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当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否则,我们在决策上就会出现失误。当前的流动性过剩是一种“相对”过剩,这种“相对性”既存在风险,又有发展的机遇。如果对这种“相对性”没有充分的认识,而是一味采取宏观紧缩的措施,就会出现资源配置的畸形,使国家基础生产力的增长与发展受到阻碍。
□邹平座
当前,各界对流动性过剩问题讨论很多,有人甚至谈虎色变。所谓流动性过剩其实质是货币供应量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的增长过多。也有理论认为是指货币供应量相对于其他经济变量显得过多。形成流动性过大的经济根源在于储蓄相对于消费过多,消费与储蓄的比例失调,金融与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不高。
我认为,对于当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否则我们在决策上就会出现失误。我的观点是,当前的流动性过剩是一种“相对”过剩,如果对这种“相对性”没有充分的认识,而是一味采取宏观紧缩的措施,就会出现资源配置的畸形,使国家基础生产力的增长与发展受到阻碍。也就是说,针对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采取总量上的压缩政策是有风险的,这种风险是以牺牲国家的生产力为代价,使经济增长不可持续。
首先,流动性过剩有一个重要的假设:就是我国的M2/GDP大约达到180%左右,流动性相对于中国的总产出是过剩的。但是,中国的GDP实际是多少呢?
有一个重要的假设,这一假设有很多数据支撑,就是中国的GDP已经至少达到50万亿以上,如果这个结论成立,则中国的流动性过剩是“相对的”。从税收收入讲,近十年来,我国的税收收入的增长高于GDP增长3至4倍,到2006年底达到近4万亿元。从M2的统计来讲,M2是经济统计中十分客观准确的,因为它是银行的现金与存款的统计。但是中国的M2/GDP 达到180%左右,比例高于全球近5倍,比全球第二的印尼70%高出两倍左右,比全球平均数40%多的比例高出4至5倍。目前,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中国的M2超常的反映,唯一可以的解释假定是中国GDP低估3至4倍。从资源上来讲,我国的GDP占全球的5%左右,石油的消耗占全球的15%,钢铁消耗占全球的30%,水泥消耗占全球的50%,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的资源消耗中,劳动力比例相当大,很多服务业和第三产业没有被统计进GDP,形成了GDP的严重低估。对于这种低估如果没有足够的认识,就会出现巨大的风险,这种风险就是对宏观经济误判的风险。如对资本市场和信贷增长进行强制的压缩,使经济增长与金融增长不协调,出现严重的金融抑制问题。
其次,从中国的资源配置上来讲,流动性过剩问题就像是堵塞的下水道,流动性溢于表面。
中国的资本市场移植于发达国家,而不是从下而上的自发形成的。一般而言,资本市场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流动性过剩的根源在于资本市场层次间的配置通道障碍,出现相对过剩。这种过剩使大量的资本市场的金融资源不形成合理的配置,会损害社会生产力,形成较为严重的畸形投资,从而出现投资过热与劳动力相对过剩并存的现象。
从信贷市场而言,出现了“贷多贷大贷垄断”的现象,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信贷管理、风险管理缺陷,信贷市场也有资源配置的层次性障碍,形成银行信贷向中小企业和农村地区、不发达地区流动的堵塞。一方面银行的钱用不出去;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地区之间资源配置失调。这种情况,流动性过剩溢于表面,使一些资产价格泡沫化,国家基础生产力得不到支持,使资源配置严重低下。
第三,从全球视角来讲,中国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是相对的。
一是中国的GDP即使达到假定的50万亿,人均GDP仍然不高,仍然有进一步发展的需求;二是中国金融资源配置在全球化阶段应推行“走出去”战略,如果把中国的资源在全球市场进行配置,流动性则显得不足;三是在全球经济竞争中,中国需要更多的流动性支持,当前流动性相对于这种需求量是不过剩的。
针对以上三个方面的判断,中国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既存在风险,又有发展的机遇。
就风险而言,如果我们对中国的经济总量与流动性的相对性过剩没有清醒的认识,就会在宏观调控中出现失误,出现严重的金融抑制问题;如果我们对资源配置堵塞的流动性相对过剩问题没有清醒的认识,就会在决策中把注意力集中向所谓的总量调控,简单的采取“提高准备金率、提高利率、压缩货币供应量”等措施,从而影响中国基础的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对中国生产力的解放形成刚性制约,不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如果对金融资源配置形成的流动性相对过剩没有充分的认识,就会忽视制度创新和结构性调节,忽视理顺金融资源配置的通道。在具体措施上还会认为资本市场发展过快,人为地压缩与打击资本市场,产生所谓的“泡沫论”与“赌博论”的悲观论调,从而阻碍金融改革与发展。
从国际视角而言,如果我们不能认识这种流动性过剩的相对性,就会在全球战略上出现失误。一是制定一些过度压缩性的外汇政策和国际金融战略,阻碍中国的全球经济竞争力的提高;二是忽视中国近二十年来创造的巨大的经济价值,使外国金融投资者通过价值低估的资本市场轻而易举地拿走中国人民创造的巨大的经济财富。很多国外投资者通过战略投资已经拿走中国人创造的数以万亿的经济收益,例如德意志银行投资在华夏银行40多亿人民币,在半年内增值近百亿元,只要抛出股票,就会得到几百亿的收益,这种事例很多。应当充分重视中国资本市场价值低估而形成的经济价值外溢问题,否则就会断送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三是相对的流动性过剩会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全球战略,从而会影响中国对外开放“走出去”战略部署。
我们应当弄清楚的是: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流动性相对过剩是一种重大的机遇。
由于我们认识到流动性相对过剩,就会争取扩大消费,优化产业结构的经济战略,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加快发展;通过对金融资源配置的流动性相对过剩的理解与把握,就会下大力气去理顺资本市场与信贷市场融资中的渠道性堵塞问题,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深化资本市场的层次,正确估计信贷总量与资本市场发展的规模,以利于经济发展和金融深化,从而促进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全球性流动性相对过剩的认识,就会制定更加合理科学的国际金融战略和外汇政策,支持中国实现在全球的经济资源与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支持“走出去”的经济战略,不断增强中国的经济竞争力。
总之,我们通过对流动性相对过剩的理解与认识,会在宏观与微观政策的把握上恰到好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不断解放生产力,增强中国经济的发展后劲,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