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聂晶
英国财政部八年前的抛售黄金储备行动,如今正让英国财政部饱受责难。
1999年5月,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在某个华丽的会议间举行了一个小型的内部会议,只有英格兰银行的重要官员和一些英国顶尖的黄金交易员列席会议,英国财政部向专家们宣布了一个重大决定:他们将打算抛售一半以上的国家黄金储备
在场的所有交易员对于这个决定表示不解,至少有两家大型投资银行的高管当场对财政部的决定表示了质疑。
当年5月7日,时任财政部次级大臣的帕特里夏·休伊特在回答工党后座议员的书面提问时正式对外宣布了财政部的决定:“为了更好地平衡国家储备结构,我们将提高储备中货币的比重。财政部计划在1999年至2000年间,由英格兰银行代表英政府举办5场拍卖会,抛售125吨黄金,相当于整个储备的3%。拍卖会将从1999年7月开始,隔月举行一次。”而英国媒体指出,帕特里夏·休伊特的这番回答具有误导作用,讲话中的“整个储备”实际指英国黄金和外汇储备总和,而非单指黄金。从实际操作来看,从1999年至2002年,英国总共抛售了400吨,占到英国黄金储备量的一半以上。
选择拍卖而不是在全球黄金市场上低调卖出,这样的选择让很多专家感到诧异。前摩根大通银行副主席马丁·斯托克斯说:“令我惊讶的是,他们选择了拍卖,这只能说明他们对于黄金市场没有真正的了解。”据悉,包括瑞士和澳大利亚在内的一些国家央行的通常做法是,在国际黄金市场上低调抛售黄金,之后再向公众透露细节。相比之下,英国政府在1999年5月就高调宣布即将在当年7月举行第一次拍卖,而之后不久,国际市场沽空金价的投机者数量增长了7倍,而金价在不到一个月内下跌了10%。马丁·斯托克斯表示,黄金市场上,每天都会有某个国家静悄悄地买卖黄金,没有人会注意到。只有英国政府选择让所有人知道,并且是提前通知。
为避免黄金市场的过度波动,当年5月20日,时任美联储主席的阿兰·格林斯潘和世界上其他一些重量级的银行行长对布朗的举动作出了回应:“黄金仍然代表着最终的支付方式。”他们举例说明道,1944年二战时期的德国,人们只有用黄金才能买到物资,纸币却不被任何人接受。黄金永远不会过时。而就在前一天的5月19日,法国银行行长让·克鲁得·特里歇也表示,作为世界上主要的黄金储备国,不仅是法国,德国、意大利还有美国的中央银行都不会抛售黄金。截至1999年9月,已经有15个欧洲央行联合签署了《华盛顿黄金协议》,包括欧洲央行在内的15家中央银行将在今后五年内,每年有限制地出售400吨黄金,五年内出售的黄金总量不超过2000吨。该协议限制了各国未来可以卖出的黄金数量,以避免重蹈布朗的覆辙。这些央行表示,英国的这步棋着实让全球市场开始担心,所以国际社会必须建立一项新的规则以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布朗遭责难,面对造成这一损失的责任问题,英国政府和负责管理黄金储备的英格兰银行踢起了皮球
布朗的决定让英国付出巨大代价,1999年至2002年,在英格兰银行举行的所有17次拍卖中,黄金的成交价格在每盎司256美元至296美元之间,均价为275美元。而在2007年4月16日,国际贵金属市场上,每盎司黄金价格已经达到了685美元,与275美元相比涨了将近三倍,一些投资银行甚至预测,黄金价格有望在今年创出新高,突破每盎司850美元。
据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均富国际(Grant Thorton)估算,仅从目前价格来看,英国的黄金买卖就“亏损”51亿英镑,就算加上当时外汇储备调整带来的汇率盈利,当时这项调整政策造成的“损失”总计也有20亿英镑左右。而如果金价能如预测一样继续攀升到850美元,那么英国将继续“亏损”21亿英镑。
面对造成这一损失的责任问题,英国政府和负责管理黄金储备的英格兰银行踢起了皮球。英国财政部和首相布莱尔信誓旦旦地向议会保证,是根据英格兰银行的建议才作出抛售黄金的决定。
而英格兰银行也大声喊冤,称银行只是代理机构,真正的决策还是由财政部作出的。英格兰银行自称当初在这一问题上,已经意识到存在亏损的危险,并在内部通信中作出了提醒,但财政部并未理会。
一位卷入该事件的财政部官员证实,“财政部没有向英格兰银行征求意见,他们抛售黄金的决心非常坚决。没有过多考虑金价的周期性走势,他们只是向英格兰银行咨询在年内什么时候举行拍卖比较合适,即什么时候黄金的需求量会增大。”
事实上,英国财政部的这一做法在实施前确实曾遭到专家质疑,但许多中肯建议没有得到时任财政大臣戈登·布朗的采纳。英国《周日泰晤士报》表示,根据该报了解的情况,当时的英国政府没有要求任何专家或者交易员对黄金价格及未来长期走势展开研究。这个在短时间内作出的巨大决定有着什么样的专业性基础,也就不得而知了。
不顾外界的反对,在短时间内坚定地执行了抛售黄金储备的计划。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推动着布朗?背后的原因到现在为止还不得而知。但是,很多业内人士指出,布朗作出这个决定在很大程度上和欧元的出现有关。时任英格兰银行行长的埃迪·乔治也表示,当时财政部的做法也并非没有道理。
1999年1月1日,欧元在欧盟各成员国范围内正式发行。当时包括英国在内的很多国家政府认为,即将面世的欧元将代替黄金成为世界主要的储备货币,欧洲许多其他国家的央行也抛售了本国的黄金储备,英国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英国方面曾表示,在抛售了大量黄金之后,英国加大了对货币的储备,有消息称,财政部将大约1/3的资金投资在了欧元上。
当时,一些人认为在国际金融体系中,黄金本身的货币职能在不断弱化,开始由货币属性占主导的阶段向商品属性回归的阶段发展,他们认为黄金之所以能够成为主要国家储备品,是因为人们对于黄金这种稀有金属的原始崇拜。作为储备,黄金应该退出历史舞台,原因很简单,黄金没有利息,但是政府债券有。
几个世纪以来,作为保值投资品的黄金一直保持着其无法替代的地位,中东冲突加剧、恐怖袭击和禽流感等风吹草动都会使黄金提前“王者归来”
从1816年维多利亚时代起,英国开始实行金本位制度。在这种制度下,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相当于当时英国国内所有流通货币的价值。金本位制度保证了货币所具有的内在价值,同时也避免了银行随意印制货币导致英镑的突然贬值。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都是金本位制度。1914年一战爆发后,出于军备需要,各国不得不放弃金本位制,利用大量发行纸币来弥补巨额的军费支出和财政赤字,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金本位制才最终瓦解。然而几个世纪以来,作为保值投资品的黄金一直保持着其无法替代的地位,由于黄金价格通常与整体经济的物价水平同步上扬,黄金一直被当作通货膨胀的避险工具。
尽管英国选择低价抛售大量黄金,尽管各种说法试图将黄金驱逐出各国央行的金库,黄金在各国储备中的地位却越发牢固。黄金的力量,以及它对于所有央行的吸引力让人震惊。英国Bedlam资产管理公司的一项研究表示,西方政府仍然最为偏爱黄金作为其储备工具。目前,美国拥有8133吨黄金储备,德国拥有2422吨,而法国拥有2710吨。1997年在布朗成为财政部大臣时,英国共持有715吨黄金储备,这个数字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保持不变,而英国目前的黄金储备仅为315吨。
对于黄金储备的偏爱还来自于各国对于货币市场未来走向的不安。2002至2004年,欧元强劲挑战美元霸主地位后,美元作为惟一纸币硬通货的时代终结,世界经济必然要找到更硬的硬通货作为欧元和美元的基准,它只能是黄金。由于美国经济调整已在所难免,欧洲经济欲振乏力,均难以有效地维持自身的坚挺。在如此背景下,中东冲突加剧、恐怖袭击和禽流感等风吹草动都会使黄金提前“王者归来”。最新的调查显示,很多国家央行仍然认为黄金是最具吸引力的储备资产。
金价走势回顾
1971年8月
美国总统尼克松使美元脱离了金本位制,从1944年签订布雷顿森林协定,确定每盎司黄金价值35美元。
1972年8月
美国宣布美元贬值,每盎司黄金价格上涨至38美元。
1973年5月
多数主要国家采取了浮动汇率制,美元继续贬值,黄金价格上涨至42.22美元。
1980年1月
金价创下850美元的纪录高位。
1999年8月
因市场担心各国央行减持黄金储备,而且黄金生产商在期货市场抛售黄金,金价跌至每盎司251.70美元。
1999年10月
金价升至每盎司338美元的两年高位,此前欧洲15家央行达成的华盛顿黄金协议限制出售黄金,黄金市场人气开始转暖。
2003年12月至2004年1月
投资者持续买入黄金规避风险,金价上涨突破400美元,是1988年以来首次。
2005年11月
现货金升至502.30美元,是1987年12月以来的最高位。
2006初至5月中旬
金价由每盎司500美元大幅上扬至730美元。
2007年4月19日
金价为每盎司690.4美元
各方回应
戈登·布朗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年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抛售黄金是政府的决定,作为国家的财政大臣,我认为我的决定正确并且合适。”
英国反对党自由民主党经济问题发言人Vince Cable对英国《每日电讯》表示:“有必要对此事进行一次独立的评估,因为我们需要知道由于财政大臣的不适当干预,英国到底损失了多少。”
英格兰银行有关官员对英国《苏格兰人》报表示,英格兰银行试图与该事件撇清干系,“有关抛售黄金,英格兰银行完全充当的是代理的角色,最终的决定是英国财政部的作出的。”
“一位交易员会因为16亿美元而锒铛入狱。而我们的大臣造成了20亿英镑的损失,却还指望当上下一届首相。这真是司法的不公!”来自英国克罗姆地区的Neil Murphy对美国《时代在线》表示。
“为什么不卖掉黄金?”日本财务大臣尾身幸次上周六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议减少黄金储备以填补减少的收入。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