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中秋
    记者日前对浙江省出口企业进行调查发现,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该省商品出口增速依然明显,但出口结构出现了大幅调整。
    2006年,浙江省出口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达到1009亿美元,增长31.4%,外贸总额居全国第四位。调查显示,浙江省小商品出口因采用人民币结算而未受升值影响。连续16次位居中国专业市场榜首的中国小商品城,2006年总成交额达315亿元。其中,外贸出口约25亿美元,占总成交额的60%左右。
    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从理论上讲,人民币升值会使出口企业的预期收益下降,还会使企业货币结算成本上升,从而导致价格优势丧失,对出口企业造成不利影响。但从近两年的实际贸易额看,我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顺差。这表明只要出口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科学的财务管理,汇率方面的问题企业是可以解决的。此外,外贸企业应尽快开展远期结汇、发票提现、套期保值等业务,这不仅可以规避汇率风险,而且能够满足企业中长期的外贸货币结算需求。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