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罗力
2007年以来,股指在牛市热浪中向稳步不断刷新历史新高,同时上市公司的再融资热也渐有扩散之势,其中逐渐增多的公开增发尤其引人注目。
一般来说,定向增发相对公开增发有效率高、风险小、费用低、易沟通等多重优点,同时,增发对象主要是面向大股东、战略投资者或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有利于在短期内迅速增厚业绩,对二级市场的冲击也比较小,因此一直被市场当做利好来追捧,最近如泛海建设、江西铜业等上市公司甫一公告定向增发收购大股东资产,当天即告涨停。为什么这些公司舍当下流行的定向增发而选公开增发呢?
平安证券的李先明认为,这些拟公开增发的公司对资金的需求相当大。以万科A为例,其在12月有过近42亿元的定向增发,但2006年底资产负债率仍高达64.94%。在包括央行加息等严厉的宏观调控下,随着经营规模的加快,置地与贷款等多项成本大幅增加,李先明认为选择公开增发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无奈之举。
还有市场人士表示,定向增发也存在一定风险,如募资项目投向、增发价格等需要得到机构投资者的认同,在三千点的敏感位置选择公开增发,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大盘走向的分歧。
的确,当前A股整体静态市盈率已达40倍左右,个股翻番行情不在少数,而增发价一般以公告前二十个交易日的平均价格为准,不排除公司与机构之间对价格或项目有分歧。此外,该人士还提醒投资者,拟公开增发的名单中,不乏上市仅一年左右的公司,一旦泛滥,“圈钱潮”将卷土重来。
对此,李先明承认过度融资的负面影响很严重,但同时,他认为即便公开增发可能会成为下一阶段再融资的流行色,目前来谈圈钱也显得为时尚早。在他看来,牛市中再融资是常态,现阶段上市公司、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一致,拟增发的公司如万科、金发科技等大多为机构投资者一致看好,考虑到公司治理结构完善、项目前景明朗等因素,通过增发中小投资者也能更多分享收益。此前,也有行业研究员撰文表示,振华港机虽然向大股东中交集团定向增发的预期落空,但不排除中交集团将大举参与此次增发认购,募资主要投向长兴基地,以用于海上重型、钢结构等业务的开展,有望成为公司重获成长的“新引擎”。
当然,在二级市场上,短期内实施公开增发对股价的刺激,远远不如定向增发带来的利好效果。但是按惯例,公司实行公开增发时希望股价相对平稳,而定向增发则是公司、大股东与机构之间的博弈,股价走势尚存一定变数。李先明认为,投资者宜辩证看待上市公司增发方式,其中关键,还是要把握好投资项目的发展前景。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