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这城市好,我们全家从沈阳迁到这儿,住了40年还没住够。”5月25日清晨,记者来到四川省攀枝花市时,坐上了这位操着浓重东北口音的王师傅的车。王师傅对攀枝花赞不绝口,然而,几天的调查下来,记者不仅初识了攀枝花的美丽,更看到了隐藏在美丽背后的令人触目惊心的污染。
攀枝花漂亮脸蛋儿的背后
96个项目未批先建43个
在攀枝花市,说起钒钛产业园区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王师傅就工作在这个园区。
从王师傅工作的钒钛产业园区往下看:不高的山,不算宽阔的金沙江水,浓郁的山林间点缀着一株株怒放的火凤凰树……攀枝花市就生长在这山这水这树中间。
2000年12月,四川省政府批准设立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2001年3月4日,园区党工委、管委会成立,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正式开发建设。
但隐患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埋下的,因为这个以冶炼、化工企业为主的产业园区就建在金沙江的北岸。
四川川投化工公司黄磷厂是钒钛产业园区已开工建设的二十多家企业之一。5月25日,当记者来到黄磷厂的时候,企业正在生产,高大的厂房上两柱火苗正在熊熊燃烧。陪同记者采访的钒钛产业园区现场办杨工程师介绍说,燃烧的火苗就是要烧掉生产过程中废弃的磷。他说,现在企业正考虑建设废气处理设施,有了这些设施就不会有火苗冒出的问题了。
当记者提出,能不能看一看黄磷厂的污染治理设施时,杨工程师说,他不是搞环保的,对那一块他不清楚。
在攀钢钛业有限公司,记者的采访不太顺利。尽管车是园区现场办的车,车上也坐着园区现场办的人,但是,再三交涉的结果是,只能到厂区外围看看,不能下到厂区里去。
“为何这么敏感?”记者经打探得知,园区的污染问题,几天前曾被媒体曝光。
“有关企业环保的问题我们都不太清楚。”在钒钛产业园区现场办,一位负责园区建设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到现在为止,已经签了入园协议的企业有五十多家,投产的有二十多家。准备签入园协议的还有十几家。”显然,这位负责人心目中有数的是园区招来了多少企业。
“攀枝花市这几年建设的工业园区有四个,你看到的钒钛产业园区是省里批的,应该是最规范的一个了。其他的三个,像盐边县安宁工业园区、攀枝花市东区银江镇高梁坪工业园区、西区格里平民营经济创业园区,问题更多。”攀枝花市一位知情人所透露的“内幕”,在国家环保总局西南环境保护督察中心主任马宁那里,得到了证实。
从5月26日早晨开始,在成都市整整等候了一天一晚后,记者在西南环保督察中心办公室见到了刚下飞机的马宁。他的下属告诉记者,他刚从一个跨界污染处理现场回来。
马宁对记者说,西南环保督察中心有关督察人员,两三天前刚从攀枝花市督察回来。督察结果是,五大问题非常突出:
未批先建达44.8%。在抽查的96个企业中,未批先建的企业有43个;
超标排污严重。西南中心对五家有外排污水的企业进行了采样监测,结果显示,全部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
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截至5月15日,攀枝花市有七家单位未完成省、市下达的限期治理任务;
存在重大环境安全隐患。有四家化工企业距金沙江不足三公里,而且都没有按要求建设应急收集池,特别是四川川投化工黄磷厂,其生产原料和产品多为剧毒物质,一旦发生事故导致剧毒物质进入金沙江,后果不堪设想;
违法转移、利用危险废物。攀钢集团钛业有限公司钛白粉厂等企业产生的硫酸亚铁废液,属于具有腐蚀性的危险废物。但是,这些废液并没有按照环保要求堆放,个别企业将硫酸亚铁渣卖给没有危险经营许可证的回收经营单位,这些单位再将硫酸亚铁渣随意露天堆放,造成严重的水环境污染。
马宁说,这些问题在包括钒钛产业园区在内的四个园区里,都非常突出。
当地环保部门为啥性子慢
企业入园至今未交排污费
黄宏,西南环保督察中心的一名有着12年环境督察工作经验的督察人员。他对记者说:“我就参加了对攀枝花的督察,从督察情况来看,问题非常突出。钒钛产业园区有22家企业应该依法交纳排污费,但是有关环保部门至今没有依法核定征收排污费。”黄宏说,最让他不能理解的是,作为监管部门,攀枝花市环保局居然对此没有说法。
“环保局敢催吗,我们入园时,有关部门明确告诉过我们,作为一个优惠条件,我们可以不交或缓交排污费。”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企业业主向记者这样透露。他说,如果要征收排污费,一些企业当初就不会进来了。
这位业主还告诉记者,优惠政策不仅这一条,还有“工程没有污染处理设施没关系,可以边批边建”等等。
二十多人管六百多企业
环境监管失察责任在谁
“工业园区的环保问题,从职能划分到机构设置,都是攀枝花市环保局在管,园区本身的机构里没有环保部门。”5月25日上午,在钒钛产业园区管委会,记者见到苏蜀林主任。他明确告诉记者,所有进园区企业环境监管,包括是否符合环境要求,能不能进园,环保治理设施的验收等等都是环保局的事,开发区管委会只设有五个部门,即招商局、建设局、土地局、办公室、财政局。
从钒钛产业园区管委会五个职能部门的设置不难看出,为了吸引企业入驻园区,“搞好服务”是攀枝花市极力想扮演好的角色。
苏蜀林对此并不否认,他对记者说:“这些部门主要是为企业提供服务的。而且管委会设什么机构是市政府编办批的,至于设不设环保部门,我们也做不了主。”
“但是,我知道园区是做了环评的,所有入园企业也全部做了环评和‘三同时’。”在苏蜀林看来,只要通过了环保部门的审批,企业都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按照苏蜀林的说法,园区现在不但没有什么严重的环境问题,即使有,责任也在环保局,因为环保局是园区惟一的监管部门。苏蜀林还告诉记者,环保局专门有一个监察支队在负责园区的环境监管。
5月25日下午,记者直奔攀枝花市环保局。相关工作人员或以开会或以要外出为由拒绝接受采访。无奈之下,记者只得硬闯局长刘富忠的办公室。
“其实,直到现在,钒钛产业园区也没有专门的环保监管机构,我们的监察支队是负责全市的环境监管。”刘富忠认为,钒钛产业园区也应该有环境监管的责任,“他们有兼职的环境管理人员。”
“全市六百多家企业,如果仅靠监察支队的二十多个人无论如何也管不过来。”刘富忠对记者说,攀枝花市出现的环境问题,不能说环保部门没有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但是,如果把责任全部推到环保部门身上也不现实。
长期在攀枝花市从事钒钛生意的一位知情人向记者透了一个底,“更主要的责任在政府”。他告诉记者,攀枝花拥有占国内91%、世界35%的钒钛矿资源,虽然守着攀钢这样一个大企业,但它毕竟是国资委管理的企业,地方政府操控不了。因此,他们只得打钒钛矿资源的主意。“建设钒钛产业园区就是市政府下的决心。要建设这样一个重要园区,你环保部门敢挡路?”
从钒钛产业园区管委会提供给记者的一份材料中,这位知情人的说法得到了验证:“四川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是四川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三百个亿工程’中重点发展的‘百亿园区’。”
五六天里强酸“吃”了三双鞋
监管缺位令环保督察中心担忧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西南环保督察中心有关督察人员向记者透露了这样一个细节:他们在攀枝花督察的这五六天中,有的人穿坏了三双鞋。“为什么穿坏三双鞋,就是由于强酸强碱腐蚀造成的。”这位督察人员说。
“更让人担心的是,环保部门的监管会不会出现缺位的问题。”马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攀枝花市作为重工业城市,以攀钢为代表,环境历史欠账已经不少,而西南中心这次又发现了新的环境污染问题。马宁说,钒钛产业园区内的部分工业污水主要排入马店河,从对马店河汇入金沙江的入江口、上游100米以及下游1000米三个断面的监测数据看,各点位的总镉浓度均超标。
“再比如,攀枝花市有七家单位未完成省、市下达的限期治理任务,省、市下达的治理期限是去年年底,到现在近五个月过去了,有关部门对这些企业不但从未采取过强硬措施,甚至连个处罚通知都没有下发过。严肃的限期治理令,实际上变成了‘豆腐令’。”
“攀枝花的环境问题监管缺位不能回避。”马宁认为,监管部门的职责就是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监督检查各类环境违法问题,如果监管部门完全把责任推给企业,既不符合实际,也不公平。
但是,九个月的督察生活也让马宁有了一番新感受。
“目前,我们环保监管人员面临的问题是,帽子、位子、票子、房子、车子等等都是地方政府给的,不听政府的话,其结果不用说也能想像得到;而地方政府又面临着工业总量、GDP增长幅度的考核压力。现在能唤起一些地区特别是不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冲动的,就是吸引投资。”马宁说,这些问题实际上是环境监管所面临的更深层面的问题,这些体制上的难题不是短时间能克服和解决的,这也最令他担心。
“体制障碍的存在,使得环境监管的难度无形中被放大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马宁说,“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所付出的治理代价可能远远超过我们的收益,甚至可能出现无法修复的结果。一个企业欠下的环境账,也可能需要几代人去还。”
“问题是,有些地方领导到现在还没有算清这笔账,‘老账没还,又欠新账’。但是,无论什么原因,都不应成为攀枝花环境违法的理由。”作为西南环保督察中心的主任,马宁认为遵守法律法规是条底线,无论如何不能突破。
马宁对记者说,对环境法律法规底线的突破,带来的是不公平和非正义,是少数人获利,大多数人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国家的法律不是不让企业赚钱,不是不让地方发展,但是,它更要考虑的是大多数人的利益。”(郄建荣)
来源:法制日报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