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楠 费杨生
    在上周日闭幕的2007年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称,未来五到十年内,外资银行在华市场份额达到5%-10%是完全可能的,中国银行业必须加快发展,走全能银行之路。
    未来5年竞争激烈
    朱民预计,由于中国的银行业市场已成为世界银行业的兵家必争之地,在未来5年时间内,国内银行与外资银行的竞争将非常激烈。
    朱民说,目前银行业市场规模已达5万亿美元,并且每年约有14%-18%的存款增长,15%左右的贷款增长。更重要的是,该市场很缺产品。他介绍,世界前五大银行利息收入占资产的比重是2.1%,中国银行业是2.2%;但在非利息产品收入上,前者占资产比重是1.7%,后者是0.45%,差距很大。
    朱民认为,中国金融业开放以来,中外银行的竞争局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在竞争主体上,外资行在中国有了分支机构和有实际管理权的银行机构;二是在竞争格局上,随着外资行当地化以后,其将进行区域兼并和扩张,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格局;三是在竞争区域上,从东部转向中部和西部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四是在产品上,外资行是高端和零售并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认为,尽管竞争激烈,但国内银行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利用传统的纯贷款业务,目前的存贷差达到了20年来的最高点。
    亟待夯实基础建设
    专家认为,国内银行业的发展不仅面临排队难之类的服务水平差等问题,还面临大环境下的金融体制建设较慢等问题。
    苏格兰皇家银行中国区总经理李权认为,在中国市场发展面临的难题是:监管成本高、多头管理、不同地方的监管部门对统一政策的解读有差异。此外,中国资本市场不够发达,银行产品单一。
    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说,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既是大银行要面对国际竞争,又是要亟待发展出一大批地方民营中小金融机构。他还认为,中国金融体制建设还不到位,如没有真正的私募基金,债券市场不完善;地方政府发债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等都没解决,而这些涉及基础的产权制度和法律制度。
    朱民透露,目前中国银行正在江苏、浙江、福建试点中小企业贷款的新模式,并将投资100亿元来改造内部的计算机系统,还计划对所有的11000多家网点进行功能区划,按产品分类办理业务,解决排队难问题。
    美林国际董事长伟凯文认为,全能银行是一个概念,大型金融机构提供所有的服务、全方位的服务。他说,中国的银行有很多资产,存贷差可带来高额利润,更应提供更多服务、产品。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