本处于“工作开展没方向、农民参保没热情”进退两难的“冰冻”状态。黑龙江省日前启动了农保工作的“破冰之旅”,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新模式目前正着手试点,并准备逐步在全省推行。
养老金 难养老 万余农民月领几毛钱
“现在到年龄的一个月只能领几毛钱,村上也没法发,就入往来账上了,等凑得多一点的时候再统一发下去,让农民自己领,连车费都不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新华镇民丰村党支部书记于显峰对记者说。每月几毛钱的养老金,这个听起来像笑话的事实,占到民丰村领取养老金人数的90%。
据了解,新华镇是阿城区农村养老保险金领取人数最多的镇,共有127人每月领取总额为59.5元的养老金,月人均仅领取4毛6分钱。阿城市共355人领取农村养老金,社保部门每月共计发放2320.30元,月人均领取6.5元。
据哈尔滨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主任于德水介绍,目前哈尔滨市共有45万人参保,其中30万人人均缴费积累总额不到100块钱,在目前开始领取保费的1万人中,月领取标准在5元钱以下的占50%以上,于德水说:“这点养老金根本起不到养老的作用,补贴作用也起不到。”
黑龙江省是从1991年开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共有8000多个村开展了这项工作,截至目前参保农民达181.3万人,其中5.1万人开始领取养老金,而每个月只能领到几毛钱养老金的人数占到1/4,人均月领取养老金5.5元。
“公共财政没投入,农民哪来积极性?”
据统计,黑龙江省只有3%的参保者续缴农保保费,在省会城市哈尔滨续缴率也只有5%,阿城区作为黑龙江省经济状况相对较好的地区续缴率也仅为1%,从2000年至2005年阿城区新增参保人数平均每年仅为6人。
黑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处处长贾立春认为,原来开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农民储蓄积累式的养老保险,各级财政不负担一分钱,集体补助部分由于黑龙江省大部分乡、村财力微弱,乡镇企业发展较差,难以兑现,实际能享受到集体补贴的只占2%。
农民杜海峰说:“算来算去还是自己交的那点钱,没人给贴补,要取还挺费劲的,有啥意思,那我还不如存信用社呢,取钱也方便。”
贾立春说:“保费完全靠农民个人积累,公共财政没有投入,农村养老保险金增值幅度与银行利率大致相当,还会影响农民当期资金周转,农民哪来的参保积极性?”
农保“破冰”,“毛毛雨”需变“及时雨”
贾立春认为,原来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是由于农保制度设计模式本身存在缺陷,原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完全靠农民个人积累,集体补贴微乎其微,致使农民没“兴趣”参保。
“黑龙江省设计的农保制度新模式,就是要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由过去的量少、面小的‘毛毛雨’变成量足、面广的‘及时雨’”,贾立春说:“黑龙江省新研制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规定,凡年满16至60周岁,在黑龙江省具有农业户口的农村居民都可以自愿参保。参保农民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为60周岁,自领取养老金后,不再缴费。”
据了解,新模式最大亮点是,让农民不再有旧模式下“左兜挪右兜”的感觉,农民参保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财政补贴相结合的方式。个人年缴费标准为200元至800元4个档次,参保者可自愿选择,同时县财政和乡镇、村以及乡镇企业要视承受能力分别按农民缴费额的10%或20%比例补助或补贴,计入农民个人账户。
“这样可以形成与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相近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构成模式,才能体现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社会性”,贾立春说。
贾立春说,农保新模式已着手在双鸭山、富裕、肇源三市县进行试点,并准备逐步在全省推行。黑龙江的农保“破冰之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最需解决的就是各级财政的明朗态度和切实支持。
(责任编辑:胡立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