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国内财经

John Naisbitt午餐会演讲:论剑京华定见未来

  John Naisbitt:非常感谢!很高兴来到这里,我自己也做点简单的自我介绍。我的妻子多瑞·奈思比(Dora Naisbitt) 我北京的朋友……我是从匈牙利的维也纳过来的,我已经在维也纳生活了7年。

像主持人所说,我在亚洲,在美国都生活过。到目前为止,我的整个21世纪是在欧洲度过的,也因此,我理解世界的方式受了欧洲人的影响。

  我去过很多国家,来过中国,说不清多少次,在过去的40年里,大概有100次吧! 我想弄明白的是世界在发生什么。人们说我是“未来学家”,我不是,我其实就是一个观察者,我只是在观察这个世界,并搞明白在发生什么。这也是我的书《Mind Set! 奈思比11个未来定见》的内容。

  有人问我,你怎么可以写中国呢?你并不住在中国,我回答“对”!这让我想起马歇尔·麦克卢尔(Marshall McClure)关于水的一段话,他说,“我不知道谁发现了水,但是我能确信的是,这肯定不是鱼!”(观众笑)如果你站其中,你就看不清楚全局。居于其中的观察者,对他们而言,生活体验很重要。我是站在局外的观察者。理解世界在发生什么,需要在内、在外的观察家的两种观点的结合。在今天,这显得尤其重要,因为我们都想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一个清晰的答案。我上次来中国是在去年的11月,我还会来,这次我还要去汉城。我经常旅行,所以感慨也会很多。所有的这一切,我写在了我的新书《Mind Set! 奈思比11个未来定见》中,在书里,我像学生一样去观察世界,记录世界。有人认为这是本迎合市场的书,我一向不会迎合什么市场——我相信市场,就像邓小平,市场绝对是正确的,但是我不认为我的书是这样的。

  过去,人们一直问我,今后的趋势是什么,将发生什么大事。在过去的几年里,问我“你怎么知道的?”“你怎么可以做到的?”人越来越多。我就自省自己,然后就有了写《Mind Set! 奈思比11个未来定见》的想法。我们都有“Mind Set”(定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心态,一是指倾向和习惯。这两层含义,互相补充。一个人的心态,是他过去倾向与习惯的积累,反过来看,他要用怎样的倾向和习惯,亦可以重新铸造他的心态),比如,在座的各位,不少人对日本人存在“Mind Set”。带着“Mind Set”到处行走,你接受的任何信息都是经过“Mind Set”过滤后的结果。我们都有“Mind Set”,社会的,文化的。我的观点是,你可以故意制造某些“Mind Set”,新的“Mind Set”。拿我来讲,就是接受世界的信息方式,比如,我的一种“Mind Set”是,我会浏览很多“Mind Set”,假如有40种“Mind Set”,我浏览后,就选择我认为有用的11种“Mind Set”写进了书里。

  我关注的是比分。我读报纸的时候,通常从后往前读。先读后页,因为体育通常在后页。我喜欢体育,我认为体育报道是世界上最好的报道。因为体育报道是最准确的报道。太明显了嘛,我们先看比赛,再看报纸。我对体育报道充满信任。去年夏天,我看到意大利以5比3击败法国,我百分之百的相信这个结果。体育比分也是我的标准,很高的标准,百分之百。然后我继续读报纸的其他内容,这个标准一直在下降,特别是到了头版——这也是我喜欢把关注点放在比分上的原因,根据这样的比分,开始我自己的观察和判断。

  在西方,媒体最擅长的就是“炒作”,媒体报道的内容也可以变来变去。对于中国报道的“炒作”之一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一直保持在10%,并且保持了很长的时间。中国真的对我们有威胁了——到下个星期二,中国将超过美国!(观众笑)但是比分呢?这就是我想告诉人们的。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是个奇迹,但是合理的,我每年来2到3次中国,也是要见证这一切。我得亲眼看到在发生的变化。中国的变化是巨大的,但是比分呢?中国的GDP还不到 2万亿美元,美国的GDP 是13万亿美元。美国的增长速度是 3.5%,也就是中国全部 GDP的四分之一。即使中国一直以 10% 的速度发展下去,要有35年的时间,中国才能赶得上美国。更不用说超过美国了。当然,美国不会就站在那里,等着中国的火车跟上它。中国目前的发展很令人兴奋,但是还要有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跟得上发达国家。

  同时,那些衡量第一,第二的标准已经是昨天的“Mind Set”,昨天的水准了。因为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得信息分辨越来越难。看一下德国的经济:德国经济和世界其他国家联系很紧密,德国也是中国的第一出口大国,哪些是德国的,哪些不是德国的?如同雀巢(Nestle)公司,它是瑞士公司,总部在瑞士。但是雀巢公司98%的销售额在瑞士之外。该公司 68% 的持股者不是瑞士人。11名董事会人员中有8名不是瑞士人。但是这个公司的收入要被算入瑞士的GDP。这正是我要谈论的话题,从商业角度看世界。应该以金融服务来界定经济报道,而不是GDP, GDP什么也不是。随着经济的发展,GDP的意义会越来越小。

  西方媒体惯用的另一个“炒作”是在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中,中国经济和印度经济的比较。看一下比分。很明显的是——中国比印度发展快多了。最近几年,印度的经济根本就没有怎么进展。印度首相总理辛格(Manmohan Singh),学术出身,他是伟大的改革者,但不是政治家。在20世纪90年代,他担任财务大臣,他的确做了一些改革,并给印度带来一些变化。但是他现在是总理了,他不管经济了,他总不能通过议会进行经济改革。一切辛苦的劳作都停止了,什么进展都没有。

  印度的经济单一,就是IT,这也是令印度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的原因。这其实是不全面的。印度大概有1百万人在IT业工作,但是每年,印度有6百万人下岗。

  再看两国外资数额的比分。我认为这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一个数据,因为投资人在投资之前肯定是要做“功课”的。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数额是在印度投资的10倍。并且,这种局面已经持续了30年。关于印度,我的另一个“Mind Set”是,如果印度不解决自身的问题的话,比如太多的规章制度等,是不会有新结果出现的。所有的生意人也会同意这一观点。印度有一些优秀的企业家。中国也是,中国人有“企业家的基因”。比如中国在外的华人,几乎每个亚洲国家都少不了他们的“贡献”。比如在菲律宾,华人的人口数只占全部人口的1.5%,但是他们对菲律宾经济的贡献是70%到 80%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华商回到中国发展。经济是由企业家驱动的,企业家创造经济,企业家可以令经济复苏。政府什么都做不了,除了努力创造一个繁荣的市场环境。

  来谈谈印度。我认为,世界上的人可以被分为寻找机会的人和解决问题人。这也是印度IT业发展的原因。 “Y2K”(千年虫,2000年计算机问题)曾经给印度软件业带来无限商机。印度一些物体学家和一些咨询顾问对欧洲人和美国人说:“这(IT)需要大量的工作,我们以什么样的价格为你解决。”西方的公司说“那太好了”。就这样,21世纪到来了。然后,出现了IT泡沫,美国和欧洲减少对于IT 的投资,印度寻找机会的人就说,“没有问题,你开个价,我们愿意接受。我们继续工作,你们可以减少投入。”可怕的是,这就是印度IT业发展的现实。政府没起任何作用。这也是印度唯一有活力的产业。这当然不能和中国经济相混淆,中国的经济才是真正在发展的。

  记者提问——

  (问题)

  我从来没有提到战争,顺便说明一下,污染也是战争,比如全球变暖,气候变化等环保问题。我在白宫时,和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 Lyndon Johnson)交流,他眼里的战争是贫穷。所以战争有很多种。我没有提到战争,因为我认为,战争、冲突是不会间断的。但是,现在的战争比100多年前,肯定是少多了。二战之后,很多年来,战争也明显减少了。从共产主义没落、苏联解体后,世界上的战争比之前少了 40% 。这些数据是由加拿大的冲突管理局(Conflicts’ Institute)统计的。当然,你天天看CNN报道的话,你可能就不会这么想。因为每次,只要有个小冲突,电视台就会使劲把事件放大。前段时间,因为以色列和黎巴嫩的真主党暴力冲突, 在我家附近,每天都有打架的。你就会想,全世界都在打仗,太可怕了,太悲惨了,实际上不是。从全世界来看,战争,冲突明显减少了。部分原因是全球化,还有美国少了对抗者。有人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要来了,我就问,另一方是谁呢?(观众笑)

  (问题)中国是世界的工厂。

  我认为中国是世界的工作坊,而不是工厂。

  (问题)不仅是气候变暖,还有污染问题。

  我支持纯净的水,纯净的空气。我有6个孩子,14个孙子女(观众鼓掌),我希望他们都能享用纯净的空气和纯净的水。但这不意味着我就会加入某个宗教组织,去祈祷,信奉什么,祷告全球不要变暖……如果中国想继续成为世界的工作坊,就不得不重视水的问题。我们都得重视。我们没有必要吓唬大家说上海、纽约等城市会被淹没于海底,因为海水上升。这是一种直接推断。“比分”是,在过去的100年里,气候变暖,全球气温上升了0.74摄氏度。认定全球变暖的那群人说,再过50年,或者100年,海平面会上升20英尺,我觉得这不会发生。

  我想起另一个关于直接推断的故事。在19世纪的伦敦,工业革命进展非常顺利,马车也越来越普及,到1870年,伦敦有5万匹马。每匹马要带来10公斤的粪便。一些很紧张的工程师就对维多利亚女王说,照这样发展下去,伦敦人口增加到4百万时,假使人人都有马车,那伦敦就成了马粪堆!他们的计算没有错,但是同时,德国奔驰公司开始生产汽车,在伦敦还没有发展到4百万人口、出现马粪危机时,汽车就普及了。这和全球变暖是一个道理。我们要重视环境,但我不认为,这个话题能吓倒我们。我不明白,为什么人们往往习惯预见某事。这也许有心理上的原因。

  (问题)中国经济的薄弱环节在哪里?

  中国的经济很薄弱,这也是全球化经济的特征。但不是说到明天早上就会怎么样,我的“Mind Set”之一是,我们预见的要发生的事总是发生的很慢。在中国是世界的工作坊这段时期,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历史原因。在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是世界的工作坊,然后是美国。在二战后,日本是世界的工作坊,然后是韩国。现在,中国是世界的工作坊,中国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在技术上的革新,在设计上的革新。在上海,有2万服装设计师,他们比日本人学得快多了。日本销售漂亮的布料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但只是在最近100年,他们才意识到将布料做成时尚的服装,商品会大大升值。我认为,中国在设计方面还会有更大的进展,并且比其他国家处于世界工作坊期间的发展要早,要快。当然,越南也是很强的竞争对手。我去年参观了河内,对河内的发展感到十分吃惊。

  在法国,我们曾经在7个“外国”生活过,法国是其中之一。法国颁布了保护本国服装业抵制中国服装的政策。这对谁有利呢?好的服装,优惠的价格,对法国百万的消费者有利,受惠的是市民。但是法国政府为了本国少数几个棉纺竞争者的利益,禁止中国服装流向法国。我不明白,为什么法国人不反对,为什么人们总是故意回避这一点。我想这样的磨和、阵痛期还需要50到100年的时间。

  (问题)

  你所说的进口,是表面的现象。我们穿什么样的牛仔服,我们听什么样的音乐,都是表面的文化现象。文化的底蕴在于母语,文化遗产,历史。我们应该为此庆幸。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我们依靠外界越多,我们越关心自己的文化遗产。我们反思,然后我们去庆幸。比如韩国,我第一次去韩国是在1967年,40年前,当时,韩国人均 GDP是120 美元,现在是14,000美元。韩国以前是很穷,很原始,很孤立的国家。1945年,日本被赶出韩国后,韩国人聚集在一起,开始发展自己的国家,自己的经济。今天,韩国的发展是很多国家的“样板”。他们靠的是自己,没有人帮助他们。他们发展经济的首要举措是发展教育。为了发展经济,这个孤立的国家也不得不对外开放,成为全球化经济体系中的一员,这对韩国本国的文化来讲,也是种威胁。所以,他们加强了对韩国历史的教育,语言的教育,4000多年艺术史的教育。在韩国,到处都是节日,他们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庆祝自己的文化。同时,他们加快发展经济。这些看上去是矛盾的,其实不然。

  (问题)

  一部分原因是媒体的报道,媒体在夸大。目前,美国政府最担心的就是恐怖主义,恐怖主义思想。所有时候都在关注,“恐怖分子会怎么做?”“恐怖分子在做什么?”这样担心恐怖主义的结果是鼓励了恐怖主义。我们所理解的恐怖主义应该是少数者的行为。这是被历史证明了的。但是因为我们对恐怖主义的反应这么强烈,这恰好鼓励了恐怖主义,培养了恐怖主义。政府的大部分资金用于对付恐怖分子,而恐怖事件反倒增多,这和政府的预期大大相反。要 知道 ,在9.11之前,发生在斯里兰卡的恐怖事件远远比发生在西方国家的要多。我并不认为这些恐怖事件是文化冲突的结果。我认为,发生于文明世界、伊斯兰教世界中的对立冲突要比发生于文明世界和伊斯兰世界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要多得多。我们应该小心谨慎的对待这些冲突和矛盾。否则,太重视的结果,只会令恐怖事件超出比例。

  (问题)

  我说过,很多科学家认为全球在变暖,这也是大家都能认可的观点,但是大家都认可的观点并不是事实,如果是事实的话,那世界肯定就是平的了。

  (问题)

  先说说汤姆,我在1994年,写了一本书,名为《全球吊诡》(《Global Paradox》),书的封面上有副题,副题是“全球经济越扩张,规模越小的成员,影响力反尔越大”。这也是汤姆的想法,我们的意见是一致的。汤姆是优秀的写手和讲故事的人。他写过香港回归大陆等。网络只是一项技术,它使人们之间的联络变得迅速,它使信息流变得迅速。我在美国犹他州的格外林出生,长大,那是一个只有200多人的小村庄,如果你给我写封信,我收到后回复,3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这也是信息流,可是现在呢?信息流几乎就不用时间了。我们做事情的效率更高,更迅速。这项技术使人与人的沟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了。这项技术其实本身并不能算什么,它本身并不是一个王国,我们没有必要夸大网络的作用。我不知道以后网络会怎么发展,或许20年后,50年后,人们会认为现在2007年的网络水平很初级,认为我们刚开始起步,我们在边缘上……这也是我们不颁布有关网络发展的法律和规章的原因。如果我们颁布了,其他那些不颁布的国家的网络发展就会比我们快,如果你现在就停下来,你就停止在最初级的阶段了。

  (问题)

  我提到过,印度目前的状态超越了社会主义。印度政府制定了过多的规章制度。中国做的却是别的。邓小平是中国伟大的预见者,他认为,市场说明一切。他认为市场会起作用。1978年,邓小平去华盛顿的时候,我见到过他,他在之前的两年,对国家农业进行了改革,当时在考虑经济发展区域。他说,“我们不得不向你们学习,因为我们要赶上你们。”他去参观福特车间,那个厂一个月生产3万辆车,相当于当时中国一年车的产量。他说“到2000年的时候,我们生产车的能力会赶上你们。”他说的是对的。他说,“我到世界各国转过,发现用市场来衡量是最有效的方式。”这就是以市场为引擎,带动经济的增长。这促使了中国所有的企业家放手去发展。但是在印度,阻碍仍存在,盖子还在。英国人离开后,这个盖子产生,到处都是规章制度。我提到的印度的IT业,发展好的原因之一是不受政府的管。印度经济发展的唯一之路是把政府放到一边。我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在印度,教育水平还不怎么样。技校还可以,但是高估自己一等。小学和中学教育一点都不好。很多父母送孩子上私立学校。即使在贫民区,父母也会把孩子送到当地的老师那里学习。现在, 印度有50%的孩子上私立学校。但是印度政府还要取缔各类私立学校,这就是印度政府有多落后的特征。阻碍印度经济发展的“盖子”还在,这就是比分。

(责任编辑:丁潇)

相关新闻

华发集团:竞价门槛 总资产不低于100亿元

转口贸易。兼营建筑材料、五金、工艺美术品(不含金银饰品)、服装...(即世界500强)之一的,则无须提供中介机构出具的2005年度或2006年度有效财务报告原件...

2007-04-24 08:59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商 机 创 业 投 资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