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发改委工业司有关负责人在京参加“自主创新与核心竞争力———华鲁恒升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时透露,《煤化工产业发展政策》和《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目前基本制定完毕。根据这位官员透露的信息,对于煤化工行业的总体原则仍是较为谨慎。
政府谨慎推进
上述官员表示,经过半年的努力,《煤化工产业发展政策》和《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已经制定完成,并已上报发改委在审。煤化工产业发展政策的基本精神是:稳步推进产业发展,不断发展煤化工产业,以缓解石油供应的紧张局面;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促进煤炭区域产销平衡,鼓励煤炭资源接续区煤化工产业发展,适度安排供煤区煤化工项目的建设,限制调入区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统筹煤与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与水资源的协调发展;煤化工业要坚持循环经济的原则,走大型化、基地化的路子,发展开放式的产业链条;安全发展,认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加强自主创新,坚持以我为主的自主创新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设备国产化。
这位官员还指出,煤化工产业要充分处理好与原料的衔接关系,实现原料供应的多元化,尽量利用劣质煤、高硫煤进行煤化工产业;充分处理好与水资源的关系,我国产煤地区水资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大型煤化工年耗水量大,大规模的煤化工可能会打破局部地区水平衡,水资源成为煤化工高产高效的瓶颈,企业要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情况。
国家发改委在去年7月就曾发文,明确要求各地不再批准年产规模在300万吨以下的煤制油项目、100万吨以下的甲醇和二甲醚项目、60万吨以下的煤制烯烃项目。这一文件为煤化工产业制定了高门槛。但是由于国际石油价格高位运行以及石油的稀缺性,目前原油价格虽然有所下滑,仍保持在每桶50美元以上的价位,煤制油等能源替代性的煤化工仍有巨大利润空间。这导致国内许多从事化工、化肥、煤炭等领域的企业开始把触角伸向煤化工特别是能源化工领域。
专家提醒风险
与会专家提醒,煤化工特别是能源化工领域进入门槛较一般行业高,技术难度高,资金投入大,原料煤和水资源可能对企业形成巨大制约,资金和能源占有上的劣势使得许多煤化工企业并不具备深度介入大规模煤化工业的条件。专家指出,从煤化工行业进展情况来看,煤变油等技术目前仍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实现大规模产业化。
从投资主体看,真正进军煤化工领域的也只有神华集团、兖矿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虽然部分煤化工企业在较长的发展时间内,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资本,但相较于这些年利润动辄百亿的大型企业来说,其资金仍较为微薄。此外,现在进入煤化工的时机已晚。
当前大多数企业将视线集中于醇醚燃料等替代能源身上,但专家却指出,未来几年,中国煤化工的主攻方向是绿色高新精细化工,当前正是大力发展精细化工的好时机。专家建议掌握煤化工某些核心技术如煤气化技术的企业要积极走出去,利用已有的技术优势和人才、管理优势,采用参股、控股等形式与西部煤炭富足地区进行合作,同时与科研院所联合,寻找有市场潜力的项目,做好前瞻性准备,培育成为公司的拳头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