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5月28日出版的《财经》杂志/文《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网络版 [2007-05-27]
新华人寿,这家总资产近千亿元、2006年保费收入达到260亿元的中国第四大寿险公司,到底出现了什么危机?可能只有处于漩涡中心的前任董事长关国亮最清楚这一切。
这个近年间牢牢掌控新华人寿的市场强人之作为,与经济学家所说“内部人控制”何其相似;而保监会安排收购权益的三家公司主体,又正是关氏关联公司。
这一事件的走向广受关注,成为中国保险业危机处置过程中的历史性标本。
5月18日,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们,见证了中国保险业又一个第一例——中国保监会首次动用保险保障基金。新华人寿,中国第四大寿险公司,尴尬地处于这个“第一例”的核心。
5月28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财经》杂志报封面报道“内部人关国亮”称,中国保监会动用保险保障基金16亿元,购买隆鑫集团有限公司、海南格林岛投资有限公司、东方集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持新华人寿的股权,共2.7亿股。这是该基金自2005年成立以来的首次运用。
《财经》解释说,由中国保监会副主席李克穆(李克穆新闻,李克穆说吧)任理事长的保险保障基金,由保险公司按照各类业务收取的保费,按一定比例缴纳,其运用有严格的限制性规定,用于在保险公司被撤销、被宣告破产以及在保险业面临重大危机、可能严重危及社会公共利益和金融稳定的情形下,用于向保单持有人或者保单受让公司等提供救济。那么,新华人寿,这家总资产近千亿元、2006年保费收入达到260亿元的中国第四大寿险公司,到底出现了什么危机?
《财经》报道称,可能只有处于漩涡中心的前任董事长关国亮最清楚这一切。这个近年间牢牢掌控新华人寿的市场强人之作为,与经济学家所说“内部人控制”何其相似;而保监会安排收购权益的三家公司主体,又正是关氏关联公司。
在2006年10月8日之前,47岁的关国亮已控制新华人寿整整八年。在这一天,中国保监会宣布暂停关国亮履行董事长职责,工作移交给总裁孙兵,关的权力被事实终止。此前的9月23日,保监会开始对新华人寿展开“例行现场检查”,启动了对关国亮历年擅用新华人寿资金的调查。三个月后的12月27日,他的董事长职务被正式免除。
保监会调查初步发现,关国亮历年擅用新华人寿资金累计约130亿元,届时尚有26亿元未还。资金或被拆借给形形色色的利益伙伴入股及控制新华人寿,或用于大规模违规投资或拆借。关氏曾向保监会承诺还钱,但至今未还。保监会需要确保新华人寿被挪用的巨额资金安全返回,希望始作俑者配合,以解开所有复杂的勾连,实现产权的平顺交接。但配合的局面始终未有出现。
表面上被剥夺了权力的关国亮并未完全落于下风。即便在2006年10月后巅峰不再,凭借过去八年间逐步隐秘掌控手中的新华人寿股权,凭借在公司内外编织的庞大网络,他的影响力仍无时不在,仍在施展以抗衡各方压力。目前已知,他派人参与了去年末新华人寿股权的拍卖;希望利用其拥有很大控制力的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收购新华人寿的股权;乃至在被保监会催讨资金的紧急关头,仍能调动5亿元资金增资深圳航空;在去年末被免去董事长职务后,他曾表示“我还要回来”……
《财经》报道称,关国亮执掌新华人寿的时间与中国保监会的历史一样长。年轻的中国保监会亦面对着一道并不轻松的监管课题、一名大胆且强悍的被监管者。这一事件的走向广受关注,成为中国保险业危机处置过程中的历史性标本。
目前,受关国亮事件调查迁延不决的影响,新华人寿正处于公司成立来的迷乱时期,部分股东对旷日持久的内部调查日益失去耐心,希望将关国亮移交司法,希望查处更加透明有效,更期望正常行使股东权。这场在股东、监管者与关国亮之间的博弈,结局将会怎样?■
(全文详见5月28日出版的2007年第11期《财经》https://www.caijing.com.cn/杂志封面文章“内部人关国亮”、“重解深航拍卖故事”)
新华人寿因为违规使用保险资金而受到处罚,其董事长关国亮已离职。 ■相关新闻 陈自强:当前须加强投资者教育 □本报记者 卢晓平 中国证券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自强在28日的中国保险发展论...
2007-04-30 11:31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