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谭显荣
新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将于4月15日起实施,为金融期货的推出铺平了道路,股指期货 即将进入全面收割期。政策准备好了,我们准备好了吗?从备战的情况看,我们有必要进行一次收割前的清理。
风控准备如何是成败关键
股指期货既不同于股票交易,也有别于商品期货交易,市场各方都应站在自身角度,做好风控准备。
就期货公司而言,从我们前期的准备来看,虽然,许多公司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了技术系统、硬件系统的升级和改造,但是,风控仍然是我们要啃的硬骨头。其中,有三点尤为重要:一是面对数倍增长的客户和涨跌幅放大的股指期货,我们如何履行强平前的通知义务?二是大批量的强平通过技术系统如何识别和选择月份、手数?三是不习惯的股市投资者是否能承受和理解?会不会引发大量的纠纷?
就投资者而言,从仿真交易的情况看,必须要实现投资理念、操作手法、资金管理的革命性转变。期货市场的波动节奏远远大于股市现货市场。“先学习后行动”的准则决不是教条。期货是一种“零和”交易,其每日无负债结算模式,将如深圳的的士码表,让人心跳地变动你的财富。作为业者,我们不愿意不对称的投资者成为股指期货上市后的烈士,而是期待财富神话在充分准备的成熟投资者身上演绎。
技术系统准备就绪是基础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全部实行无形席位,技术系统和通讯系统的容量和稳定性将成为股指期货平稳运行的生命线。面对几何级数增长的客户和交易量,过去多数期货公司的系统承载能力、通讯线路的畅通水平是难以胜任的。我们的当务之急要关注两大节点:一是与中金所进行必要的交易系统压力测试,二是做好交易异常情况下的交易备份和线路备份,并拟定完备的应急机制。
当然,中金所借鉴证券交易所无形席位的交易应急解决机制,为会员提供强有力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
IB业务充分理顺是前提
股指期货上市后,近1亿证券投资者中,将有5%-10%的人逐步转化为期货投资者,而且这些客户将主要是证券公司的客户。因此,我们必须做好IB业务的准备。
券商从事IB业务是以开发客户为主。在期货交易中处于辅助地位,期货公司将承担大部分和最终的责任。
在IB业务的准备方面,我们要合理界定双方的责和利,确定双方的业务衔接机制,理清IB业务的业务流程。做到责任清晰、衔接顺畅、风控有效。从IB业务的业务流程来看,可能难点还在于风险控制责任的划分,客户追加保证金和强平的通知。分区和分级相结合的模式也许更适合规模相对较大的期货公司。
吸引基金等主力机构参与
约万亿的基金资产持有大量股票,显然,基金公司等机构投资者比普通投资人更需要通过股指期货来对冲风险。但是基金公司又与其他投资人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的钱是持有人的,而且基金管理规则和基金契约中仍没有关于股指期货避险或从事金融衍生品投资的约定。在新的期货交易管理等比例取消了金融机构参与期货交易的限制后,基金公司还要有证监会对基金监管的政策调整,基金持有人对基金契约增加期货交易的认同。
但有一点是明确了:基金公司、QFII 将以期货公司的客户身份来参与金融期货的交易。出于资金安全和服务需求的考虑,实力雄厚、背景深厚的期货公司将是基金公司、QFII的首选。
必须承载市场震荡加剧之痛
根据国际经验,股指期货推出前,主要权重股可能出现抢权现象,股指一般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涨;股指期货推出后,如果指数较高,由于机构套保与套利的影响,大盘大幅调整的概率较大,甚至可能出现瀑布效应,引发30%以上的调整,如果指数在相对低位推出股指期货,将引发20%-30%的上涨。
股指期货推出以后,市场体系将会极大丰富,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股指期货可以作为市场的稳定器。可以利用股指期货来对冲、分散、转移风险。但是,从总体而言,股指期货上市后,市场的震荡将加剧,期货权重股、相关概念股 应引起高度关注。数以万计的投资者涌入期货市场,加上期货交易的杠杆和T+0机制都将推动期货交易的活跃,这对股市也将形成分流效应。我们应该对股指期货上市后市场波动加剧有更多的思想准备。
(长江期货)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