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方舟子、何祚庥等人批驳知名保健品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昨天,中国保健协会秘书长徐华锋致电本报,驳斥方舟子的观点,称保健品并无副作用。同时,徐华锋还透露,40项保健食品标准今年出台。
徐华锋昨天表示,中国是全世界保健食品审批最严格的国家之一。
徐华锋说,中国对保健食品有两个最为基本的要求。第一,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第二,功效确切。所以,方舟子称很多保健品忽略副作用是很不负责任的。至于夸大宣传,不可否认,市场上确实存在肆意夸大功效的保健品,希望消费者不要偏听推销辞令,而应该参考保健食品说明书和外包装上对于功效的介绍。
虽然反驳方舟子的观点,但徐华锋也表示,保健品行业在中国还处在亚健康状态。保健品行业在中国发展了不过十几年的时间,还有很多方面不够完善。徐华锋透露,保健食品的国家标准体系正在制定当中,从今年开始将有将近40项有关保健食品的标准陆续出台。
方舟子回应 “无毒副作用说”缺乏常识
面对徐华锋的质疑,方舟子予以反驳:保健品有审批制度是一回事,这个制度是否得到了实施是另一回事。目前审批制度实施并不严格。说保健品没有任何毒副作用,才是明显缺乏常识的表现。
方舟子说,各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都有可能产生毒副作用,何况那些人体并不需要的“保健品”?摄入的核酸过量会导致痛风和尿道结石,这难道不是副作用?现在也已发现“脑白金”(褪黑素)有多种副作用,除了已经提到的增加中风的风险之外,已知的副作用还包括:昏睡,精神不振等。“我认为,一种保健品含有的成分、甚至是主要的成分有副作用,当然证明这种保健品有副作用。”
消费提醒 购买保健品须注意三点
徐华锋建议消费者在选购保健食品前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看清“蓝帽子”标识。正规保健食品的外包装上都会印有象征通过国家审批的“蓝帽子”标识以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第二,看清适用人群。第三,不要把保健食品当药品。保健食品的功效是辅助性的,消费者切忌把保健食品当作药品来服用。(代小琳李若馨)
(责任编辑:田瑛)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