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洪波 《长江日报》评论员
近来看到不少人在谈论大学生“有业不就”,指责之意跃然纸上。委婉一点的,说要对大学生进行“支援工作”,合理调整个人择业观念和就业期望值,以“促进就业和谐”;严厉的则说大学生眼高手低,光看薪酬,“有业不就”;极端者甚至说大学生根本不是不能就业,关键是有业不就。
看到这些言论,我仿佛回到“下岗就业天地宽”的前几年。那时,也有过这种“观念转变”的号召。不要挑肥拣瘦啊,下岗并不可怕啊,下岗是转岗啊,临时工也算就业啊,乃至“下岗是成就事业的机会”,不一而足,好像下岗根本就不是麻烦,反而是一种福利。
这种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正面教育”,我觉得只能叫做歪理邪说。如果下岗是那么可喜的转折,又何须搞“再就业工程”,何须推出“夫妻双方不能同时下岗”的规定呢(当然,这规定也并不见效,“双下岗”的情况比比皆是)。我看到一些企业刷着标语,说“今天在岗不珍惜,明天下岗没商量”,哪里有“下岗光荣”的影子。
大学生“有业不就”的说法,与“下岗光荣”一脉相承,都是把就业困难这个总体背景说成只是求职者个人观念方面的问题,好像就业机会是充分的,只是求职者个人期望太高而已。现在媒体一方面在报道大学生的起始薪酬已经不见得高于农民工,一方面又有人在媒体及各种严肃认真的会议上讲大学生“有业不就”,我就想问一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到底要降到怎样的水平,才算是没有“过高”呢?
在一篇教大学生正确择业的文章中,有这样的数据,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达到495万人,与社会新增加的900万个就业岗位相比较,占到55%,首次超过社会新增加就业岗位的半数;在每年需要安置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复转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成长就业劳动力总计约2400万人中,高校毕业生将首次突破20%,并且每年将增加约两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成了社会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竞争者;在城镇新成长劳动力中,高校毕业生成为主要成分。
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大学生就业困难根本不是“转变观念”可以解决的问题。社会只新增900万个岗位,而待安置的新增劳动力为2400万。就算大学生听了号召,到基层和西部去就业,难道基层和西部的就业岗位不也是僧多粥少吗?哪个地方就业环境宽松一些,大学生去了容易就业,谁能够说说看?
说起来,中国最不缺的就是唯物主义者,但看“下岗光荣”和“就业不难”的鬼话,我是一点唯物主义都看不出来。当然,也许该从“给人以希望”的角度来理解这种鬼话的善意,但既如此,就不要指责大学生眼高手低、下岗人员就业观念陈旧吧。何况说这些话的人大多占据着“高尚岗位”,偏在那里要求找不到工作的人“放低身段”、“转变观念”,随随便便找个工作算了,脏活累活莫嫌弃,再低的工资不叫唤,又是什么道理?
自从有了失业,人们已经渐渐习惯就业的事情“不找市长找市场”;自从大家知道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低廉是一种“国家竞争力”,低工资、高物价(看病、买房、求学等),人们也都不得不忍了。还有多少人“就业观念陈旧”呢?
我并不以为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好解决的问题,但不好解决就说不好解决,不必给求职者一个“眼高手低”的帽子戴上。我曾看到旧新闻,说抗战时期,孔祥熙现身说法给人讲节约,说口袋里装了一点点钱,几个星期都没用完;一双皮鞋穿了五年还在穿。时人评说,如果我处处都有招待,出门即坐汽车,也可以这样节俭的。
大人先生说话,大抵类此,道理多多,但并不拿镜自照,即使“现身说法”,也浑然没心没肺。高头讲章的特性,就是毫不体察他人的处境,一味不着五六地歪扯筋。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