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并不令这位诺奖得主感到吃惊或担忧,但是当投资回报率低于人口增长率或科技发展的速度时,储蓄和投资率可能就是过高了
1月27日,在接受《财经》杂志的专访时,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Edmund Phelps)针对“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提出了与当前世界主流观点背道而驰的意见:经济失衡是可以理解的,中国的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并不令他感到吃惊或担忧。
“我认为,中国储蓄多于消费是有理由的”,现年74岁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费尔普斯对《财经》表示。他说,中国政府乐于在海外购买高流动性的资产,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预防出现危机,这实际上对美国也有好处。而中国消费者还需要一定时间才能了解并愿意购买西方产品,且中国消费者借贷并不像美国人那么容易。中国计划在未来几十年将其经济规模扩大三倍,因此仍旧需要大量投资。他说,为达到这个目标,中国需要改善金融业,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并培养出大量精明的经理人才。
“全球经济失衡是可以理解的,有些经济体比较健康、富有活力,其他经济并非如此”,费尔普斯认为,因此资本正在离开相对缺乏活力的西欧,而揣满石油美元的中东国家缺乏创业精神,不知道如何投资他们的财富,同样把资本投向亚洲和中国。
但是,他也告诫说,当投资回报率低于人口增长率或科技发展的速度时,就让人们怀疑储蓄和投资率是过高了。
对于中国能否在高增长率下保持低通货膨胀 率,费尔普斯说,中国的高增长率未必一定带来高通胀,这取决于央行的货币政策和人们对货币政策的信心。“整个世界都面对原材料和能源价格偏高的压力,这就意味着工资没有多少上升空间。如果央行能够正确控制局势,给人们合适的期望值或者信心,就能控制通货膨胀。”
对于美国2007年经济前景,费尔普斯说他同意大多数经济学家的预测:也许增长率达不到近年来的高水平,但仍旧会是健康增长的一年。首先,美国越来越多地使用替代能源,因此,高油价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要比人们想象的小。其次,美国房地产业的投资虽然减少,但其他商业领域固定资产投资 的增加可以抵消其影响,而且,房地产业收缩的势头似乎已经停滞。他认为,美国和欧洲的良好增长态势也许会从中国转移走部分资金,但其规模还不足以对中国经济增长构成影响。
与其哥伦比亚大学的同事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相比,费尔普斯对全球化的看法较为乐观,也更为宽容。他说,在全球化背景下,新型市场国家和工业国家的相对价格差能够使利率保持在低水平,这对经济增长和创新都有好处。与此同时,工业国家的中产阶级 收入相对下降,在费尔普斯看来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全球化导致中低层次的工作流失,科技创新同样导致中低层次工作流失。世界就是如此,有得就有失”,费尔普斯认为,斯蒂格利茨没能充分认识到全球化积极的一面。
(责任编辑:崔宇)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