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发布农村经济《绿皮书》预测今年农业生产不确定因素增多
粮食增产难 农民增收更难
由中国社科院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联合编写的《2006—2007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绿皮书)昨天在京发布。
绿皮书指出,2006年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经济运行的多项指标都明显好于预期——在2006年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情况下,除油料等个别品种产量有所下降外,多数农产品实现增产,粮食生产实现了1985年以来的首次连续3年增产,总产超过4.9亿吨,比上年增长了2.8%。
与此同时,随着农村产业结构深入调整,农村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而第二、第三产业比重正在提升。上述变化不仅直接促使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同时也为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起到了积极作用。数据显示,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87元,实际年增长率自1997年以来首次超过7%,达到7.4%。
然而,面对2006年农村经济已经取得的诸多成果,参与昨天研讨会的多位政府官员、知名学者却都无法释怀:2007年从事农业的风险损失是不是在增大?今后我国农民收入还有多大的上涨空间?支农政策还剩余多少潜力可以挖掘?如何切实缩小日渐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
农村经济正遭遇“两难”阻力
专家指出,2006年我国农村经济虽然发展态势良好,但是这是在诸多国策的强力支撑之下促成的,如果相关政策稍微发生一点变化,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将难免“遭遇冲击”。蓝皮书也显示,在2006年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农业增加值的增速却是连续3年呈现回落之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处于继续下降的境地。
“总的来讲,今年一季度基本情况开局还不错,农业生产形势运行平稳,农产品价格高于去年;同时,农民现金收入增长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进程都在加快。”但在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副司长盛来运看来,与上述“两稳两快”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农村经济正遭遇到了“两难”的阻力,即粮食继续增产的难度加大、农民继续增收的难度空前加大。
据盛来运分析,在2003年全国播种面积跌到15亿亩的低谷后,中央迅速出台了相关激励政策,其效果比较明显,“当年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比较高,2004年的播种面积增长了近7000万亩。”但是,“到了2005年,播种面积的增量已经逐渐降到4000万亩,2006年仅为1650万亩,2007年肯定是在1500万亩以下。”
粮食单产连续增长短时间内难再突破
“目前我国播种面积的增速和绝对量已经连续4年下降。该种的地和田都种上了,粮食播种面积的潜力基本上没有了。”盛来运同时直指,近3年来,我国粮食单产连续增长,“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粮食单产在短时间内再有突破的可能性不大。
“2006年入冬后,全国普遍出现了暖冬天气,降雨量少,病虫害和干旱比较严重。”国家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巡视员张红宇指出,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今年发生更加严重气象灾害的可能性上升,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
“如果国家认为经济过热、通胀出现,那么势必会在投资和物价两大领域着手治理——这样的结果是,农民的务工收入、农作物价格都会收缩。”此外,农业部农研中心副主任宋洪远认为,当前国家政策层面对于宏观经济整体走势的判断及开出的“处方”,也都会成为影响农村经济是否走好的重要影响因素。
本报驻京记者 郑春峰
相关链接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势头难扭转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副司长盛来运认为,如果国家能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农村经济所需面对的问题,今年仍将是一个丰收年,主要农产品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就都并非空谈。
今年农民人均收入或会回落
但值得提及的是,据绿皮书显示,一项针对城市农民工抽样调查的结果表明,2006年全国农民工生活质量的整体水平仅相当于城镇居民平均水平的53.2%。绿皮书还预计,今年农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速度可能会较去年有所回落;城乡居民收入比例将扩大到3.3:1,同时,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也可能呈现扩大之势。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李炳坤分析指出,从统计部门发布的数据看,2006年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但要看到的是,2006年第四季度粮食价格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陡然跳高,客观上抬高了今年粮价继续上涨的基数。也就是说,农民今年指望农作物价格上涨来增收的空间被挤压得非常小了。
张红宇指出,从农村居民非农收入——外出务工收入方面看,目前越来越多地方外出务工者的年龄已经从原来的20来岁提高到了50多岁,“农村务工收入的增量部分已经被挖掘见底”。
此外,国家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苏明认为,从国家惠农政策上看,减税免费等举措已经在2006年悉数用尽,单从政策出台的角度讲,新的惠农措施可挖空间已经不大,因此剩下能做的就是如何把已经发布的好政策落实下去,譬如,想办法制止农村滋生新债务。他还告诉记者,一项新的“粮食综合补贴值”正在研究中,此外,一个旨在解决基层教育负债的政策即将出台。
现代农业投入增长速度理应加快
在昨天的研讨会上,与会官员及专家围绕“为了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国家是否应该继续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投资”这一话题展开了观点上的交锋。
“农村固定资产占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比重明显下降,‘十五’期间下降了3.8个百分点,去年又下降了差不多4个百分点。”国家发改委农村司副司长方言表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由于融资结构方面存在问题,我国农村固定资产的投入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当中的份额必定会缩小。
方言坦陈,现代农业投入增长速度理应加快,但是近些年我国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相对来说是逐年下降的,“1998年发行国债1500亿元,维持到了2003年,然后开始逐渐递减,到现在国债是500亿元,转入200亿元的预算内,全年的固定资产投入1300亿元。”她认为,要想在这1300亿元里面做足支农文章,肯定是难上加难。
郑春峰
农产品昨日公布的年报显示,由于净资产收益率未能达标,公司2007年净利润至少要达到1.1亿元,即要比2006年业绩增长100%以上,管理层才能获得激励股票...
2007-04-25 09:15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