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三提准备金率上周刚刚落定,市场人士又开始热议下一次加息的时间表。
无疑,在流动性过剩势头短期难抑的宏观环境下,作为经济紧缩的信号,利率杠杆再次上翘的可能性仍较大。
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比加息更重要的是,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作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利率是各国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中普遍青睐的手段。但我国的利率调整,亦即加息或降息,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有着本质的不同。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利率形成机制尚未完全市场化,尽管金融市场上债券等利率已市场化,但银行存贷款利率仍受到管制。
如果将美国和中国的利率调整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无论调整方式还是调整对象都存在着根本的不同。
美联储利率调整是通过间接方式操作的,调整的联邦基金利率是货币市场上的隔夜拆借利率这一基准利率。每次宣布加息或降息时,都是通过公开市场买卖债券,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促使联邦基金利率的升降。各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水平,则是根据基准利率及其经营情况自行确定的。
我国央行调整利率则是通过下发文件的行政方式,直接规定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水平,是将一年期存贷款利率作为影响其他利率的基准。
不难看出,市场化条件下的加息,直接引起基础货币投放量的减少,收缩流动性的作用显著。它与上调准备金率回收流动性的功效是一致的,只不过一个从价格上、一个从数量上进行调控。
但我国加息改变的是银行存贷款这一投融资价格水平,与回收流动性的联系较远,传导的“链条”相当长。因此,加息并不必然伴随流动性的减少,很可能起不到紧缩的效果。近年来旨在抑制信贷过快增长的加息,往往与贷款扩张相伴,就是一个明证。这也是面对流动性过剩压力,央行更多运用上调准备金率而非加息手段的一个合理诠释。
值得注意的是,在直接融资迅猛发展,金融创新日趋活跃的今天,计划经济时期“一统天下”的间接融资格局已不可持续,银行存贷款利率开始受到市场化利率的制约,它作为其他利率参考的基准作用也随之弱化。可以说,如今对这一管制利率进行调整,无异于政府对水、电等的调价行为,更多影响的是利益分配格局的变化。
毋庸置疑,改变目前管制利率与市场化利率“双轨”运行的现状,加速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日益凸显。
日前有关部门面向经济学家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007年迫切需要进行的金融改革中,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获选率占74.36%,位居第一,远超过位居第二、第三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与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
如果说,2004年央行将银行存贷款利率封在“涨跌停板”上——允许存款利率向下浮动和贷款利率向上浮动,对利率市场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话,那么,其后推出的标志性改革,当属今年初开始运行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这一新的利率基准。
下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可望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简化银行存贷款利率基准的档期,只保留一年期存款利率作为利率基准。这意味着取消贷款利率的“跌停板”,只设一年期存款利率“涨停板”。另一方面,正如央行行长助理易纲(易纲新闻,易纲说吧)日前所说,逐步扩大Shibor的影响力和指导作用,确立其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地位。相信市场化加息的日子不会太远了。
作者:于力 中国证券报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