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北京的天气还如前几天那样潮湿而闷热,天地之间俨然一个大澡堂子。18点多的时候,下班的人群和车流依然熙熙攘攘。谁也没意识到,一个与大家的钱袋子都说得上关系的事悄然发生了。
18点30分,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挂上了2006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 按照以往的惯例,央行将在这个报告里发表货币当局对金融形势乃至整个宏观经济运行的估价。研究金融的人则会“听话听音”,试图从中找出央行话里话外的弦外之音。因为,报告里面有“黄金”。
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既是央行对当前货币形势的估价,也是此后政策出台的逻辑起点。研读货币政策报告,有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央行认为,较高的居民储蓄率、企业大量自有资金的积聚、外资继续流入以及“十一五”规划项目逐步启动等因素,将继续推动投资较快增长。在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当前要高度关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国际收支不平衡、能源消耗过多、环境压力加大以及潜在通胀压力上升可能对中国经济带来的风险。
央行报告中还特地指出,当前供给条件对中国经济运行的约束较轻,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较高,而资源环境成本又难以构成比较有效的硬约束。在结构矛盾突出、国际收支继续双顺差的背景下,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的任务仍然比较艰巨。
这是央行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总体看法,其中,“潜在通胀压力上升可能对中国经济带来的风险”以及“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的任务仍然比较艰巨”的判断,引人注目。
在对通货膨胀的判断上,如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那样,央行依然肯定地表示未来通胀压力有所加大。理由是未来中国价格走势虽然存在不确定因素,但上行风险大于下行风险。
央行说的价格下行风险,主要是部分行业生产资料与消费品的产能过剩会抑制相关产品价格上升,粮食有望继续增产,粮价有一定的下降压力,可能会成为影响CPI下行的因素。价格上行风险,主要是投资与出口快速增长,对生产资料、投资品的需求会持续旺盛,未来生产资料价格仍然存在上涨压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将继续推动未来价格水平上升;货币信贷增长偏快会对未来价格上涨造成一定压力;随着对企业环境保护、职工劳动保障、安全生产等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企业成本将有所增加。
就是说,通货膨胀到来的可能性是大了,而不是小了。作为未雨绸缪、先行调控的货币当局,央行当然要继续出手。
在人民币会不会升值的问题上,央行耐心解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需靠“多管齐下”,不能单纯依靠汇率升值来实现。
央行并不认为发展外向型经济与扩大内需是矛盾的,完全可以相辅相成、并行不悖。造成当前国际收支持续大幅顺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央行表示,可通过扩大进口与市场开放等多种措施,来减少贸易顺差。
在人民币汇率上,央行仍然是三句话:下一步应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对于贸易顺差和人民币汇率这样非常敏感的话题,央行的表述可谓用心良苦、滴水不漏。从国内说到国际,从出口说到进口,从当前说到长远。从实质上来说,和以往变化不大。那么,不变本身是不是也是新闻呢?是不是意味着不会轻易在升值上打主意呢?
对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否定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一剂“猛药”的说法。央行认为,对流动性偏紧的状态而言,此说法是成立的。不过,近几年中国货币政策操作所面临的流动性环境与上述情形正好相反:中国银行体系流动性不仅没有缺口,反而存在着持续性的、不断积累的流动性过剩。为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货币政策操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对冲银行体系过剩的流动性。
央行表示,当前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回收流动性仅是浅层对冲,而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将一部分过剩流动性深度冻结,能够减轻央行票据发行压力,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引导利率和信贷的能力。因此,小幅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在中国当前流动性相当充裕的条件下并不是一剂猛药,而是属于适量微调。
可以看出,在二季度的调控中,央行对搭配使用央票和存款准备金率来收回流动性是情有独钟的。虽然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市场来说,并非是春水微澜。但是,当前搭配使用央行票据和存款准备金率来管理银行体系流动性,确实能看出货币当局在调控艺术上的成熟。正如报告所评价的,两种工具的搭配使用“是保持货币政策主动性和有效性的必要举措,有利于维护货币市场利率和市场预期的基本稳定,有利于中央银行及时、主动地调整政策取向,从而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适当的货币政策环境。”
既点出了矛盾的特殊性,也随之占据了舆论制高点,为今年再次动用存款准备金率留下了空间。
(稿件来源:经济参考报,作者:英晖)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