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部门将为公开增发另开审核通道;未来公开增发可能成为主流
证券时报记者 吴清桦
本报讯 据权威人士透露,监管层将鼓励有条件的上市公司尽量采取公开发行的模式进行再融资。据悉,监管部门对已上市的公司公开发行将另开通道进行审核,不与非公开发行一起排队,发行速度将明显加快。
有迹象显示,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将被限制,管理层将不再鼓励上市公司采取此种方式进行再融资。权威人士表示,前次下发的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操作细则征求意见,对锁定期和定价限制等方面要求明显提高,带有一定的行政强制色彩,主要是考虑到前一段时间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中,在定价与发行过程中存在的不透明、不公开、利益输送嫌疑等问题。
有关人士表示,近段时间以来非公开发行的节奏明显降低,以往一个定向增发项目只需二至三个月的周期,现在则需要五个月甚至更长,此类项目审批周期的延长,一定程度体现了现在管理层对此类融资方式的态度。与之相比,公开发行再融资的方式要更快些,在未来可能成为主流。
此前,非公开发行再融资方式普遍被上市公司采用。WIND数据显示,去年进行增发募集资金的上市公司共58家,其中采用非公开发行的有51家,公开增发的仅7家。
业内人士认为,非公开发行方式设立之初,是监管层为鼓励企业整体上市的一种方式,并因其条件低时间周期短而受到上市公司的青睐。但是实施到目前,非公开发行出现的种种问题已违背了监管层的初衷:第一,非公开发行折价太高。有的股票在定向增发中折价近50%,而普通投资者没有机会参与这类投资,这显然存在利益输送的嫌疑;第二是公司的控制权问题。有的股东为拿到公司的控股权,通过隐藏的关联交易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而从公司的公开信息来看,根本无法发现公司的定向增发是否存在关联交易,也无法看到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第三,相比公开再融资,采用定向增发的方式更容易进行暗箱操作,不少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不透明,最后确定的机构名单问题重重,市场对此意见很大。
对于监管部门提高非公开发行门槛,同时鼓励再融资公开发行的政策取向,业内机构表达的疑虑主要包括:非公开发行新旧政策如何衔接;在审企业是否会改变融资方式;过会企业如何发行等等。他们期待这些问题尽快得以明确。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