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国内财经 > 企业公众形象监测评价平台 > 消费安全事件

西方大炒我问题食品 北京反击"中国食品威胁论"

  西方媒体大炒中国问题食品 中国质检总局邀欧美日赴消费品安全大会

  北京反击“中国食品威胁论”

  苹果干含有致癌化学物质;

  叉尾含违禁抗生素;

  干贝和沙丁鱼涂有腐败细菌;

  蘑菇沾有非法杀虫剂;

  ……

  这只是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上月扣留的从中国进口的107种食品中的冰山一角,而今年四个月内已有298次船运食品遭FDA拒绝入境。

此前曾引起中美外交层面关注的中国宠物食品成分污染的新闻更成为美国媒体热炒的话题。一时间,美国弥漫着一股“中国食品威胁论”。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积极展开“危机公关”,于昨天邀请300多名来自美国、欧洲、日本等国的相关人员在北京召开国际消费品安全大会。

  美国:抱怨并依赖着

  美国媒体近日以大量篇幅报道了与中国食品有关的安全问题。

  《华盛顿邮报》引述FDA文件称,上月被美国当局退回的相当一部分来自中国的食品包括鱼和海鲜,譬如鲶鱼、虾、鳅鱼、非洲鲫鱼、鳗鱼和黄鳍金枪鱼等,以及表面染有非法杀虫剂的蘑菇。还有报道说,没能通过检验的其他中国进口货物包括含草药的茶叶、豆腐、糖果、苹果干、桃脯和花生奶,而非食品类的被拒绝入关产品包括导尿管和唇膏。

  美国《芝加哥论坛》报道说,至少有137批来自中国的食品在沙门氏菌检测中呈阳性,或因含有违禁成分而被鉴定为不卫生并被拒绝入关。

  《华盛顿邮报》更报道称,除了农作物产品,一些最不适宜出口的商品也进入了美国。根据美国农业部的规定,除非农业部验证屠宰场和加工厂拥有和美国一样的食品安全系统,任何国家不得向美国出口肉类和家禽产品。其中,中国因为没有达到要求,未被允许向美国出口肉类。但美国农业部部长麦克·约翰斯3月份宣布,美国农业部去年查封了数十万吨从中国和亚洲国家出口的被禁家禽产品,其中一些产品的包装箱标签上甚至写着“金针菜干”、“果干条”和“蔬菜”,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非法肉类未被查处。美国媒体甚至猜测,中国鸡肉如果未被处理可能成为禽流感的源头,美国公共健康机构担心可能会引发流行病的爆发。

  与此同时,继路易斯安那州5月8日宣布暂时禁售中国叉尾后,美国媒体也把矛头指向了自己的政府,称这一发现显示了美国食品安全系统的巨大缺陷,因为叉尾已经合法地进入了零售商店和餐馆,如果没有“最后一分钟的测试”,它可能已被数不清的消费者所食用。

  有数据显示,2006财年美国抽查的到岸进口货物只有总进口量的0.9%。当监管机构把注意力重点集中在检测中国货物的同时,美国消费者批评称FDA远远没有达到消费者对进口食品安全提出的要求。

  高级别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即将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中国食品安全将成为被关注的焦点。FDA前副局长威廉姆·哈勃德曾说,来自中国的食品不仅便宜,对于进口食品增长的美国来说,中国实际上已经成为世界上唯一的来源。

  欧盟:没有恐慌敦促合作

  类似情况也发生在欧洲。

  记者获得的一份2007年第19周的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发布预警及信息通报显示,仅从5月7日到5月11日4天,欧盟就查出来自中国的带壳花生、粽子、蜂蜜分别存在含有黄曲霉素、非法转基因、含有链霉素和泰乐菌素等问题。

  不过,与美国态度不同,正在中国访问的欧盟健康与消费者保护总司司长罗伯特·马德林称,欧洲消费者没有理由产生和美国近来一样的“中国食品恐慌”。

  欧盟驻华代表团新闻信息处向早报记者透露,马德林访问北京期间参加了昨天开幕的国际消费品安全大会(ICPHSO),并在大会上做了《关于市场监督和在全球市场实现高度安全性的工作中设计商与进口商责任》的主题演讲。

  马德林称,布鲁塞尔和北京在消费品安全上拥有“良好合作纪录”,“宠物食品恐慌目前没有影响到欧洲。”他说。与美国不同,欧洲没有在抽检中发现从中国进口的被污染宠物食品。马德林表示,他正在寻求与中国的更多合作,尤其是在防止转基因农产品方面。“对欧洲和中国,我们都学到的一课是,如果你开放、和世界合作,你的监管标准将越来越高。”

  中国:为消费者安全负责

  为了回应近日国际社会对中国食品安全施加的压力,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昨天邀请美国、欧洲、日本等国的相关人士在北京召开国际会议,讨论包括食品安全在内的消费者保护问题。

  该会议名为“国际消费品安全大会”,由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和国际消费品健康与安全组织共同主办。美国消费者保护部门、欧盟健康与消费者保护总司、日本经济产业省负责产品安全的大臣官房审议官本庄孝志等约300人出席会议。

  参加大会的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李传卿说:“中国政府十分关心消费者安全。中国在保护消费者健康和安全上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他说,“消费品的安全,共同的责任”正成为国际消费品贸易和安全领域的共识。国际合作与交流是确保国际消费品安全和国际消费品贸易发展,确保问题及时妥善解决的有效途径。

  李传卿说,因为设计商和进口商没能向生产商提供准确的消费品安全信息,使中国生产企业加工的产品不符合进口国安全要求的情况时有发生。“通过信息交流、紧急磋商,可以积极稳妥地解决国际消费品领域的重大安全事件,避免问题的复杂化。”他说。

  目前,中国已经通过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的合作,通过加强与世界主要消费品生产和消费国家的合作,积极探索确保消费品质量安全国际合作的有效途径。

  ◇马上评

  莫把“食品安全”政治化

  单言

  近期,中国食品的安全问题成为美国众多媒体讨论的焦点之一。

  在媒体的描述中,来自中国的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食品———从水产品到食品配料,从豆腐到桃脯———都可能有毒。

  不可否认,中国食品安全状况需要改进。不过,在谴责不良商贩的卑劣行径或痛斥地方保护主义恶果的同时,中国民众大都承认食品安全问题只是个案,而非普遍现象。这不仅仅是正常的思维,也是合理的思考。

  反观美国媒体的报道,则有危言耸听、夸大其词之嫌。《华盛顿邮报》甚至用了中国向美国“大量输出不适合人类食用的食品”的语句。这些措辞不仅忽略中美两国在食品安全标准方面存在的客观差异,而且无视中国维护食品安全的种种努力。考虑到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举行在即的背景,不能不让人联想到此刻集中进行有关中国食品安全报道的政治意图。

  中美之间确实存在着贸易不平衡的现象,中国确实是美国的最大贸易逆差国,但是,平衡中美贸易的方法有多种,我们不希望美国媒体以刻意抹黑中国食品安全的方式来实现。

  更重要的是,美国媒体此类报道极易挑起美国国内对中国食品乃至中国形象的担忧和恐惧,从而制造出一种新的中国威胁论———食品威胁。如果说“军事威胁”等概念只在政府层面和精英阶层获得某种反响,那么发生在日常生活领域的中国食品威胁将直接影响到美国普通民众对于中国的认知,其负面效应更为严重。

  我们欢迎美国媒体就中国食品卫生状况提出善意的甚至是尖锐的批评,但希望所有批评建立在客观公正基础上。我们也呼吁中国相关政府部门能重视食品安全事件,尽快开展公共外交,以免事态继续恶化。

  早报专访中国食品安全领域权威陈君石

  “中国其实更重视出口食品”

  早报记者 郑洁

  当中国食品安全风波在国际上被吵得沸沸扬扬之际,早报记者昨天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中国食品安全领域权威专家陈君石。他表示,国内外媒体的炒作导致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产生误解,而中国政府一直在致力于改善目前的食品安全现状。

  美国媒体炒作

  谈到上个月美国扣留一百多种从中国进口的食品时,陈君石表示,FDA每个月都要公布从中国扣留的非法食品种类和数量,但这些食品中绝大多数是因为标签不合格被扣留,真正影响消费者健康的有毒有害产品非常少。

  “以美国宠物食品事件为例,有证据显示发现了从中国进口的宠物食品中含有的三聚氰胺,也有证据显示美国近来有宠物猫狗食物中毒死亡,但美国媒体没有解释这之间的因果关系。一个偶然的事件就被这样放大了。”他说,“媒体的炒作导致消费者产生误解和认知延后,反而关心的不是最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

  陈君石指出,实际上,中国对国内食品安全的监管远不如对出口食品安全监管严格。“我常常告诉国外记者,这是不公平的。”他说,相反中国人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好,身高指数持续上升。消

  除误解很重要

  不过,陈君石承认,中国的食品安全处于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我不觉得中国食品安全现在面临有多大压力,压力从来就有。”他说,中国食品由2亿多呈松散组织形式的农户生产,再经过若干中小型企业加工,“鉴于这些散户和中小型企业的素质,所有食品都合格的话就不正常了。”

  陈君石强调,政府的最大责任是组织松散的农户进行更规范化的生产和查封非法的食品加工中小型企业,“但这两点不是明天、后天就能完成的。每年‘两会’都有人提案,要求加强食品安全方面的立法和监管力度。政府的确在做一些事,但与老百姓期望值有差距。”他说。

  陈君石强调,消费者不应忽视的事实是,根据卫生部每年一次的全国范围抽查数据显示,我国食品总体合格率由过去30年的50%、60%逐渐上升到现在的90%。

  “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目前实际上是一个扭曲的状况。一方面报纸上说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一方面中国人的健康越来越好。这不是矛盾的吗?”陈君石说,消除当前民众在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上的诸多误解非常重要。

  档案

  这5年,中国出口食品怎么了

  2007年5月,继阿拉巴马、密西西比等美国南部各州之后,路易斯安那州5月8日也宣布暂时禁售中国鲶鱼。阿拉巴马州的报告称,20份鲶鱼样本中的14份检测到违禁抗生素,其中来自中国和越南的鲶鱼因为含有违禁的化学残留物而被宣布叫停之后,美国南部各州正带头对从中国进口的鲶鱼提出抵制并禁售。

  2007年3月开始,美国大批宠物死于肾衰竭,原因是食用了含有受污染麦麸的宠物食品,据称这些来自中国的麦麸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后中国方面经过调查,证实了这一消息。

  2005年9月,韩国传出“中国产泡菜铅含量超标”的消息,10月下旬,韩国有关部门两次宣布在中国泡菜中检出寄生虫卵超标。随后,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公告,宣布近期从韩国生产的10种泡菜、辣椒酱、烤肉酱等产品中检出寄生虫卵,即日起停止相关产品的进口入境。

  2002—2003年:日本对中国出口的禽肉、冷冻蔬菜(菠菜)和鳗鱼进行化学品残留物质检查,曾经采取了全面禁止中国禽肉进口、停止进口、命令检查等各种严格措施;日本国内媒体甚至把中国进口的肉类、蔬菜称为“毒肉”、“毒菜”。第三次就是此次“肯定列表制度”。

  2002年2月,来自中国的蜂蜜在被检测出含有氯霉素残留物而被禁运欧盟。最早的“肇事者”是褐虾,欧盟兽医委员会2001年11月在来自中国的褐虾中检验出氯霉素,由此确定中国动物饲料中含有欧盟禁用药物。欧盟因此发出全面禁止从中国进口动物源性食品的禁令,蜂蜜受到株连。

  动静

  中国如何应对危机

  早报记者 殷玉生 发自北京

  在美国港口遭到拒绝的中国出口食品名单读起来像厨师的一个噩梦:有农药的豌豆荚、有药物的鲶鱼、不洁的李子以及受沙门氏菌污染的小龙虾。

  中国问题食品最近几年在国外引起的风波屡见报端,而事件发生后,中国有关方面的应对措施也成为媒体注目的焦点。

  宠物中毒死亡事件:商建饲料安全合作机制

  今年3月中旬以来,美国发生多起猫、狗宠物中毒死亡事件,有毒宠物食品被认为导致了美国历史上范围最广的一次宠物食品回收事件。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调查发现,进口自江苏徐州安营生物技术开发公司和山东滨州富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部分小麦蛋白粉和大米蛋白粉中含有三聚氰胺,初步认为宠物食品中含有的三聚氰胺是导致猫、狗中毒死亡的原因。

  消息迅速扩散,中国国家质检总局4月初称,未发现有毒宠物食品原料出口美国、加拿大。同时,美国调查人员抱怨中国对有关调查反应迟缓,甚至拖延发给美国有关人员到中国的签证。

  但随着宠物饲料事件越闹越大,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同时采取了紧急措施,要求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加强对所有植物源性蛋白等相关出口生产企业的检查,严格出口企业生产原料的质量控制,加强生产过程的监管和出口查验,加强与农业、工商、海关、商务等部门的合作,并将所有植物蛋白类产品纳入法检商品目录。

  同时,中国还向美国监管机构发出允许其调查人员进入中国境内进行调查的许可,以了解中方企业究竟是否在今年初向美国出口过受污染的食品添加成分。

  据新华社报道,最终,国家质检总局在5月8日发布调查结论,江苏徐州安营生物技术开发公司和山东滨州富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部分出口的小麦蛋白粉和大米蛋白粉中,蛋白含量不能达到合同的要求,的确违规添加了三聚氰胺,产品以非法检商品名义报关出口,逃避检验检疫机构的检验和监管。

  国家质检总局还将上述情况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官员作了通报,并提出与美方建立饲料安全合作机制的建议。

  中韩泡菜恩怨:从贸易战到外交沟通

  2005年10月21日,韩国食品医药安全厅公布了在韩国销售的16个品牌中国产泡菜的安全性检查结果。检查结果显示,9个品牌的中国产泡菜中发现蛔虫、十二指肠虫等寄生虫卵,而同时检查的韩国国产泡菜不存在这些问题。

  根据这项调查,韩国保健福利部决定对这些泡菜采取全面禁止销售和进口,并全部要回收和处理。紧接着,韩国食品医药安全厅宣布要对100个品牌的中国产泡菜和290个品牌的韩国产泡菜进行寄生虫卵检查。

  随后,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公告,宣布近期从韩国生产的10种泡菜、辣椒酱、烤肉酱等产品中检出寄生虫卵,即日起停止相关产品的进口入境。中国媒体还报出日韩遭禁PVC保鲜膜流入中国的消息,指目前中国一些超市生鲜产品如蔬菜、水果及熟食包装正大量采用含有过量氯乙烯单体和违禁成分DEHA的PVC保鲜膜,而这些产品80%以上来自日本和韩国。

  中韩泡菜风波愈演愈烈,“双方有可能重演数年前大蒜风波导致的贸易战争。”韩国媒体当时报道说。

  10月25日,新任中国驻韩国大使宁赋魁拜会韩国副总理兼财政经济部长官韩德洙时对“泡菜问题”造成的影响表示担忧。他指出,个别企业产品存在的问题不应影响到整个中国产品。对此,韩德洙表示,韩国政府会区别对待有问题的产品和其他的产品。

  当时的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潘基文也在10月26日举行的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不能因泡菜问题给韩中关系造成负面影响,两国将按照发展全面伙伴关系的精神,会圆满解决泡菜等食品卫生的安全问题。

  小小泡菜已经演变成外交事件。

  欧洲拒绝中国蜂蜜:中国必须改变标准

  2002年,欧盟以氯霉素含量超标为由,终止从中国进口蜂蜜。尽管2005年初中国恢复对欧盟国家的蜂蜜出口,但欧盟成员国对中国蜂蜜仍存在排斥心理。中国蜂蜜在欧洲各国成为“禁用抗生素”的代名词。德国很多大型超市明确表示,不允许中国蜂蜜或含有中国蜂蜜的混合蜂蜜上架。

  而据了解,在生产蜂蜜的过程中,由于给蜂群消毒和防治病虫害等的需要,中国的一些制造商不得不使用氯霉素,因此造成某些成品蜂蜜中的氯霉素含量超过一定的标准。

  自2006年1月1日起,欧盟国家开始实施新的《欧盟食品及饲料安全管理法规》,特别要求进口食品必须符合新食品安全法的标准,否则将被禁止进入欧盟市场。中国蜂蜜生产商必须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以适应日益提高的国际标准。(来源:东方早报)

(责任编辑:王燕)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马德林 | 李传卿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