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下午6点半,上海市房地局召集少数几家媒体,就“违规炒股”事件做出公开回应。
日前有媒体报道,上海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成为3家上市公司第一大流通股股东,而这违反了建设部相关监管规定。
对此,上海市房地局副局长黄永平表示这是历史遗留问题,“这个事情是讲得清楚的,所以跟媒体通通气,把来龙去脉说一下”。
事关汉唐证券
上海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副主任马浩元向记者表示,建设部曾规定维修资金可用于购买国债,而这正是今日该中心成为3家上市公司股东的源头。
由建设部和财政部共同颁布、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管理办法》中,曾明确规定,维修基金应当在银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为了保证维修基金的安全,维修基金闲置时,“除可用于购买国债或者用于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范围外”,严禁挪作他用。
马浩元表示,当时该中心正是根据这条规定,认为购买国债是合规的,所以投资了国债。
本报调查发现,汉唐证券和上海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的合作,则与上海资本圈赫赫有名的顾翠华有关。
在中科创事件中,时任申银万国上海某营业部总经理的顾翠华,为吕梁融入资金达20多亿元,是吕梁当时主要的融资渠道。
在吕梁事发前,顾指挥客户抢先出逃,损失并不大,顾翠华因这一事件而颇受客户拥戴。在加盟汉唐证券后,顾翠华继续发挥其融资专长,融入资金一度达数十亿元。
上海市房地局坦承,该中心确实是在2003年8月通过汉唐证券购入面值3亿元国债。
至2004年5月,券商违规质押客户国债资金事件屡屡爆发,上海房地局意识到,“管理中心购买的国债可能面临风险”。
“当时我们要求汉唐证券将这部分资金转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但对方迟迟未予办理”,马浩元回忆说。
“而对方越是不愿意,我们越是不放心”,黄永平副局长道。
“经征询有关专家意见后,我们认为转为股票是最安全的”,所以在2004年8月16日,“我们自行操作,将国债全部转为等值股票”。
对于投资股票有违规之嫌,房地局解释说,因为当时情况紧急,根本来不及向有关领导报告,所以出现了这个局面,“现在回想操作当天的情形,还有点惊心动魄”。
本报从相关渠道了解到的信息是,2004年6月,顾翠华察觉汉唐证券资金抽紧,开始要求董事长吴克龄归还客户资金。其后,事态进一步恶化,汉唐证券原总稽核丛蔚升任总裁。
“丛蔚态度强硬,上任之后丛蔚下令冻结客户的账户,理由是汉唐证券跟这些机构是有协议的。这引起了客户恐慌,因此,顾翠华通过自己掌控的汉唐证券上海中华路营业部帮5家客户卖出了委托给汉唐证券的国债。”知情人士告诉记者,5家机构中就包括上海市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
2004年8月16日,上海住宅科技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上海盛勤集团有限公司、交大南洋(600661.SH)和上海盈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一天之内将托管给汉唐证券尚未到期的4.7亿元国债抛售一空,并立即转换成其它债券。
8月21日,汉唐证券反击。据报道,当时汉唐证券向有关部门申请冻结5家机构在上海的资产,以准备提起诉讼。
汉唐证券要求赔偿金额分别为:上海住宅科技投资股份公司9700万元、上海盛勤9700万元、上海市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9000万元、交大南洋3000万元、上海盈运资产4000万元。
这件官司其后却再也没有下文。
而上海市房地局也透露,他们曾向有关法院提起诉讼,案件也已被受理。然而2004年9月,汉唐证券被托管,“法院对券商托管案件暂缓审理,案件至今没有审结”。
3亿变8亿
上海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的股票账户至今被冻结,但戏剧性的是,在被冻结的这些时间里,这部分股票如今价值不菲。
黄永平副局长估计说,最初的3亿投资,现价值可能真的不下8亿了。其间还有几个权证因为无法行权而过期了。
由于这部分股票处于被冻结状态,现在尚无法判断能收回多少资金。
黄永平透露说,“我们其实每年都要为收回这部分资金伤脑筋,要去北京的中国证监会、深圳证监局跑四五次”。
接下来,黄永平表示,会继续与证券主管部门沟通,请法院、检察院推动这个事情。
“尽管是3亿变8亿,但是在钱没有真正回来之前,就不能说是安全的”,黄说道,“落袋为安嘛”。
根据目前形势,黄认为,管理中心拿回的资金不大可能少于本金,即3亿元以下。
但这部分股票,一旦解冻,也不可能一下就抛出。“若放回来,也有个时间问题”。黄进一步解释说,会选择一个时机,渐渐退出,“因为毕竟股份比较多,怕引起市场波动”。
而这部分资金一旦收回,若有收益,“其增值部分将全部回报给业主”,黄肯定地说。
维修资金监管
据马浩元透露,目前管理中心约有高达203亿元资金,其中大约有70亿元划到了业主委员会的账户上。
在2004年产生投资风险之后,上海市房地局专门对维修资金进行清查。黄永平声称,他们自查发现除了这一起投资外,没有其他投资。
不过,就房屋维修资金而言,也曾发生过业主委员会负责人动用资金炒股事件,这暴露了当年房屋维修资金的管理漏洞。
1996年前,上海拥有物业专项维修基金的小区凤毛麟角,1996-2001年因缺乏收取和存放等相关法规,维修基金管理很混乱。据马浩元透露,他们发现的唯一一起业主委员会违规炒股事件,正是发生在2000年。
从2001年《上海市商品住宅维修基金管理办法》实施之后,上海市维修资金就开始实行三方监管制度。
按照上述办法的规定,维修资金的管理以业主大会是否成立为界线,业主大会成立前,维修基金由物业所在地的区县房地产管理部门代为监管,业主大会成立后,维修基金由区县房地产管理部门划转至业主大会账户。
“从2001年之后,特别是2003年实行网上归集后,普通商品住宅维修基金的管理更加规范。”上海业伟业主咨询服务公司总经理刘生敏告诉记者。
根据上述规定,如要动用账户资金并不容易。规定要求,“进行维修,应当由物业公司提出计划、方案、预算,经业主大会三分之二表决通过,业委会正、副主任签章,这也是与银行印件留底的要求是一致的。银行对于维修基金的支取使用需要哪些资料备案做了细致规定,否则,银行要先行赔付。”
有关部门还规定,业主同样也可随时监控资金。2003年,上海开发出“商品住宅维修基金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所有已上网注册登记的业主,都能从网站上查到自己维修基金的账户余额和使用情况。
此外,房屋维修资金账目还要定期公开。“业委会层面,每个月由银行给出一张账目清单;小区层面,每半年要求业委会将账目张榜公布一次;对于每户业主,每一年的3月份银行会给出上年度维修基金的对账单,并寄到业主家中。”
这一人士认为,在层层监控下,上海市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根本无法动用维修资金,这一制度设计甚至成为全国其他城市仿效的榜样。
而黄永平副局长还透露,在2004年投资遭冻结之后,“方方面面都对这3亿资金相当关注,从中央到地方查了不止一次”。
“包括去年上海市纪委也组织工作班子,对我们进行了两周的核查,他们对我们这个操作过程也都知道了”,黄永平说,“但我们是睡得着觉的”。
不过,他也向记者承认,就可能出现的投资风险,这一事件确实给上海房地局敲了一记警钟。
管理中心副主任马浩元说他们事后又推出了3个手段加强监控。“完善管理办法,明确职责;加强事前、事后、事中管理,管办分离;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做好对账工作,接受检查。”
黄还表示,在该投资遇险之后,“我们举一反三,排查看有无其他投资”。
上海房地局声称,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除了上述3亿元投资外,其余所有资金全在银行作存款处理。
(本报记者田新杰对本文亦有贡献)
证券通:资金和业绩双轮推动 机构:开来投资 证券通:证券通 4 月份A 股公司陆续公布的良好业绩数据,极大地刺激了投资者的做多热情。4...
2007-05-18 09:03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