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朱振北京报道】
“国家这几年对钢铁产业的投资、资金的来源种种方面都采取了积极有效的限制措施。当然这里是有保有压的,特别是对一些盲目提高产能的投资给予了限制,从资金的投放,到项目的审批,都采取了很多措施。
根据日前发布的2006年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显示,2006年全国城镇钢铁项目(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投资额为2246.50亿元,同比下降2.5%;钢铁投资占全国投资的比重由2005年的3.1%下降到2006年的2.4%。值得注意的是,钢铁行业成为所有行业中惟一出现负增长的行业。
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点产业,国家在对于钢铁行业采取了很多方面限制措施。国家能源消耗 和污染物排放的大户,钢铁行业所涉及到的环保和节能问题也一直备受各方的关注。
罗冰生介绍指出,到去年年末,钢铁业的投资项目当中,投资于炼铁的项目占5%,投资于炼钢的项目占33%,这表明60%以上的项目是投放到钢材的深加工当中去了,这种投资结构有利于钢铁产业的结构升级,有利于产品结构的优化,这应当是充分肯定的。
罗冰生同时表示,钢铁方面的总投资在数量上虽然下来了,但是总的在建项目的规模仍然偏大,“去年的年末,钢铁项目的投资总额,计划投资加在一起,超过了6000亿元,加上钢铁行业出现了整体产能过剩 的现状,这种投资规模我们认为是偏大的。再加上新的投资的陆续投产,加大了产能过剩的矛盾,我觉得应当引起大家的重视,注意投资的风险。”
虽然投资比重下降,但罗冰生依然看好钢铁业的未来,“从我们研究的情况来看,我们还处于工业化 的中期。今后若干年,中国国内市场对钢铁的需求还会呈现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也就是说,会由过去20%的高增长,回落到目前15%左右的稳定状态。对钢铁工业来讲,在今后的若干年,还会有持续的发展空间。”
“但发展的重点不应是数量的盲目提高,而是提高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比重,来满足社会文明经济,社会消费结构升级对钢铁产品的需要。”罗冰生对记者表示,钢铁业的发展需要质变,“简单一句话,就是从数量转变为提高质量,增多品种,提高附加值,提高效益。”(7J5)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