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债券市场这下有戏唱了。”当得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大力发展公司债时,债券领域专业人士纷纷表示看好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发展。
这里讲的公司债,目前主要是指由上市公司发行的普通债券、可转债等,也是人们常说的企业债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格局“三分天下”
与股票市场相比,中国企业债券市场长期呈现弱势,其规模仅占GDP的1.2%,整个市场还处于发育阶段。
多年来,困扰企业债市场的最大问题就是多头管理———发行规模由国家发改委管理,利率由央行管理,企业债上市又由证监会负责。这种分级及多部门审批的架构,导致发债主体申请时间过长、效率低下,加上准入限制过多,制约了债券市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多头”框架的夹缝中,出于变通发展的考虑,三部委“三分天下”,各自推进相关业务———央行两年多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企业短期融资券发行,在银行间市场流通,融资规模已超过3000亿元,成为债券市场的一股重要力量;证监会近年来则在其管辖范围内力推上市公司的可转债和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等,也取得了初步成效;国家发改委仍继续主导其他企业债券发行。尽管市场格局颇为复杂,但这仍使企业债券市场规模有所做大。
此次证监会获得公司债券发展的主导权,理顺了上市公司债券发行机制,交易所市场亦有望获得更快的发展,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可分享交易可转债及公司债券的发行将成为公司债市场发展的亮点。
市场化发行为方向
在研究人员看来,中国金融市场一直存在着三个层次的扭曲。第一层次是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扭曲;第二层次是资本市场结构的扭曲,即股票与债券规模倒置;第三层次表现为企业债券市场结构扭曲,即产品结构比较单一,信用产品的规模和比例比较低。
业内人士认为,从解决路径看,首先应当解决企业债券市场结构问题,关键在于消除行政管制,推进市场化发行,进而推动债券品种创新。
此前,由于行政管制的结果,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发行利率、偿还期限乃至资金用途等都被严格限制,尤其是债券利率水平与债券发行主体信誉等级不完全匹配,亦缺乏弹性,完全扭曲了债券的信用、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更严重制约了债券品种的创新。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近日亦表示,公司债市场将借鉴股票发行体制改革的经验,大力推动审核机制的市场化和透明化,建立健全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债券发行审核体制。
作为市场化发行的一项重要内容,专业人士不断强调,需要建立以担保和抵押来降低企业债券风险的机制。信用评级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公司债由银行来承担信用担保、将信用风险转嫁给银行的做法将不会再被认可,大力发展以企业信用为基础的债券产品将是大势所趋。
培育市场是关键
对于交易所债券市场来说,要在公司债领域取得更大的发展,还面临不小的困难,最重要的一环就在于如何增强市场吸引力,赢得更多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的认同。
“评级不同,会导致债券利率不同、风险溢价不同,这样,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他们具有辨别风险和选择债券的能力。”一位券商研究人员说。
但对于交易所债券市场而言,问题远不那么简单,就在2005年年底银行间债券市场对企业债开放之后,前者所受到的挤压非常明显。由于资金实力雄厚的商业银行不能参与交易所债券市场,加之交易所市场流动性不足,市场容量偏小,机构投资者更倾向于银行间市场,导致交易所市场的交投愈发冷清。
在公司债市场面临突破之后,交易所债券市场容量将有所增大,这对增强该市场的流动性、扩大市场影响力,无疑具有相当积极的作用,可以促进吸引包括保险、社保、基金、券商、信托、农信社、大型企事业集团等在内的机构投资者参与。
如今,交易所方面一直在努力加强和完善市场建设,包括改善服务、强化投资者教育等,通过尝试企业债上网发行,提高发行效率,扩大市场影响。证监会在确定负责公司债市场发展后,亦正着眼于基础制度建设,包括信息披露、信用评级和担保等领域,推动公司债券市场实施集中统一监管,尤其是信息披露制度在以企业信用为基础的公司债市场显得更为重要。
业内人士说,“不能指望公司债市场的发展一蹴而就,抓基础建设、吸引投资者以及推动上市公司发债都需要时间。交易所市场今后两三年要做大量基础性工作,之后才会逐步见成效。”
(责任编辑:郭玉明)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